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赛尼的阿富汗故事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11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在阿富汗满目疮痍的街道上,抬起头,除了美军的监控汽球飘浮在蓝得不真实的天空中,便只剩下偶尔从低空轰鸣掠过的小型巡逻机。阿富汗的天空那样洁净高远,想想都心疼。
  贫瘠的远山依旧矗立,一个风筝都看不到。追风筝的孩子在哪里?
  我随身带着卡勒德·胡赛尼的两本书——《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那时候他的第三部小说《群山回唱》还未在中国出版。当我身处阿富汗,听到那些不同的语言,那些之前从未听到过、来自阿富汗不同族群不同省份所持有的不同语言时,几乎能凭直觉找出这些陌生语言的特征,猜出地毯店的老板是塔吉克族,而榨柠檬汁的伙计是普什图人。
  这样的小聪明迅速让当地人喜欢上我:“这个中国姑娘可不就是我们的哈扎拉姑娘吗?”他们围着我,伸出右手与我相握。
  他们并不知道,我几乎是带着胡赛尼的乡愁而来。我向每一个交谈的阿富汗人说起这些小说,他们从未听说过,亦不好奇。谁知道呢,为何每当我走在喀布尔的街上,却如同走在那因长途旅行而磨损了封面的小说里,那些街道和匆匆而过的人们穿越历史被一一验证。
  “他们走进一个叫小鸡街道的地方。它是一个狭窄而拥挤的市场......他们漫步走过一些地毯店、工艺品店、点心店、花店,也经过几间出售男人穿的西装和女人穿的裙子的商店,隔着带花边的窗帘,玛丽雅姆看到有些少女在里面缝纽扣和熨衣领。”
  那是战争前的喀布尔,苏联人、军阀和塔利班还未给它烙上伤痕。至今小鸡街道仍然存在,仍然是喀布尔最为繁盛的市集,若不曾读过小说中那不可宽恕的年代,尸体横陈、流离失所、战乱中的苦苦挣扎和微小的希望,或许我不会历经艰辛来到千里之外的阿富汗,在没有风筝的天空下,再次打开膝上的书,为悲情的异乡,泪流满面。
  这感觉就仿佛小说中重返故土的阿米尔一样,对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无法抑制地感到悲悯。“一阵悲哀向我袭来。重返喀布尔,犹如去拜访一个多年未遇的老朋友,却发现他潦倒凄戚,发现他无家可归、身无分文。”
  《追风筝的人》中,那个背叛友谊的懦弱少年在多年以后走上一条艰难的自我救赎之路。风筝隐喻了人格中的缺陷,需要执着地、勇敢地、无畏地向前奔跑追逐,直到追上。
  作为女性,我更喜爱胡赛尼的第二部小说《灿烂千阳》。两个原本命运不同的女人因故嫁给同一个男人,战争以及家庭暴力使她们后半生的命运紧密相联,最终以忍耐、信念以及爱做出选择,勇敢地对抗惨绝人寰的生活。
  胡赛尼无疑是个会说故事的人,而这些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心,我想不仅仅因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在陌生的阿富汗,而是在那噩梦般的年代里,在那分崩离析沧桑不堪的土地上,他依旧让人看到辛酸背后的温情与希冀,人性与救赎,信念与情谊,原本悲剧的故事因此而变得温暖细腻。透过文字,我们分明感受到那些善良隐忍的人们身上柔和的光所散发出的融融暖意。
  循着胡赛尼的小说,开始我的阿富汗旅途。我似乎正透过面纱,寻找着小说中的人们,哈桑、莱拉、玛丽雅姆,我知道他们在那里,“将会像一块河床中的岩石,毫无怨言地忍受着流水的冲刷”。
  这些小人物卑微而坚强的一生,在战火中无足轻重,在历史的变迁里不见浓墨重彩荡气回肠,但千千万万的阿富汗人曾经如此或正在如此度过生命,在苦难中坚韧、善良、觉醒,充满救赎的力量,如一千个太阳破晓的希望。
  胡赛尼的阿富汗故事,在我看来并非煽情的悲剧,它甚至是一种礼赞。
其他文献
这不是山姆大叔第一次栽在豆浆杯里。但这一次,似乎不那么简单。  这不是第一次关于肯德基豆浆的检测。但这一次,似乎存有蹊跷。  这不是第一次我们在转基因面前感到心跳。但这一次,我们想让心跳得——更加明白。  2月份的一个周末,小李和女朋友坐在单位附近的肯德基店里准备共进午餐,突然从手机微信的朋友圈里看到一条信息:“重磅消息:肯德基豆浆被检测出转基因成份……这是专业评测机构发布的,我第一个告诉了你,赶
期刊
2004年12月,《南方周末》的报道《转基因水稻:13亿人安全与利益的博弈》一文提出:“假如有关争论仅仅围绕安全和管理层面,那么它还是一个相对容易解决的问题。支持转基因稻米生产的科学家们往往把视线集中在这里。”  这一年,是中国公开辩论转基因的元年。  十年后,转基因的争论尚未结束,转基因产品却已然以我们已知或未知的方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而十年前那个“假如”背后的欲言又止,不幸被击中了。  十
