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次在我国采用鱼类彩色精子图文分析系统(FSQAS-2000)对中华鲟、史氏鲟、西伯利亚鲟和匙吻鲟经超低温冷冻保存后的精子,在不同激活液条件下,平均曲线运动速度(VCL)、平均直线运动速度(VSL)、平均路径运动速度(VAP)、平均移动角度(MAD)、以及冷冻前后精子活率的变化等多项参数进行了统计学比较研究。研究分析了不同渗透压、pH以及含Mg2+的激活液对这些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几种鲟鱼激活液的渗透压均较低,其中西伯利亚鲟最低,为10 mOsm·kg-1;中华鲟和史氏鲟为20 mOsm·kg-1;匙吻鲟最高,为30 mOsm·kg-1。不同的渗透压对冷冻精子的VCL、VSL、VAP、以及精子活率均产生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激活液的pH除了对冷冻精子的上述参数产生影响外,最显著的是对精子的运动轨迹,即平均移动角度(MAD°·s-1)产生影响(P≤0.01)。pH越低,精子的MAD越小。几种鲟鱼的最适pH分别为西伯利亚鲟pH 7.5,中华鲟、史氏鲟和匙吻鲟pH 8.5。当4种鲟鱼的冷冻精子激活液中加入5 mmol·L-1MgCl2时,冷冻精子的3种运动速度显著提高(P≤0.01)。综合分析后认为:西伯利亚鲟的冷冻精子激活液应为10 mmol·L-1Tris-HCl+5 mmol·L-1MgCl2,pH 7.5;中华鲟和史氏鲟的冷冻精子激活液为20 mmol·L-1Tris-HCl+5 mmol·L-1MgCl2,pH 8.5;匙吻鲟的冷冻精子激活液为30 mmol·L-1Tris-HCl+5 mmol·L-1 MgCl2,pH 8.5。用此激活液对冷冻前后4种鲟鱼精子活力的相关性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西伯利亚鲟的R2=0.8296(P<0.01);中华鲟的R2=0.9860(P<0.01);史氏鲟的R2= 0.9622(P<0.01);匙吻鲟R2=0.9477(P<0.01)。说明冷冻前后4种鲟鱼精子的平均活率存在着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