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驼诱导排卵因子活性位序列测定与肽链结构研究

来源 :中国兽医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aoxi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蛋白顺序仪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等仪器,纯化并测试了公驼诱导排卵因子(OIF)的部分活性序列和降解过程。结果表明,公驼OIF是单链多肽,分为活性序列和相对稳定固定序列两部分,N-端的活性位序仅为6个残基:赖氨酸-缬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该因子的氧化降解过程在冰冻条件下是由氨基酸侧链基团的氧化和肽链的断裂共同引发的。
其他文献
对珠江三角洲地区鸭肝发病雏鸭群进行病原分离、致病性试验及理化特性测定。结果共分离到9株野毒,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9株野毒具备Ⅰ型鸭肝炎病毒(DHV-Ⅰ)的基本特征,但其毒力具有
通过PCR方法扩增了马立克氏病病毒(MDV)2.8kbgB基因,并且在其两端加上PstⅠ和NotⅠ位点。然后用PstⅠ/NotⅠ酶切回收gB片段,插入到转移载体pEFgpt12s复合启动子Spromoter的下游的
在RK-13细胞上培养的马动脉炎病毒(Equine viral arteritis,EAV)在4℃、室温和37℃条件下,用多种动物的红细胞进行血凝试验,病毒在不同温度下均可凝集小鼠和鸡的红细胞,但不能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