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移动支付的特征及传播效果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s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继民,1992年9月,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
  摘要:网络时代到来,移动支付迅速发展与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变化,移动支付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影响着受众的生活习惯。本文讲述了移动支付的兴起与发展,并对移动支付的种类做出介绍,此外,笔者对移动支付的传播特征做出剖析,指出:便利、快捷、集成和社交性,最后,对移动支付的传播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移动支付;特征;传播效果
  一、移动支付概述
  1. 移动支付的兴起与发展
  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业务,以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PDA、移动PC等,同时还需要移动网络数据的支持。交易双方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地向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和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
  移动支付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早出现在美国,但发展一直比较缓慢,2004年后日本和韩国移动支付发展迅速,全球移动支付从2010年之后进入快速发展期。我国对移动支付的尝试开始于1999年,由中国移动与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部门合作,在北京、广东等地开始移动支付业务试点,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政策和商业模式等原因,移动支付发展缓慢。经过近十年的潜伏,伴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快速发展,国内移动支付在2009年迎来真正的春天:银行、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公司分别推出了以自身为主导的支付业务,支付宝的手机支付就是在2009年11月亮相的。2013年以来,随着网络覆盖率的大幅增长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在终端应用的保障下移动支付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支付方式。根据联合国2017年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2016年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近3万亿美元,在过去4年中增长了20倍,呈现出爆发式发展。
  中国移动端的即时通讯市场,正在经历着一场动荡并难以预料结果的革命。激烈的竞争带来的是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更加便利的生活,同时也可能导致人们通讯和消费行为的变化[1]。
  2. 移动支付的种类
  按照完成支付所依托的技术条件,移动支付可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类,其中近场支付是指通过具有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终端实现本地化通讯进行货币资金转移的支付方式。远程支付是指通过移动网络,利用短信、GPRS等空中接口,和后台支付系统建立连接,实现各种转账、消费等支付功能,如网银、电话银行等。根据上述分类,可以发现,移动支付的使用方法主要有短信支付、扫码支付、指纹支付和声波支付。其中短信支付属于远程支付,它强调了移动缴费和消费。其他支付方式则属于近场支付。此外,随着具有NFC技术智能手机的进一步发展,使得近场支付的使用场所更加广泛。
  目前我国的移动支付业务市场主要有3大类,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各大银行借助移动运营商的网络传输,将手机与银行账户进行绑定,在手机银行上附加移动支付功能,如话费充值、购物、小额取现等业务。第二类是移动运营商,即移动、电信和联通三大运营商在与消费者进行交易时,直接从用户话费中扣除交易金额,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参与交易,如手机钱包等。第三类是互联网企业的第三方支付,它在产业链中是独立于移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的,利用移动运营商的网络和银行的结算资源,在移动支付中进行身份验证和支付确认,为整个交易进行担保,如公众熟知的有支付宝、微信的财付通、苹果支付Apple Pay等,几乎成为了移动支付的代名词。
  二、移动支付的传播特征分析
  移动支付有两个重要的属性:必须是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来完成交易,需要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来实现交易双方的数据转移。这说明了移动支付属于电子支付方式的一种新形式,因此它具有电子支付的特点,同时其又与移动通信技术、无线射频技术、互联网技术相互融合,还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在各种火花的碰撞中形成了自己的特征。
  1.便利性
  由于借助移动网络平台,移动支付实现了随身携带的便利,在移动通信技术的搭载下,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相应的服务、应用和信息。步骤简便,越来越多的商家会使用“扫二维码“的方式收取顾客的费用,包括,支付宝与微信,甚至可以面对面转账与聚餐AA制,操作简单,只需打开手机,连接网络,输入你要付款的金额,再点击自己设置的支付密码或者设置好的指纹,轻轻一点,支付便成功了。
