浇地

来源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36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妈此去是为了打水。
  地边的水渠只在灌溉的日子里才通几天水,平时用水只能去几公里外的排碱渠打水。
  那么远的路。幸好有摩托车这个好东西。
  她每天早上骑车过去打一次水,每次装满两只二十公升的塑料壶。
  我说:“那得烧多少汽油啊?好贵的水。”
  我妈细细算了一笔账:“不贵,比矿泉水便宜多了。”
  排碱渠的水能和矿泉水比吗?又咸又苦。然而总比没水好。
  这么珍贵的水,主要用来做饭和洗碗,洗过碗的水给鸡鸭拌食,剩下的供一大家子日常饮用。再有余水的话我妈就洗洗脸。
  脏衣服攒着,到了水渠通水的日子,即是大喜的日子也是大洗的日子。
  其实能有多少脏衣服呢?我妈平时……很少穿衣服。
  她对我说:“天气又干又热,稍微干点活就一身汗。比方锄草吧,锄一块地就脱一件衣服,等锄到地中间,就全脱没了……好在天气一热,葵花也长起来了,穿没穿衣服,谁也看不到。”
  我大惊:“万一撞见人……”
  她说:“野地里哪来的人?种地的各家干各家的活,没事谁也不瞎串门。如果真来个人,离老远,赛虎丑丑就叫起来了。”
  于是整个夏天,她赤身扛锨穿行在葵花地里,晒得一身黢黑,和万物模糊了界线。
  叶隙间阳光跳跃,脚下泥土暗涌。她走在葵花林里,如跋涉大水之中,努力令自己不要漂浮起来。
  大地最雄浑的力量不是地震,而是万物的生长啊……
  她没有衣服,无所遮蔽也无所依傍。快要迷路一般眩晕。目之所及,枝梢的手心便冲她张开,献上珍宝,捧出花蕾。
  她停下等待。花蕾却迟迟不绽。赴约前的女子在深深闺房换了一身又一身衣服,迟迟下不了最后的决定。我妈却赤身相迎,肝胆相照。她终日锄草、间苗、打杈、喷药。无比耐心。
  浇地的日子最漫长。地头闸门一开,水哗然而下,顺着地面的横渠如多米诺骨牌般一道紧挨着一道淌进纵向排列的狭长埂沟。
  渐渐地,水流速度越来越慢。我妈跟随水流缓缓前行,凝滞处挖一锨,跑水的缺口补块泥土,并将吃饱水的埂沟一一封堵。
  那么广阔的土地,那么细长的水脉。她几乎陪伴了每一株葵花的充分吮饮。
  地底深处的庞大根系吮吸得滋滋有声,地面之上愈发沉静。
  她抬头四望。天地间空空荡荡,连一丝微风都没有,连一件衣服都没有。
  世上只剩下植物,植物只剩下路。所有路畅通无阻,所有门大打而开。
  水在光明之处艰难跋涉,在黑暗之处一路绿灯地奔赴顶点。那是水在这片大地上所能达到的最高的高度。一株葵花的高度。
  这块葵花地是这些水走遍地球后的最后一站。
  整整三天三夜,整面葵花地都均匀浸透了,整个世界都饱和了。花蕾深处的女子才下定决心,选中了最终出场的一套华服。
  即將开幕。大地前所未有地寂静。
  我妈是唯一的观众,不着寸缕,只踩着一双雨靴。
  她双脚闷湿,浑身闪光。再也没有人看到她了。她是最强大的一株植物,铁锨是最贵重的权杖。她脚踩雨靴,无所不至。像女王般自由、光荣、权势鼎盛。
  很久很久以后,当她给我诉说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还能感觉到她眉目间的光芒,感觉到她浑身哗然畅行的光合作用,感觉到她贯通终生的耐心与希望。
  (选自《遥远的向日葵地》,花城出版社2017年版)
  赏 析
  李娟在她众多的散文里用了大量笔墨记录她的母亲。母亲在她的笔下是生动而复杂的,她既勇敢也蛮横,既风趣也暴躁,既善良也自私……如此丰富的母亲形象中,有一点是一直没有改变的,那就是,母亲是一位勤劳的劳动者。
  李娟在本文中写到的母亲赤身在向日葵地劳动的画面,我相信会成为散文中的经典。这幅画如此浓彩重墨,处处都是在为劳动者歌颂和赞美。“我妈却赤身相迎,肝胆相照。她终日锄草、间苗、打杈、喷药。无比耐心。”画里的母亲泛着金黄色的光芒,她是如此热爱大地,沉溺于劳动,她挥汗如雨,化身为与大地深深相连的向日葵。她沐浴着阳光,自由呼吸,与万物一起生长。
  “她是最强大的一株植物,铁锨是最贵重的权杖。她脚踩雨靴,无所不至。像女王般自由、光荣、权势鼎盛。”那个在为着生存劳苦奔波的母亲,那个为了丰收把自己也扎根在土壤里的母亲,是最纯洁的母亲,也是最赤诚的劳动者,更是最荣耀的女王。
其他文献
【技法指要】   一篇精彩的作文,离不开匠心独运的结构设置。   在日常写作中,双线交错法是作文谋篇布局的法宝之一。我们在初中阶段常见的是明线与暗线的使用。叙事的发展以一条线索为明线,另一条线索包容在明线中,成为暗线。   明线与暗线的使用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也可以使叙事有波澜。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寫作时,有波澜的叙事往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激起人们思想的浪花。   如何设置明线与暗
