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浅谈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LBC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本手段之一。如果教师在课堂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能激起学生探究新知欲望的问题,从而更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本手段之一。如果教师在课堂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能激起学生探究新知欲望的问题,从而更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下面谈一些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展开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让学生随便说出一个数,我不用计算就能判断这个数是否能被2、3、5整除。学生对老师的回答感到非常神奇,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这时老师顺势问: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快就能准确地做出判断吗?这样创设的课堂教学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激发了学生学习获取新知的欲望,同时也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
  二、突破重点,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进行提问
  数学知识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每一个知识点都是紧密相连的。教师在教学中的关键是要找到新旧知识结构中的衔接点,并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进行设疑问难,引起获取新知的冲突,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新旧知识之间产生“不协调”,从而诱发学生产生获取新知的欲望。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我根据算式:90÷30=3
  (1)(90×2)÷(30×2)=3
  (2)(90×100)÷(30×100)=3
  (3)(90÷3)÷(30÷3)=3
  (4)(90÷10)÷(30÷10)=3
  设疑:1.比较上面四个算式的商有什么特点?
  2.以原式为标准,(1)(2)式与原式比较,被除数、除数是怎么变化的?(都扩大2倍、100倍…)商怎样?
  3.追问“都扩大”是什么意思?(就是同时扩大)
  4.(3)(4)式与原式比较,被除数与除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商怎样?有什么规律?
  经过观察、分析、解答上面问题,学生就能够总结出“商不变的性质”。这时我再问:谁能把我们发现的规律综合在一起完整地说一说?这样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概括出商不变的性质。此时追问:找出这个性质中的关键词?这种提问突破了教学重点,突出了教学难点,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比较的概括能力,牢固地掌握了新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扩展思维,抓住启发性问题进行提问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还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促其知识内化,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已知速度和相遇时间求路程的相遇问题的行程应用题后,很多学生都会套用公式“速度×相遇时间=路程”进行求解。为了防止学生只会套用公式,我又出了下面两道题:
  (1)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开出后1小时,甲车才开出,再过2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的速度是甲车的1.3倍,两车同时开出后,经过3小时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学生在看到题后,有部分学生第(1)题列式为:(60 65)×(1 2),有很多学生发现做错了,又改为:(60 65)×2 65×1,通过讨论、总结,大家都意识到有些问题不能只套公式,要仔细审题,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而大部分学生做第(2)题都这样列式:(60 60×1.3)×3。我鼓励大家这样做是正确的,还可以试着想一想有没有别的做法,有个别学生举手示意,终于又有了新的算法:此时,我用赞许的目光让他们讲解:60×3 60×3×1.3,当我问到60×3×1.3表示什么时,学生这样解释:因为乙车的速度是甲车的1.3倍,而两车行驶的时间相同,所以乙车行驶的路程也是甲车的1.3倍,所以用60×3再乘以1.3,求出乙车行驶的路程。通过他们的讲解,其他学生也就明白了其中的算理。像这样的有关思维的小火花,教师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交流,一定要及时地鼓励赞赏,表扬他们是肯于动脑、善于思考的好孩子,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平时要多观察、多学习、多积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在教学中合理地设计发散型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王方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J].教育理論与实践,2002(7).
  作者简介:张艳敏(1968—),女,辽宁省盘锦市人,汉族,大学专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编辑 李琴芳
其他文献
尽管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把记叙文和议论文写作都作为训练重点,然而,在“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回归理性思维呼声四起,议论文“横行天下”,记叙文已然不受待见。事实上,记
介绍了一种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型洁净燃烧方式—煤的气化燃烧方式,剖析气化原理及适应气化的煤种。应用在机械炉排燃煤工业锅炉改造上的条件及内容。改造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
摘 要:移动终端的定义是能够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便携的电脑设备,现在的移动终端是指具有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或平板。  关键词:利用;家长;移动终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逐渐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的“日常用品”。手机和iPad是家长常用的移动终端,多数情况下他们用这两个终端进行工作与朋友和家人的交流,他们很少会想到将这些移动终端与孩子在校的情况
本试验采用一台1.4MW的热水锅炉为主要试验设备,利用七孔探针测试并编程计算出在三种不同的“V”形炉底尺寸下的空气动力场,得出炉底尺寸为0.8~0.9m时,炉内烟气扰动更好,形成的烟气旋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科技的不断创新,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顺应时代的发展,时刻强调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对于课堂教学提出了要求,改变传统的以传授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的方式,提出生活化、趣味性教学,尤其是在数学学科中,因为它是一门需要学生具有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学科,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这种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77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血清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入选中度OSAHS患者、重度OSAHS患者和健康者
对相变材料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稳定热源和非稳定热源(正弦波形热源)条件下的热效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对武汉地区实际应用的功效进行分析.根据热平衡条件“稳定传热过程通过各层的热
学校的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它经历人管人的原始初级阶段,制度管人的中级阶段,到文化引领的最高阶段。通过近期的学习,特别是听专家报告,参观名校校园,观摩名师课堂,收获颇丰。结合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