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来源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NFH)是临床常见病,致残率很高,其理想的治疗应在早期阶段,可防止股骨头塌陷,保存关节功能。而X线发现时已属中晚期,治疗效果欠佳。自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技术应用以来,MRI对于股骨头缺血的早期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已成为检查和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金标准”。使得临床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为了可能。
其他文献
Landau-Kleffner综合征是年龄依赖性癫癎综合征,常发生于儿童期,病因不清,可能与免疫、脑神经元损伤、遗传因素有关.其临床特点为获得性失语、癫癎发作和脑电图颞区异常放电,
近年来,我国水泥企业集散型计算机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mputer Control System-DCCS)(简称集散型控制系统-DCS)应用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企业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应用DCS的
膀胱癌是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病理类型中以乳头状尿路上皮癌最多见,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膀胱癌的预后并不乐观,其复发和转移是膀胱癌患者预后差的重要原因。近代分
摘 要:为研究花期渍水胁迫对冬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浙品四号’甘蓝型早中熟良种油菜为材料,在花期对冬油菜进行不同时间尺度的水分控制处理。结果表明:短时间渍水胁迫可以促进油菜株高的生长,长时间渍水胁迫会使油菜株高的生长受到抑制。花期持续渍水胁迫,影响油菜地上部分干物质的积累与有效角果数的形成。以产量为指标,油菜花期短时间水分控制对有油菜单株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渍水时间的延长,单株产量显著下
1 篦式冷却机的发展历史自1930年代美国富勒公司研制成功第一台篦式冷却机以来,篦式冷却机已在世界水泥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随着水泥工艺的不断发展而日益更新.篦式冷却
肝豆状核变性(WD)是由于编码铜转运的P型ATP酶基因突变而导致该酶的功能丧失,不能将铜伴侣传递而来的铜与α2球蛋白结合,导致铜蓝蛋白合成异常,胆道泌铜障碍,使游离铜增多,异
在立窑熟料煅烧过程中,熟料的产质量除与原料的品质及配料方案有关外,还与所用无烟煤的品种及质量密切相关.煤的品质不仅影响熟料的化学成分,还关系到熟料煅烧中热工制度的稳
牙髓坏死是牙体牙髓科常见病,其有效治疗手段是根管治疗术,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的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根管预备是根管治疗中最重要的一步,其目的是清除坏死的牙髓组
1994年~1997年,从有限供水节水角度对冬小麦需水关键期水分亏缺补偿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拔节期为冬小麦需水关键期,此时灌水可增产1878kg/hm2,增产幅度为42.96%;不同的灌水量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锌原卟啉除了可以作为评价铁营养状况和辅助诊断铅中毒的重要实验指标外,还通过抑制血红素氧化酶的活性,参与血红蛋白的分解代谢,在控制新生儿胆红素形成,预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