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横断山区溪流细菌beta多样性组分对气候和水体环境的响应

来源 :生物多样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解沿环境或空间梯度的群落组成变化(即beta多样性)一直是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中心问题,且beta多样性的形成机制及其对环境的响应已成为当前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西藏横断山区怒江和澜沧江两个流域入江溪流中的细菌为研究对象,使用Baselga的beta多样性分解方法,基于Sarensen相异性指数将细菌的beta多样性分解为周转(turnover)和嵌套(nestedness)两个组分,探究了细菌beta多样性及其分解组分随海拔距离的分布模式,并且衡量了环境、气候和空间因子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两个流域中细菌的群落结构显著不同.两个流域的细菌总beta多样性和周转组分随海拔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周转组分占总beta多样性的比例较大.气候和环境因子是两个流域中细菌总beta多样性及周转过程的重要预测因子,并且所有的显著因子均为正相关,其中环境因子中相关性最高的为海拔距离(R2= 0.408,P< 0.001),而气候因子中相关性最高的为年均温差(R2= 0.417,P<0.001).方差分解结果暗示嵌套组分主要受空间扩散的影响;总beta多样性和周转组分在环境较恶劣的澜沧江主要受环境过滤的影响,而在环境较温和的怒江主要受空间扩散和环境过滤的共同影响.此外,较为恶劣的环境条件会增加细菌的总beta多样性和周转率,并且会形成更强的环境筛选作用去影响细菌群落的物种组成.我们的研究表明对西藏横断山区水体细菌多样性的保护需要从整个流域入手,而非少量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其他文献
探讨冀北地区各灌木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及抗旱能力,为冀北地区选种育种以及加快植被恢复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以4种乡土灌木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和2种引种灌木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荆条(Vit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