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以项目助推草食畜牧业发展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yuqi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今年8月底,湖北省2015年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结束,进入验收期。
  “项目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围栏等建设内容还超额完成。”湖北省畜牧兽医局草业管理处副处长梅俊表示。
  湖北省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名单涵盖十堰、宜昌、襄阳、黄冈、咸宁、恩施等9个市州18个县(市、区)。据介绍,根据农业部、财政部相关要求,4000万元项目资金分两次拨付,于2015年全部拨付项目县财政局。
  在此项目周期内,完成天然草地改良4.5万亩,草地围栏面积3.8万亩;完成人工种草总面积0.6万亩;棚圈建设2万平方米,储草棚库0.8万平方米,青贮窖池1.5万立方米。
  据湖北省畜牧兽医局草业管理处统计,项目点牧草平均高度达到50厘米以上,植被覆盖率达到95%以上,优质可食牧草占比达到80%以上,亩产鲜草2000公斤左右,天然草地生产力及承载能力明显提高。一年生黑麦草平均亩产鲜草5000公斤左右,青贮玉米等春播牧草平均亩产8000公斤左右,项目单位各类优质人工牧草年产量合计达5万吨以上。
  近年来,湖北省通过实施草地改良、人工种草、基础设施建设等配套措施,项目单位种草和养畜得到了有机结合、协调发展。项目单位牛羊养殖水平、生产效率、经济收入等均得到明显提升。
  梅俊告诉笔者,以2014年项目点——荆门市中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例。通过项目实施山羊出栏胴体重达到18公斤,比周边同畜种对照户增加2.25公斤;年合计产肉量达到39600公斤,同比提高约30%;草地亩均肉类产量11.3公斤,同比提高约30%;企业年收入434.87万元,同比提高约32%;企业长期用工8人,每个劳动力年GDP达到54.35万元,同比提高约30%。
  在草食畜牧业推进中,如何平衡企业与农户等利益相关方的关系?
  除了大力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发展“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模式,以构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外,湖北还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实施“粮经饲”产业扶贫。
  “如带领贫困户养殖肉牛增收脱贫,由农场提供种源、提供技术、优价回收;吸纳贫困户务工增收脱贫,农场与贫困户签订临时用工或长期用工协议;带动贫困户种植饲草增收脱贫,由农场统一机械化耕种、收割、加工、销售,农场除去机械及加工成本外,其余利润直接回馈贫困户。”梅俊告诉笔者。
  据悉,湖北省原来推广的肉羊“1235”(1个农户,饲养20只能繁母羊,种植3亩草,年出栏商品羊50只)、肉牛“165”(1个农户应建有50平方米的标准化牛舍,饲养6头良种杂交母牛)等牛羊养殖模式,在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实现了草食畜牧业的一轮较快发展阶段。但由于上述模式设定规模较小,农户投入实力的增强和收入需求的提高,需要进行全面提档升级。
  2013年以来,湖北省研究推广了以“肉牛控温牛舍360模式”为主要基础建设内容“规模适度、农牧结合、自繁自养、粪污还田”的牛羊家庭牧场模式。“肉牛控温牛舍360模式”是1栋牛舍面积为300平方米、饲养60头育肥牛,采用隔热建筑材料、湿帘风机控温,栓系饲养,人工饲喂,自由饮水,简称肉牛360模式。
  自2014年开始,湖北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达到“存栏能繁母牛30头以上或能繁母羊100只以上”、建设有“肉牛控温牛舍360模式”,配套人工草地30亩以上或草山草坡500亩以上的牛羊家庭牧场示范场进行奖励,希望以此实现当地牛羊养殖的提档升级。
  去年,湖北省基础母牛存栏达到128万头,同比增长4.92%,基础母羊存栏达到309万只,同比增长4.75%,全省规模母牛饲养企业有了很大增长,其中母牛存栏达到500头以上企业由去年同期的3个增加到了6个。全年肉牛出栏159.87万头,同比增长5.1%;肉羊出栏550.6万只,同比增加1.6%。
  从生产形势来看,去年湖北牛羊生产总体上保持平稳增长,相比2014年增幅同比略有下降。梅俊分析,一方面去年牛、羊肉市场呈现供大于求格局,牛、羊出栏价格回落,导致养殖户增栏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增幅同比略有下降是因为2014年牛羊养殖爆发性增长。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数据显示,2014年湖北省牛出栏达到152.11万头,增长8.4%;羊出栏达到541.87万头,增长5.2%。
  未来,制约湖北省草食畜牧业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攻克。
  “首要因素是草食家畜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基础母畜养殖比较效益偏低;其次是牛羊养殖基础技术研究落后,在牛羊畜舍建设、专业饲料研究、青饲料全年均衡供应及牛羊设施化程度方面远远低于猪禽生产,饲养水平待提高。”除此,梅俊还表示,龙头加工企业缺乏,产业化程度低,肉牛肉羊加工仍然是处于原始小规模的简单加工,全省规模达到3万头以上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基本没有。此外,牛羊特有布病、结核病、小反刍兽疫等疫病防控的潜在风险仍然存在,疫病防控的形势依然严峻。
其他文献
环球杂志  【菠菜排毒、绿茶瘦身……7种让人变美的食物】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美美的,但保养品不仅要花费大把银子,还效果有限。有没有什么方便又经济的变美方法呢?据英国《每日邮报》最新介绍,适当多吃花椰菜、菠菜、鱼、甘薯、绿茶等食物,能帮你吃出美丽,留住青春。  博物杂志  【被人染色的白玉蜗牛不要买】  被人染色的白玉蜗牛(褐云玛瑙螺、非洲大蜗牛),原本是白色的,染色后体质会变差,不要买。而且南方这
