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让小学生快乐学习?这需要老师坚持长期对学生的赏识教育,有明确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同时使用劳逸结合的方法并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快乐学习。
【关键词】快乐学习激发学习兴趣信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学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把“金钥匙”,我们要让孩子手握这把“金钥匙”,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由学习、快乐学习,从而使学生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感受科学知识带给他们的幸福和快乐。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快乐学习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赏识教育
罗曼·罗兰说过:“每个孩子都具有极大的做梦能力,这种能力扩大他所发现的一切用咿咿呀呀的喊声延长他欢乐的颤动。”我们就是要让孩子把自身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进行探究式学习,使得学习成为快乐的事情。要达到这一目的,赏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因为只有当孩子的行为被肯定时,他才会有继续按照自己思路行事的勇气和信心,否则孩子在所有问题面前只会止步不前。这种方法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可以这样来运用,如:一位学生在学习中稍有进步,我们如果这样说:“虽然你有了进步,但是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追上大家。”那位学生一定会觉得赶上大家的路既艰难又漫长,这样他在以后的学习中有可能丧失信心,那么前面的努力就前功尽弃了。可是如果我们换一种说法:“通过努力,现在的你已经有了很大进步,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加油啊!”试想当学生听了这一番话,一定会充满信心,继续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我们发现,前者的说法虽然肯定了学生的进步,但同时也给学生摆出了更多的困难;而后者的说法不但肯定了学生的进步,而且预期了学生的成功。显然后者的效果更好,这就是赏识教育的魅力,我们要让自己的学生时刻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自己是最棒的,在困难面前他们可以信心满满地冲出重围,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成就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当然,在整个学习和认知的过程中,学生是有差异的,我们应该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有快慢之别。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有极大的耐心去赏识所有的孩子并耐心等待他们的成长。只要我们相信在我们的耐心鼓励下所有的学生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升,那么我们的教育是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就必定会成功,会使每一位学生学有所长。
二、劳逸结合
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能量消耗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但要耗费脑力还要耗费体力,所以劳逸结合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小学生的身心都处在成长期,身体的各个部件都需要我们特别的关照才能保证他们健康成长,而发自内心的对学习的热情也是需要我们用心呵护的,否则在强压之下,学生的这股学习热情会轻易被扑灭。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劳逸结合呢?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营造一种积极的、愉悦的、鼓励学生踊跃参与的活泼气氛,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比如:在课堂上传授新知识时我们对待低年级学生可以多采用设计好的精彩游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在游戏当中包含当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的训练。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我们可以采用有挑战力的练习方法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具体说来,可以分小组比赛练习,并进行比赛结果的评比;同时还可以以学生个人为单位进行比赛式练习;也可以将两种形式结合起来使用。利用中高年级学生的好胜心理来激发他们对知识的主动探究。总之,在课堂上要注意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提醒学生上课时的情绪要高涨。试想,假如我们的课堂环节设计得非常合理,紧紧吸引住学生,使得他们盼望你的课堂上会出现更有趣的新鲜事物。那么我们还何愁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的情绪不高涨呢?何愁他们不能主动、快乐的学习科学知识呢?
三、有效教学
让学生快乐学习的方法除了要大力使用赏识教育和注意劳逸结合以外,更重要的是合理安排,实施有效教学。教师在上课以前对当天的教学任务必须心中有数,应提前作好教学计划,备好教案;在课堂上对新知识的传授应化繁为简、简单明了,虽然方法可以是多样化的,但在课堂上的讲授、练习、复习都应该围绕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对于学生应是一目了然的。切忌在短时间内将多个复杂的知识点向学生进行辨析、练习??????这样只会让学生在一片迷茫中将它们混淆。所以,合理安排,有序、有效地实施教学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学生是否能快乐、主动学习的关键。比如:在教学新知识时,我们可以在一堂课中只安排一项认知任务或一项理解任务,然后我们在一节课当中着重以这一任务为重点来讲授、练习,学生会觉得这一节课任务非常清晰,同时也很容易达到高效完成的目的。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这一堂课当中会有不同的吸收效率,对于高效完成的那一部分学生,我们可以放手让他们自主练习;而对于有困难的一些学生,我们则可以选择合适的辅导时间就这一节的重点内容对他们进行着重辅导。这样,所有的学生每天都能达到不背包袱,轻松上阵。这样的学习岂不快乐?
