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吃瓜好处多 清热消暑增食欲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p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瓜:一种世界性蔬菜


  黄瓜是一种世界性蔬菜,原产于印度。我国栽培黄瓜始于2000多年前,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使黄瓜的品种和类型十分丰富。黄瓜依果实形状和色泽等,可分为有刺、少刺光皮、迷你等类型。
  黄瓜具有特殊的清香气味,嫩瓜水足质脆,特别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的“水果黄瓜”,非常适合鲜食。此外,黄瓜可凉拌、腌制成佐餐蔬菜,也是西方国家制作沙拉的常用蔬菜之一。黄瓜还兼作药用,常食黄瓜有助于控制体重,用黄瓜汁液擦抹皮肤,有一定的嫩肤防皱功效。《本草纲目》记载,黄瓜有清热、解渴、利水、消肿之功效。
  适时采收对黄瓜的品质非常重要。在适宜条件下,从黄瓜雌花开放至采收嫩瓜仅需7~10天,此时黄瓜新鲜脆嫩,长度适中,品质最佳。选购黄瓜时,应挑选瓜条长短和粗细基本一致、弯曲度小、色泽鲜艳、外观清洁者。黄瓜生长后期,若营养及水分不足、不均匀,或授粉不良,可能导致不同部位膨大速度不一,产生弯曲、尖嘴、大肚、细腰等畸形,影响品质。除普通黄瓜外,迷你型水果黄瓜表皮光滑无刺,略带甜味,也非常受消费者欢迎。

南瓜:可作主食,也可做菜


  南瓜属蔬菜作物,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中国南瓜、印度南瓜和美洲南瓜三大类。
  中国南瓜并非起源于中国,而是起源于亚洲南部,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日本等,有长形、扁圆形、长把形等众多形态。因含糖量较高,口感绵软,常被蒸煮食用,也可作为糕点、面食的馅料等。中国南瓜颇具有保健价值,南瓜子具有一定的驱虫、消肿功效。
  印度南瓜又称西洋南瓜、笋瓜,因口感酷似板栗,也称栗质小南瓜。其果实形状各异,有扁圆形、梨形、碟形等;色泽有绿、橘红、橘黄、黄绿相间等,果肉颜色多为黄、深黄或白色;陈放1~2年不变形,既可供观赏,也可食用。作为特色瓜果,印度南瓜的嫩果可作為蔬菜炒食,其味清香可口;老熟果蒸煮,肉质粉糯,风味独特。消费者以食用成熟瓜为主,对品质要求较高,必须在果柄木质化、果肉致密时才采收,外观要求果形整齐一致,果皮色泽均匀、有光泽,无病虫害斑及腐烂斑。
  美洲南瓜又称西葫芦,别名白瓜、茭瓜、青瓜等。西葫芦果实外观因品种不同而异,果形有圆筒形、椭圆形、圆柱形、飞碟形等,色泽有白、绿、金黄、花斑色等。西葫芦的含钙量较高,每100克可食用部分含钙22~29毫克,比其他南瓜品种含量均高,此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胡萝卜素等营养素。西葫芦以食用嫩瓜为主,可作炒菜或菜馅。一般在瓜长20~25厘米、单瓜重150~500克时采收上市。老熟瓜外皮变硬、果肉木质化程度较高,不可食用。

苦瓜:消暑降火不可或缺的“君子菜”