  2.快捷性
  无论近场支付与远程支付,支付的结果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用户可随时对账户进行查询,快速完成转账或者购物消费。随身不用带钱包,省去整钱找零这一复杂程序,节省了时间。例如,苹果支付方式,只要你有一台苹果手机,支持Apple Pay只需要你将你常用的银行卡在手机中保存成虚拟银行卡,只要商家支持银联云闪付Pos机,打开连上网络的苹果手机,快速按两下手机按键,贴近Pos机,便能轻松付款,即时到帐,而且不用担心假币等情况。
  3.集成性
  以手机等移动设备为载体,通过与终端读写器近距离识别进行的新型交互,运营商可见将银行卡、公交卡等各类信息整合到以手机为平台的载体中进行集成管理,并搭建与之配套的网络体系,从而为用户提供十分方便的支付和身份认证渠道。最近,越来越多的城市交通卡可以与手机的NFC功能结合,将交通卡紧紧贴在支持NFC功能的安卓机的背面,点击手机,进入微信红包充值功能,點击充值,选择你想要充值的价钱便可,交通卡便能冲上钱,而这个钱是从微信红包里扣除,大大节省了去地铁站等地方充值的繁琐程序。
  4社交性
  互联网的诞生,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改变了受众信息接收的方式,而社交媒体的出现又满足了用户情感交流需求。与传统社交媒体相比,移动社交媒体凭借其载体的优势,而具有更便捷、高效、灵活的媒介优势,基于“熟人圈”的社交平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有更多的信任,信息的交流更加的真实有效,用户通过这一平台建立、维护自己的多元社交圈子。移动媒体时代,迎合受众互动需求的传播往往能够获得最大的成就[2]。例如,在微信上,微信公众号的快速崛起,让人惊叹,在优秀的原创微信公众号后有个“打赏“功能,如果订阅此公众号的受众觉得文章合口味,可以选择打赏,当然,用的是微信红包里钱,这一行为无疑增加了人们之间的社交性,成就多元化的社交圈子。   三、移动支付的传播效果分析
  1.增强人际传播效果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低头族”增加,吃饭玩手机、乘车玩手机、上厕所玩手机等,手机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大众逐渐对手机形成了较强的依赖,习惯了“被新媒体绑架”的窘迫现状,越来越多的低头族疏于交际、懒于交际,心理、性格方面表现为孤僻、冷漠。[2]而移动支付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改善了这个症结。
  例如,2015年和2016年的春节,支付宝推出“集五福”活动,支付宝“集五福”选在春节前一个月,春节气氛浓重,加上支付宝凭借其广大的业界影响力,在支付宝推出“集五福”“咻一咻”活动之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前的一个月,各阿里巴巴旗下客户端、各大门户网站、微信、微博上就相继推出“集五福”攻略,并且在各大社交媒体之间疯狂转载,随之贴吧论坛、腾讯QQ里开始形成“换福群”。连续的宣传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将“集福”活动推向高潮,使得换“福”这一举动迅速引起了近乎全民的围观与探讨[3]。“支付宝集五福”这一活动一般而言,每个人都有重复的“福”或者不够的“福”,这就需要请求好友列表中的朋友赠与自己,或者当别人有需求请求自己时候,将多余的“福“送给好友,这让冷冰冰无人情味的移动支付也充斥着浓浓的人情味,增强了人际传播效果。再例如,微信红包,在群聊中发送微信红包,可自由选择红包个数和钱数,以及是不是拼手气红包还是普通红包都可随意选择,在抢红包过程中,调动了参与者的兴趣,引发”七嘴八舌“的讨论,这样一来也促进了人际传播。
  2.传受双方对等性
  日常生活中,长辈给晚辈发红包、欠债还钱等行为中,通常双方的心理不处于对等模式,而移动支付的出现,有效地改善了这一处境。例如,在微信红包发送与收到过程中,电子红包可以随时随地发给任何人,可以点开也可以不点,二十四小时候会自动返还给发送红包的人,这样的方式可以是家人长辈之间,也可以是朋友与上下级之间,辈分相差多少都无关紧要,而不会遭受非议,从原有固定的社会等级角度来看,微信红包带来的人际交往世界中没有现实环境的情感负累[4]。移动支付使得社会人际交往传受双方变得平等。
  3.忽略人际交流
  在移动支付尚未興盛之前,人们发红包以及转账,包括买东西付钱的时候基本上都以现金结算,且在付钱的时候多会用语言来寒暄和沟通,这一行为和移动支付完全相反,移动支付图的是简便与快捷,越来越多地人只需要将“钱”转给对方,这场“交易”便完美结束,人与人之间的寒暄少了,人情味更加淡薄。
  例如,在支付宝中有一项“转账功能”,在微信中有“面对面收钱功能”,在苹果支付中直接指纹支付等等这一系列移动支付在无形中,淡化了人际交流的意识,可以说,忽略了人际交流。再比如微信红包的收发,微信红包作为一种游戏形式,因其娱乐性与趣味性可以吸引人一时的注意力,它带来的只是一时的狂欢与短暂繁荣的传播景象,没有现实中的人际传播牢固。同时,虚拟人际传播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寄托、心理诉求、利益联系等,微信红包的游戏属性,将人际关系网无限扩大,其展开的人际传播的范围也一并扩大,但很难将情感因素用来集中培养与稳固交流,且娱乐属性停留的短暂时间也制约了人们彼此之间人际传播感情的稳固性[5]。人际交流是网络时代人们正逐渐丧失的“功能”,移动支付将人际交流的可能性进一步缩小,这其实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四、结语
  移动支付自从诞生以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使生活变得快捷,人们受益良多,这些都使得移动支付越来越受欢迎,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移动支付在人际传播方面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让我们忽略了人际交流的重要性,忽视与周围朋友的沟通。因此,在我们享受移动支付带给我们福利的时候,也应提醒自己注重和加强与周围朋友的沟通与交流。
  参考文献:
  [1]林岚. 微信支付带来的移动支付时代[J]. 今传媒(学术版), 2015(2):106-107.
