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来源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初步探索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ewday4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脂肪来源细胞(adipose-derived cells,ADCs)在体外构建特定形态软骨的可行性.方法 脂肪组织由整形外科吸脂术获得.酶消化法分离抽吸物中细胞,体外扩增.以第3代细胞接种PLGA生物支架,在成软骨培养基中体外诱导4周,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测构建组织的成软骨能力.结果 大体观察见诱导组能维持圆柱形态.非诱导组失去原有形态,单纯支架组完全塌陷.组织学上诱导组局部检测到软骨陷窝包埋于嗜碱性基质中,Massens's染色和Safranin'O染色示胶原、蛋白多糖呈阳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Ⅱ型胶原轻度阳性;非诱导组呈典型的疏松结缔组织结构,组织学特殊染色均呈阴性.结论 脂肪来源细胞虽为多种细胞混合群体,但作为构建特定形态软骨的种子细胞,具有可行性。

其他文献
患儿男,2岁,G2 P2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 000 g.出生后即见面部及左上肢多发畸形,未经治疗.其母亲于妊娠期间曾多次患"上呼吸道感染"并服药治疗(药物种类不详),无毒性、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家族史.检查:双侧颅顶不对称。
期刊
2006年5月至2008年4月,我们采用逆行足背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前端创面13例,效果满意.
期刊
自2006年以来,我院引进法国赛特力公司超声骨刀手术系统,对44例牙颌面畸形患者进行了手术矫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期刊
目的 探讨构建组织工程化脂肪组织的可行性,为临床修复软组织缺损寻找一种新方法。方法以酶消化法从人脂肪抽吸术抽吸物脂质部分获取人脂肪来源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并行DiI体外荧光标记,以Ⅰ型胶原支架为载体材料,将细胞成脂诱导后,以1×10^7/ml细胞密度与支架复合后接种于裸鼠左侧背部皮下,未诱导组不对细胞进行任何诱导,以相同方式接种于裸鼠右侧背部皮下,空白对照组将Ⅰ型胶原空白支架接种于裸鼠颈部正中皮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口腔黏膜微粒在尿道和阴道重建中的应用方法.方法 自2004年始,我们采用明胶海绵承托黏膜游离移植加硅胶模具支撑的方法,将口腔黏膜微粒应用于尿道重建12例和阴道重建14例,共治疗26例患者.同期选取相同例数同种类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用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尿道下裂采用口腔黏膜耦合包皮瓣的方法重建尿道,阴道缺失采用多孔全厚皮片游离移植的方法进行阴道重建).结果 实验组26例患者中24例均
目的 介绍以拇指桡背侧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逆行拇指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结果 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临床应用24例,切取皮瓣面积2cm×2 cm~3 cm×4 cm.术后3例皮瓣出现静脉回流障碍,其中1例皮瓣远端1/3坏死,其余皮瓣均完全成活.随访6~24个月,拇指外观及功能良好,皮瓣两点辨别觉7~11mm,平均9.3 mm.结论逆
目的 探讨隐动脉穿支蒂股神经前皮支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膝周或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根据创面大小与形状,设计以隐动脉穿支为蒂沿股神经前皮支营养血管轴切取逆行皮瓣进行修复.2005年10月以来,于临床应用16例,皮瓣面积15 cm×7 cm~30 cm×15 cm,皮瓣旋转角度最大180°,最小100°.结果 13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术后远端1/7~1/5坏死,经换药或
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和瘢痕疙瘩是特发于人类的病理性瘢痕,是整形外科的常见疾病,也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难点和重点,研究及文献报道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1,2]。
期刊
单纯以皮瓣修复重度拇指指腹缺损,常嫌丰满度不足,2006年3月至2008年1月,我们应用逆行大鱼际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肌肌皮瓣修复此类患者共11例,疗效较好。
期刊
目的 复习有关包皮发育及包皮功能的文献,探讨自阴茎根部环行切除多余皮肤和传统包皮环切方法的优点与缺点,并选择一种最佳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时机治疗包皮过长.方法 确切测量阴茎的牵拉长度和阴茎皮肤的牵拉长度后,自阴茎根部环行切除阴茎多余的皮肤,利用阴茎皮肤具有滑动的特性将余下的阴茎皮肤向阴茎根部拉拢缝合,达到治疗单纯阴茎皮肤过长的目的 .对于有包皮外口狭窄的患者.先在狭窄环处纵行切开狭窄环后横行缝合,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