  苦瓜别名癞瓜、锦荔枝、凉瓜,是夏秋季特色蔬菜之一,我国自明代初年便开始种植。苦瓜的嫩瓜稍苦而清爽,果肉脆嫩,风味特殊。若嫌味苦,烹调时提前浸泡于清水中或用盐稍腌,苦味即可减轻。苦瓜可制作凉菜、炒菜,或烧汤食用,因与其他蔬菜共同烹饪时不会将苦味带给对方,故而被称为“君子菜”。
  苦瓜属于药食兼用蔬菜,性属寒凉,根、茎、叶、花、果均具有清热解毒、明目之效,为夏季消暑降火不可或缺的蔬菜。苦瓜含有苦瓜素,味虽苦,但食后有甘凉之感觉。苦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钙、磷、铁等多种营养物质,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相当高,是番茄的7倍,苹果的17倍。
  苦瓜果形有纺锤形、长圆锥形、橄榄形、圆筒形、长球形、长条形或尖顶形等;表面有多数高低不一的瘤状突起,可分为珍珠状突起、肋条状突起、珍珠与肋条状突起三种;果皮有浓绿、绿白、白色等,老熟时黄色。待苦瓜果实充分长大,果面瘤状突起明显、饱满,花冠干枯脱落,青皮苦瓜色泽光亮、白皮苦瓜前半部色泽由绿转变为白绿时,即可采收上市,此时的苦瓜最新鲜。苦瓜对乙烯敏感,而一些成熟的果蔬会释放乙烯,加速苦瓜后熟、衰老的进程,影响食用品质,故买回家后的苦瓜不宜与其他果蔬混存。

丝瓜:夏季的“主打”蔬菜


  丝瓜是夏季主要蔬菜品种之一,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等保健功效,肉质滑嫩、柔软,口味清香。其可分为普通丝瓜与有棱丝瓜两种,华南地区有棱丝瓜较多,其他地区以普通丝瓜为主。丝瓜果实为短圆筒形或长圆柱形,嫩瓜表面光滑或有细纹,密被茸毛,果皮绿色或有深绿色纵条纹。丝瓜果肉淡绿白色,老熟后变为褐色或黑褐色,外皮下纤维形成丝瓜络,可入药或作为洗涤工具使用。
  丝瓜一般于开花后10~12天采收嫩瓜,此时丝瓜花冠开始干枯,果梗光滑,茸毛较少,果皮有柔软感。过早采收,产量低;过晚采收,则丝瓜纤维易老化,食用价值降低。