与不断刷新的现代病例相比,人类能采取的新的治疗手法也在随之刷新。科技的高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不少崭新的希望,一些曾经我们以为只是异想天开的事,如今已能用于拯救生命。  有了电子植入,生病不用吃药了?  我们曾经都认为大脑对于我们的免疫系统没有任何影响,但近年来,科研人员却发现,借用一种电子植入法,竞可以调动人体内迷走神经的电刺激模式,从而让大脑操控神经回路,实现无需用药就能治疗某些以前无法治愈的疾病
一块羊排使大臣成了战俘  春秋时期,有一年,宋国大夫华元率军攻打郑国,夜宿某地。由于第二天就要和郑军交战,为了振奋士气,华元吩咐炊事员给大伙加餐,每人分一大块羊排骨。当晚,士兵们兴高采烈地捧着骨头大啃特啃,只有华元的马车夫羊斟在一边喝凉水。原来,华元军务繁忙,忘了交代人分给羊斟一份羊排。羊斟见其他人吃得满面红光,不禁气不打一处来。他心想,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跟着领导好处多,怎么我就那么背呢?这不是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  本书是《生活大爆炸》的编剧、执行制片卡普兰读哲学博士期间写作的超级哲学畅销书。作者从“圣诞老人”的疑问出发,探讨了本体论问题和人生的意义。他运用逻辑、宗教神秘主义、心理学、神经科学的知识,将形而上的哲学探讨演绎成一场通俗易懂、幽默欢脱的思维探险。从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到佛教、道家、犹太教卡巴拉学的神秘主义,卡普兰总结道:唯有幽默,才是解决生活中基本矛盾的良药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45岁的男子比利·乔丹组织成立了世界最“老”嘻哈舞团,成员的平均年龄达81岁。今年年初,《英国达人秀》的竞争者《Old Men Grooving》使老年人有机会登台秀舞,深受英国观众欢迎。该舞团由22位成员组成,年龄从68岁到96岁不等,其中有4位行动不便,1位基本失明,还有几位遭受耳聋困扰,但这些都不会阻碍他们坚持跳舞。自舞团组建以来,曾在拉斯维加斯世界嘻哈锦标赛上
现在要获取时事消息很容易,广播、网络和报纸都可以满足一个人关于消息的好奇心。可是,哪种新闻更受人们欢迎呢?答案竟然是,坏新闻。  一项研究表明,战争、恐怖主义和腐败丑闻方面的新闻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受关注地位,而自然灾害和犯罪案件等也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人们对坏消息的偏爱在最近20年内几乎没变过,有变化的只是对与钱有关的新闻的关注度,这是唯一一种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的类别。  难道是媒体太过负面看待世
在影视和文学作品中,我们憧憬着高度文明的未来世界;回归到现实,却又感叹人生短暂,无法一睹千百年后的地球长啥样。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也许如今的我们已大可不必灰心。科学家认为,要想穿越时间去往未来世界,理论上有5种方法可以实现。  方法1,改变速度——极速前进  根据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当一个物体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行驶时,其自身经历的时间相对外界就会慢下来。假如你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驶向某个地方,到达后
每个人都有可能患各种各样的病,就算卫生保健意识很强的人,对于微小的病菌,也难免防不胜防。其他动物也会生病,从牛、马、猪等家畜,到小猫、小狗等宠物,也经常会受各种病痛折磨,所以才有专门的兽医和宠物医院,来救治生病的动物们。自然界有一些“百毒不侵”的角色,它们从来不会生病!真有这样的幸运儿?它们究竟是谁?  鲨鱼永不患癌   科学家早就注意到,鲨鱼的一生似乎从来不会患癌症,为了验证这一猜测,他们为鲨
1、在古罗马,尿液被用来当漱口水,因为尿中的阿摩尼亚有美白牙齿和对抗口臭的功效。另外,由于尿液成分中含有氮,过去曾被用来制作火药。  2、果冻豆被虫胶所包裹。虫胶就是一种源于泰国雌性紫胶虫的分泌物提取出的粘乎乎的东西。虫胶用于制造果冻豆、糖果玉米和其它硬壳的糖果,虫胶能使它们表面光鲜灿烂。  3、心脏有力的收缩压足以让血液喷出30英尺远。  4、15%的蜗牛经过鸟儿的消化道,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后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