期刊
鲁迅曾说,鲁镇的早晨是在摇橹声中醒来的。那份静谧和温馨为鲁镇独有。而对于大多数宝鸡人来说,每天清晨,一定是伴着浓浓的豆香醒来的,这豆香味来自一勺勺黄豆熬成的浓浆,点成豆花,配上锅盔,再来一份油汪劲道的擀面皮。宝鸡人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但凡宝鸡人,大抵都能知道这家的的豆花泡馍好吃,那家的擀面皮不错,而它们往往都是临街的小铺。  宝鸡的早餐从天麻麻亮就开始供应,在一片热气腾腾和吸溜声中,上班的白领
期刊
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关于新科技应用的争论,能够从去年的深秋,一直延续到今年的初春,而且丝毫没有停止或降温的意思。以“崔方之争”为代表,双方不仅在嘴战,而且在行动。一方是救民良心的火焰腾腾,一方是学术救国的冷面坚毅;一方远赴美国调查纪实,一方院士联手上书请愿。  作为科技版块的记者,小黄受命跟踪和调查这场关于转基因的世纪之争。但是她逐渐发现,这场争论正在被娱乐化,距离科技本体越来越远。她甚至想是否应该
期刊
4月2日,农历三月三  春暖花开的时节  风筝飞满天  我们自己的正宗情人节  今年不要错过  三月来了。一年中最好的时节。  今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其确定为“广西民族传统习惯节日”,全区放假两天。算一算,加上紧随而至的清明节,从4月2日至8日,在广西,人们将能够尽享五日假期春光,让人羡慕。  三月三,是壮族的情人节,从这一意义衍生出来的更多节日内容,使其成为壮族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期刊
中摊路,菜市场。这个位于宝鸡渭滨区的早市,人头攒动,买卖人语。  菜色清灵,人则散淡闲舒。问问菜价,聊聊家常,顺手买上两根葱、三头蒜。同是早市,少了大城市“搓堆了,搓堆了”的呼唤,也没有城管的催促。  这个自发形成的早市就在渭河边,一片大楼后面的狭长地带。  张大爷背着手溜达了几圈,看着菜市场中出现的背着相机的我们,很好奇:“你们是哪嗒的?”  这个有着浓重宝鸡口音的老人是山东济宁人,“三线”建设
期刊
我们生活里有多少转基因食品呢?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10月,中国已有5大类17种转基因食品在市面销售,比如耐储存番茄、抗虫棉花、抗病辣椒、抗病番木瓜、转植酸酶玉米和抗虫水稻等。  如果有人当面称呼陈强为“转基因爱好者”,他一定会跳起来反驳:“不是爱好者,是恐惧者!”连他的妻子都觉得,陈强可能犯上了“转基因恐惧强迫症”——他是至少20个相关网站论坛的常客,每天一有空闲,就会搜索和讨论转基因、地沟油
期刊
自从2月份的那个周末,小李和女友在肯德基店里,吃过一次只喝了一口豆浆的午餐之后,连续好几天,他们都没有再踏进过KFC的大门。但是,多年的生活习惯还是让他们禁不住汉堡和炸鸡的诱惑,更何况他们的第一次约会就是在肯德基店里。  于是,他们又来了,只不过没再喝豆浆。  “其实我想,即便喝了也没事。像我们这样的一天到晚都在外面胡吃海塞的吃货,什么地沟油啦、转基因了,早就不知有多少下肚了。既然不能移民,只能在
期刊
从《诗经》里读到的那份中国式浪漫,不加雕凿,清澈透亮,今人唯有艳羡而已。  溱水与洧水,周朝时郑国两条有名的河流。传说,黄帝把玄嚣葫芦里流出的那段河叫溱水,把昌意葫芦里流出的那段河叫洧水。而今,这两条河,汇入发源自河南登封的双洎河,流经新郑与新密两地。  这是一条爱情的河流,流淌了三千年。  《诗经》里,很多爱情诗都写于这两条河边。其中,尤以《诗经·郑风·溱洧》最为经典。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
期刊
曾有专家说过:科普方法不恰当,就会变成高级黑。转基因无疑是一个典型案例。在搜索引擎上输入“转基因”,很容易就能看到许多妖魔化的惊人图片,绝不科学,但对普通百姓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  另一种安全  转基因的科学解释是什么?  2011年农业部科普材料《转基因明白纸》中的解释是:“转基因技术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人们期望的基因导入目标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改善生物原有的性状或赋予其新的优良性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