西瓜:被当作水果的蔬菜


  西瓜栽培历史悠久,据考古证实,5000~6000年前,埃及就已有种植。中国关于种植西瓜的记载最早见于《新五代史·四夷附录》。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地质条件各异,但全国各地均有西瓜栽培。
  西瓜含水量高,糖含量为7.3%~10.6%,主要为果糖和蔗糖,还有蛋白质、钾、磷、钙、铁、钠、维生素C、尼克酸、胡萝卜、硫胺素、核黄素等多种营养素。其不仅营养丰富,还是夏季消暑佳品,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对中暑、咽喉肿痛等有益。
  西瓜果形有圆形、椭圆形等,果皮绿色、黑色、金黄色或花色,肉色有红、黄、黄白双色等。西瓜喜高温,在昼夜温差10~15℃的环境下生长者含糖量高,品质优。迷你西瓜属于小型瓜,果型小巧,汁多味甜,肉质细嫩,成熟期较普通西瓜早,通常在夏季率先上市,常见品种有特小风、黄小玉、红小玉等。
  选购西瓜时,应先看外观,品质优良的西瓜发育充分,呈现特有的光泽与色彩,表皮上的蜡粉脱落;果柄与蔓蒂连接处呈现黄褐色放射状凸起痕迹,且向果柄基部凹陷。再用手拍打果身,成熟瓜感觉有弹性和沉浊响声,未成熟瓜为清脆声,过熟果为“扑扑”哑声。
其他文献
初次进入高原或久居高原的人,或多或少都會受到高原反应或高原特殊环境的影响。对于急性高原反应,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控制,有可能进展为急性高原性肺水肿和高原性脑水肿,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作为国家卫健委对口帮扶西藏岗巴县人民医院援藏医疗队队员,笔者结合自身首次赴高原工作、生活的体会,从一个医者及亲历者角度阐述对高原性疾病的预防心得,希望为在高原环境下工作和学习的人提供借鉴经验。  高原病≠高原反应 
通宵工作,危害不止睡眠  通宵工作打乱了工作者的正常生物钟,是睡眠剥夺的常见原因之一。  短期通宵工作后,人在次日会感觉瞌睡,乏力,学习、工作效率下降,力不从心,情绪不佳,有时甚至可出现轻度的抑郁情绪。长期通宵工作的健康危害更严重,造成如睡眠质量不佳、情绪调节能力受阻、社交意愿下降、人际关系紧张、记忆力下降等异常表现。还有研究表明,长期熬夜、睡眠剥夺可显著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心肌梗死、脑卒中、抑
郁琦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学系副主任、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组长、内分泌学组委员,亚太绝经联盟主席。擅长绝经、不育、月经相关疾病和性发育异常等的诊治。  更年期是每位女性都需要经历的特殊时期。当出现不适症状时,女性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为健康晚年打下坚实基础。  从字面上来讲,更年期的“更”是变化
医生手记  朱女士因反复流产到医院检查,医生让朱女士丈夫也做一番检查。检查发现,虽然朱女士的丈夫精液检查结果正常,但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其存在“染色体易位”。医生说,这可能是导致朱女士反复流产的原因。  董先生被诊断为“少精症”。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其Y染色体C区缺失。  叶先生因不育就诊,经检查确诊为无精子症,“X染色体增多”(核型为47,XXY)。  男性染色体异常可致配偶不良妊娠结局,包括自然
宋瑜  中学生小林为准备期末考试,天天坐着温习功课。一天,她突然发现自己的臀部长出一颗带白色脓头的“痘痘”。本以为挤掉脓头就没事了,没想到“痘痘”越肿越大,痛得她晚上只能趴着睡觉,还发起了烧。医生告诉她,这根本不是 “痘痘”,而是“火疖子”。  夏天来临,不少人被“上火”的问题困扰,下巴、脸颊、额头,甚至是胸前、背后、臀部开始往外冒“痘痘”。家中老人说这是上火引起的“火疖子”,而同事、朋友们却说这
控烟:要从青少年做起  2019年11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控烟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实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的目标,必须切实做好青少年控烟工作。烟草烟雾对青少年健康危害很大。青少年吸烟会对身体多个系统特别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严重危害。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对大脑有毒害,会造成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等。尼古丁具有较强的成瘾性。开始吸烟的年
中国科普:应时而生,应运而兴  我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经历了旧中国时期。由于那时年龄尚小,对医药卫生知之甚少,依稀记得街头张贴着“一只正在飞的大苍蝇‘丢’下了许多炸弹”的宣传画,上面还印有“虎烈拉”(霍乱“Cholera”的音译)等字。现在回想起来,结合当时危害民众健康的主要是急性、烈性传染病的背景,这大概是在宣传“霍乱与苍蝇所携带的细菌有关”的内容吧。到了20世纪40年代前后,部分医学界前
哪个季节做“试管婴儿”更合适  我今年35岁,想要个孩子,却一直未能如愿。经综合检查和评估,医生建议我尽早做“试管婴儿”。我听说天气太热或太冷,都可能会影响怀孕成功率。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浙江 孟女士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辅助生殖医学科主任医师李昆明:经常有患者纠结:现在太热了,我过段时间再来做“试管婴儿”吧。等到天凉了,又开始纠结:现在太冷了,我等暖和一点再考虑吧。结果,往往一年就过去
“天黄黄、地黄黄,我家有个夜哭郎”的民间谚语,说明夜哭患儿较多见。夜哭又称“夜啼”,指小儿入夜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但白天能安静入睡的一种病症。患儿多为新生儿及6个月内的小婴儿,个别患儿可至1岁以上。  宝宝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婴幼儿时期是宝宝大脑和其他器官发育最快的阶段,高质量睡眠对生长发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宝宝夜哭常常让父母心急如焚、不知所措。其实,啼哭是
生活实例1  节育环“卡”了  自从绝经后,张女士就想把放在体内三十几年的节育环取出,但因为怕痛,一直不敢去医院取环。最近,在女儿的鼓励下,59岁的张女士终于下定决心去医院取环。不料,医生检查后告诉她:节育环卡住了!结果,她辗转两家医院、历经三次手术,节育环才被完全取出。  生活实例2  节育环“跑”了  王女士今年32岁,想生育二胎,于是到附近社区医院取环。手术前医生为王女士做了B超,却没找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