期刊
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成都市不仅是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也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试点单位。成都市在全市近远郊区14个区(市)县全面开展了国家和省的创建工作。当地坚持“产出来”与“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着力健全绿色生产、标准推进、全程追溯、执法监管“四大机制”,加快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产地环境生态化 生产管理标准化 
期刊
近日,黑龙江省黑河市大庆农场的小麦陆续成熟,农场统一调动28台收割机,抢抓晴好天气收获小麦。
期刊
9月25日-29日,2016中国国际肉类产业周活动在北京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肉类协会联合世界肉类组织主办,爱尔兰食品局、法国猪业联盟、英国农业与园艺发展委员会、美国肉类出口协会、丹麦农业和食品委员会、澳洲肉类及畜牧业协会、北美肉类协会、荷兰肉类与饲料中心协办。  据悉,2003年至2015年,中国肉类协会与世界肉类组织联合举办了十三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为了共同研讨肉类产业发展问题,促进行业文
期刊
自1998年以来,在农业部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驻马店市已连续成功承办了19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每年推陈出新,主题、特点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会议期间,记者就办会经验等相关问题采访了驻马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昕。  记者:办好这样一场“国字头”盛会,驻马店是如何做到的?驻马店市在举办农加工洽谈会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  张昕:一是高度重视。驻马店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会议筹备工
期刊
鸡蛋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一种农产品,它的质量安全问题,至关重要。近些年来,有关鸡蛋的各种传言或报道不断,其中包括人造鸡蛋、橡皮蛋、血蛋等,这些谣言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同时,从营养价值来说,鸡蛋含有哪些营养价值?吃多了鸡蛋,真的会引起身体“三高”吗?本期,记者将一一帮您解答有关鸡蛋的那些事儿。  真的有人造鸡蛋吗?  早在前几年,有关人造鸡蛋的传言和报道便出现在各大媒体网站,听闻
期刊
9月24日,山东圣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了长征七号卫星搭载金花葵种子公证书交接仪式暨圣达生物转板新闻发布会。中航科技集团航天育种中心副主任赵冰在会上宣读了公证书内容并把公证书正式交予圣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侯怀民。  山东圣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企业。2014年圣达生物开发了金花葵深加工项目,总投资8700万元,占地40亩,主要从事金花葵黄酮、
期刊
长期以来,在乡村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资金是制约发展的短板。究其原因,一方面目前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结构单一、缺乏竞争力,涉农贷款产品与农村资金需求不匹配,存在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抵押难等问题。另一方面农户贷款的发放额小、面广、量大,这使得农业发展中的经营分散化与金融服务集约化目标有所冲突。再加上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在体制设计、产品、服务的需求满足程度上都存在着一些不衔接等问题,大大削弱了金融服务的能力。
期刊
青海高原,一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地,这里是“三江之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其生态地位不可替代。保护草原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谱写人富、草美、牛羊壮的田园牧歌,应该是每一个青海人的梦想,也是维护生态环境完整性的重要基础,更是青海在经济总量小的情况下能够给全国做的最大贡献。  2008年,青海省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核心、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切入点
期刊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越来越受关注。“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活消费的主导品牌。  福州市绿办贯彻绿色理念,采取多方举措,积极发展“三品一标”产业,坚持以“提升发展质量、提升品牌公信力”为目标,把监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构筑起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防火墙”,在稳定提升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继续加快发展绿色食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