四、由易入难
学生对每一项学习任务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既要保持快乐学习的心态又要达到这一标准呢?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保证我们的教学是由易入难的教学进程。在教授新知识时首先要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第一印象。也就是说,当学生第一次接触某个新知识点时,必须让学生清晰明了地知道这个新知识点的特点,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讲解方式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点的印象,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简单的教学基础。当学生对于这些新的知识点都掌握得非常好了,学生的内心会充满了自信心,这时他们对我们所教学的科目就会产生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就是最棒的。在这个基础打好之后,我们才能进入第二个阶段,那就是“由易入难”的过程。在这个“由易入难”的过程中,我们应逐渐加大难度,不可以将难度提升得太快,如果全体学生都因为难度太大而失去挑战题目的信心,那么这个题目的出示肯定是有问题的。我们应该把握一个让大部分学生都能逐渐自主提高的度,至于遇到尺度把握不准或个别学生不能出色完成时,我们应该适时地针对这一类型的题目进行一次详细地讲解,并且再次出示类似题目让学生接受挑战,这时学生的准确率会大大提高,同时学生情绪会高涨,受挫的自信心又会恢复。学生感受到挑战的乐趣,那么他们就会有十足的信心来迎接下一个有难度的题目,这样的教学才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才是成功的教学。
五、见多识广
让学生保持快乐学习的方法还在于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见多识广”。无论任何科目的学习都不能只限于书本的知识,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走出书本,接受更多的书本以外的丰富知识。
这样学生才会有“见多识广、胸有成竹”的稳妥感去面对各种灵活多变的考验,同时学生也会因各种丰富有趣的知识而被吸引,容易深入自主探究学习。那么当脑海中沉淀的知识越来越多的时候,就是对知识融汇贯通的时候,这时的孩子已经从一个“被教”的孩子转化为一个乐于学习的、“不用教”的孩子。他们能时刻保持学习的自觉性,保持对事物乐于探究的兴趣来自主学习。
总之,对于如何让小学生快乐学习这一问题地解决,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本着赏识学生的态度,放手给学生自由,相信他们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孩子在自己的蓝天下成功放飞“理想的风筝”,同时以“快乐”为动力让“理想的风筝”飞得更高、更远!
【关键词】快乐学习激发学习兴趣信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学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把“金钥匙”,我们要让孩子手握这把“金钥匙”,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由学习、快乐学习,从而使学生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感受科学知识带给他们的幸福和快乐。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快乐学习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赏识教育
罗曼·罗兰说过:“每个孩子都具有极大的做梦能力,这种能力扩大他所发现的一切用咿咿呀呀的喊声延长他欢乐的颤动。”我们就是要让孩子把自身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进行探究式学习,使得学习成为快乐的事情。要达到这一目的,赏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因为只有当孩子的行为被肯定时,他才会有继续按照自己思路行事的勇气和信心,否则孩子在所有问题面前只会止步不前。这种方法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可以这样来运用,如:一位学生在学习中稍有进步,我们如果这样说:“虽然你有了进步,但是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追上大家。”那位学生一定会觉得赶上大家的路既艰难又漫长,这样他在以后的学习中有可能丧失信心,那么前面的努力就前功尽弃了。可是如果我们换一种说法:“通过努力,现在的你已经有了很大进步,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加油啊!”试想当学生听了这一番话,一定会充满信心,继续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我们发现,前者的说法虽然肯定了学生的进步,但同时也给学生摆出了更多的困难;而后者的说法不但肯定了学生的进步,而且预期了学生的成功。显然后者的效果更好,这就是赏识教育的魅力,我们要让自己的学生时刻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自己是最棒的,在困难面前他们可以信心满满地冲出重围,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成就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当然,在整个学习和认知的过程中,学生是有差异的,我们应该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有快慢之别。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有极大的耐心去赏识所有的孩子并耐心等待他们的成长。只要我们相信在我们的耐心鼓励下所有的学生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升,那么我们的教育是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就必定会成功,会使每一位学生学有所长。
二、劳逸结合
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能量消耗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但要耗费脑力还要耗费体力,所以劳逸结合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小学生的身心都处在成长期,身体的各个部件都需要我们特别的关照才能保证他们健康成长,而发自内心的对学习的热情也是需要我们用心呵护的,否则在强压之下,学生的这股学习热情会轻易被扑灭。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劳逸结合呢?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营造一种积极的、愉悦的、鼓励学生踊跃参与的活泼气氛,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比如:在课堂上传授新知识时我们对待低年级学生可以多采用设计好的精彩游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在游戏当中包含当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的训练。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我们可以采用有挑战力的练习方法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具体说来,可以分小组比赛练习,并进行比赛结果的评比;同时还可以以学生个人为单位进行比赛式练习;也可以将两种形式结合起来使用。利用中高年级学生的好胜心理来激发他们对知识的主动探究。总之,在课堂上要注意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提醒学生上课时的情绪要高涨。试想,假如我们的课堂环节设计得非常合理,紧紧吸引住学生,使得他们盼望你的课堂上会出现更有趣的新鲜事物。那么我们还何愁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的情绪不高涨呢?何愁他们不能主动、快乐的学习科学知识呢?