  [2]孙睿. 浅析微信红包的特征及其传播效果[J]. 新闻传播, 2016(03):22-23.
  [3]肖春丽. 浅析移动时代的受众互动传播——以支付宝“集五福”活动为例[J]. 传播与版权, 2017(01):114-116.
  [4]王宁. 微信红包传播现象研究[D]. 辽宁大学, 2016.
  [5]李静. 浅析微信红包的特征及其对人际传播的影响[J]. 新闻研究导刊, 2016(08):340.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分析了幼儿情绪的基本特点和培养幼儿良好情绪的重要性,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培养幼儿良好情绪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家庭情绪环境、成人情绪自控的榜样示范、积极鼓励和引导。  【关键词】:情绪;教育;品德  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它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们,情感教育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每个幼教工作者必须重视
期刊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所引发的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地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形势下,人类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努力寻找使得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循环经济既是循环利用所带来经济效益,这种循环利用的做法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省经济费用等等。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表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那么高中的语文课程应该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越来越多的高中老师对于高中语文课程该教什么都不能明确。我们应该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来确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教什么,从而达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学生;思维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人们不断开拓新思路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视、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商业广告也随之也快速发展起来。由于西方工业文明开展的时间比较长,相比于西方的广告,中国影视广告还不够成熟。如何在世界影视广告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占据一席之地就成了中国广告界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元素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积淀,作为意识形态的表现,体现着中国的民族精神和人文情怀。传统美术若要在现代社会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和精神层次有了更高的追求,同时个性化的审美需求逐渐显现,软装饰就是一种重要的反应审美水平的载体。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软装设计在室内设计中主要性更加显现。“软装饰”可以根据居室空间的大小形状、主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各自的经济情况,从整体上综合策划装饰装修设计方案,体现出主人的个性品位,而不会“千家”一面。  【关键词】:软装饰;室内设计;精神需求  一、软
期刊
【摘要】:《琅琊榜》作为近年来古装电视剧的翘楚,把融入中国的古代思想文化做到了极致,才获得了这么大的成功。电视剧《琅琊榜》中,中国思想文化的表现也十分突出。  【关键词】:中国;思想文化;琅琊榜  2015年,有一部电视剧横出江湖,斩获大奖无数,不仅在国内收获了各个年龄层的观众,更是推广到海外的许多国家受到国外观众的喜欢。这部电视剧就是山东影视传媒集团出品,改编自海宴同名网络小说的《琅琊榜》。这部
期刊
上了多年的语文课,丢了多年,现在又开始了语文教学工作。拿着课本,拿着教参,我就想:怎样去进行语文教学呢?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实现一个怎样的目标呢?  这是语文教学中两个最根本的问题,解决好了这两个问题,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次到成都听了名师的语文教学,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名师,正是他们很好的解决了语文教学中的这两个问题:教什么和怎样教。  语文教学教什么呢?初一想,仿
期刊
【摘要】:《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后为大家熟知,有着很大的成就。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从民族、文化等各个角度加以分析。现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分析这部作品,尤其是它独特的文本形式和结构,有着明显的复调性。复调是巴赫金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所提出的一个著名理论,现从人物语言上的对话性、结构上的对位法和文化上来浅析这部小说的复调性,体会复
期刊
1.梦见最美唐卡  这个梦是阿尼措湖荡起的碧波  用心踏寻古老的嘉噶隆巴  沿着蜿蜒的古道  我梦见  三域怙主手持金刚安详端坐  瑜伽师依止静地无畏潜心修行  诸空行加持殊胜之域  我梦见  图博特墓群的传说  远古岩画的隐喻  觉吾神山的护佑  巴思八赐名的缘起  帝师阿尼胆巴的诞生  释迦牟尼佛的舍利  和  巴颜克拉山以南  领国英雄  珠噶丹守护的疆域  我还梦见  雪山耸立  白云环绕
期刊
蒲松林的《聊斋》中有一则故事叫《盗户》讲的是,清顺治年间,山东腾县一带,十个人中有七个强盗,官府不敢搜捕,后来接受招安,为了显示区别,称之为“盗户”。凡是盗户与良民发生争执,官府害怕盗户造反,为了社会和谐,民族团结都袒护盗户,盗户更加猖狂。当然良民也有办法,打官司的时候,就是指责对方的户口是假的。长此以往,案情反而不是最重要的,谁才是真正的盗户才关键。这件事,甚至影响到了妖界。官府里闹狐狸精,把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