三、有效教学
让学生快乐学习的方法除了要大力使用赏识教育和注意劳逸结合以外,更重要的是合理安排,实施有效教学。教师在上课以前对当天的教学任务必须心中有数,应提前作好教学计划,备好教案;在课堂上对新知识的传授应化繁为简、简单明了,虽然方法可以是多样化的,但在课堂上的讲授、练习、复习都应该围绕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对于学生应是一目了然的。切忌在短时间内将多个复杂的知识点向学生进行辨析、练习??????这样只会让学生在一片迷茫中将它们混淆。所以,合理安排,有序、有效地实施教学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学生是否能快乐、主动学习的关键。比如:在教学新知识时,我们可以在一堂课中只安排一项认知任务或一项理解任务,然后我们在一节课当中着重以这一任务为重点来讲授、练习,学生会觉得这一节课任务非常清晰,同时也很容易达到高效完成的目的。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这一堂课当中会有不同的吸收效率,对于高效完成的那一部分学生,我们可以放手让他们自主练习;而对于有困难的一些学生,我们则可以选择合适的辅导时间就这一节的重点内容对他们进行着重辅导。这样,所有的学生每天都能达到不背包袱,轻松上阵。这样的学习岂不快乐?
四、由易入难
学生对每一项学习任务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既要保持快乐学习的心态又要达到这一标准呢?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保证我们的教学是由易入难的教学进程。在教授新知识时首先要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第一印象。也就是说,当学生第一次接触某个新知识点时,必须让学生清晰明了地知道这个新知识点的特点,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讲解方式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点的印象,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简单的教学基础。当学生对于这些新的知识点都掌握得非常好了,学生的内心会充满了自信心,这时他们对我们所教学的科目就会产生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就是最棒的。在这个基础打好之后,我们才能进入第二个阶段,那就是“由易入难”的过程。在这个“由易入难”的过程中,我们应逐渐加大难度,不可以将难度提升得太快,如果全体学生都因为难度太大而失去挑战题目的信心,那么这个题目的出示肯定是有问题的。我们应该把握一个让大部分学生都能逐渐自主提高的度,至于遇到尺度把握不准或个别学生不能出色完成时,我们应该适时地针对这一类型的题目进行一次详细地讲解,并且再次出示类似题目让学生接受挑战,这时学生的准确率会大大提高,同时学生情绪会高涨,受挫的自信心又会恢复。学生感受到挑战的乐趣,那么他们就会有十足的信心来迎接下一个有难度的题目,这样的教学才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才是成功的教学。
五、见多识广
让学生保持快乐学习的方法还在于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见多识广”。无论任何科目的学习都不能只限于书本的知识,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走出书本,接受更多的书本以外的丰富知识。
这样学生才会有“见多识广、胸有成竹”的稳妥感去面对各种灵活多变的考验,同时学生也会因各种丰富有趣的知识而被吸引,容易深入自主探究学习。那么当脑海中沉淀的知识越来越多的时候,就是对知识融汇贯通的时候,这时的孩子已经从一个“被教”的孩子转化为一个乐于学习的、“不用教”的孩子。他们能时刻保持学习的自觉性,保持对事物乐于探究的兴趣来自主学习。
总之,对于如何让小学生快乐学习这一问题地解决,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本着赏识学生的态度,放手给学生自由,相信他们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孩子在自己的蓝天下成功放飞“理想的风筝”,同时以“快乐”为动力让“理想的风筝”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