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怎样测量地球?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大地是球形的,根据是:
  第一,站在大海中的船上向四面望,会看到天水相接的边缘是圆形的。无论从哪个方向驶来的船,总是先看见桅杆的尖顶,再看到船帆,最后才看到船身;而离去的船,则总是船身最先隐去,而后船帆和桅尖相继消失,就像从一个圆坡上缓缓地滑下去了。
  第二,在空旷的平原或沙漠上旅行的人,无论朝哪个方向走,总会发现身后的星星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而新的星星不断地从前方的地平线上升起。
  第三,月食的时候,出现在月亮上的阴影总是圆弧形的。这直接证实了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一个圆球。
  所以,航海家、旅行家和天文学家,从不同的角度都一致认为,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很大的球上,并且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地球。
  这个球的半径是多少呢?测量地球,在古代真是个大难题,不过人们终于找到了两个极为巧妙的办法。在这里,我们先介绍其中的一个。
  夜幕降临,一只小船从岸边径直向大海划去。船上有一个人,船尾拖着一个浮球,浮球上装着一盏灯。
  海面平静无风,小船平稳地行驶着,这盏灯在黑沉沉的海面上,就像一颗缓缓移动的星星。
  海岸边的礁石上站着一个人,他的身旁立着一根木杆,那上面也挂着一盏灯。
  岸上的人两眼紧紧地盯着逐渐远去的灯,直到灯光消失在海平面上为止,他认真地记录下船出发的时间和灯光消失的时间。
  这时候,船上的人也将同样看不到岸边挂在木杆上的灯光,于是他掉转船头,重新向岸边划去。
  这是两位古希腊人在测量地球的半径。根据事先已经测定的船的速度,乘以船离岸到灯光从视线中消失所需的时间,可以计算出这段距离。再根据礁石和人的高度,就算出了地球的半径。
  应用的方法是毕达哥拉斯关于直角三角形的定理(又叫勾股定理)。
  设:海面浮灯从视线中消失时船划过的距离为S,岸上人的眼睛到海平面的距离为h,地球的半径为γ。
  例如:礁石高3米,人身高1.8米(扣除人的眼睛到头顶的距离0.1米,为1.7米),得h=4.7米,测得S=8公里,所以γ=8000的平方÷(2×4.7)=6800000米=6800公里。
  这个方法虽然比较巧,但是不太准确。因为船的速度不可能一定不变,航线不可能笔直,当时又缺乏精确的计时器,加上灯光在视野中消失前会有一段若明若暗的模糊区等,都会使结果发生误差。
  下面请你思考三个问题:
  1.为什么古希腊人不在陆地上用这种办法测量地球半径?
  2.如果是你进行这项测量,打算用什么办法减少误差?
  3.已知地球半径为6371公里,站在海轮的甲板上,眼睛到海面的垂直距离为5米,问视野最远能看到多远的海面?如果爬上离海面25米高的桅杆,又能看到多远?
其他文献
父亲走后,母亲一个人孤守在村子东头那座老房子里,那座房子是她和父亲亲手建的,时间有些久远。偌大的屋子,现今,只有母亲一个人住着,显得形单影只。我们都不放心,劝她和我们一起住,但是,任凭他人如何劝说,母亲总是不离不弃。母亲说,这是她的村庄,她在这个村庄生活了快50年了,怎么可能说走就走,说离开就离开呢?至少目前,她还没有做好离开村庄的准备。  母亲来到这个村庄的时候,刚满20岁。当时的母亲对这个村庄
清人刘熙载说到文学创作时说:“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  这里的“意”,指的是作品的主题、立意,这是贯穿全篇的中心。“笔”,指写作过程,即用艺术形象来表现“意”的过程。作家不可能无目的地进行创作,他们总是要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深切感受和理解的东西,通过某个问题,表达某种见解和某种态度。因此,主题、立意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和左右着作品的构思和创作过程。  创作是一个过程。无论塑造人物
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时代。调查显示,如今一个小学生一天的阅读量已经超过15世纪一个成年人一年的阅读量。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能如此方便地阅读和分享那么多信息,多到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我们无所不知,无所不会。可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美国著名的科技作家尼古拉斯·卡尔在其著作《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中,明确回答了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们尽情享受互联
1.人生就像一条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道,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的小路,能感受跋山涉水的艰难。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  请以“我毕竟走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2016年重庆A卷)  2.请以“让我想一想”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
高楼因旧制,雄峙大江边。  山水曾无恙,登临信有緣。  暮云其白也,诗思一飘然。  樽酒畅怀抱,古风犹可传。
没有任何一种召唤比你更有意义,  能穿透黑夜抵达黎明,  带着星火,  燃亮东方;  也没有任何一种生命能赋予所有希望,  能凝聚所有的力量,释放于未然。  你从镰刀与铁锤中走来,  从1921年走来,  像一束庞大的火把,  走过多少年就闪亮多少年。  谁也无法否认你是人世不灭的灯盏和母亲,  我们依偎着你,  淋漓尽致实现着人生的价值。  你是和平与发展的使者,  是幸福與光明的化身;  你是
浏览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其中对文言文阅读题的考查,呈现出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局面,更好地检测考生文言文阅读的迁移延伸能力和拓展探究能力。下面结合今年各地中考文言文阅读题作一些解析。  一、概括成语  例1.(2014·山东菏泽)阅读《周处》第8题:请用一个七字成语形容周处改过自新的可贵。  【简析】本题考查考生成语的概括能力。做好本题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文章,总结文章的主旨,围绕主旨选择平
月 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是盛唐时期一位不太知名的诗人,喜写景咏物之作,擅长绝句,他的诗语言清丽,想象微妙,婉而多致,在当时独具一格。  春天是生命的象征,它总是充满了缤纷的色彩、喧闹的声响、生命的活力。如果以“春来了”为题,人们总是选择在艳阳之下呈现出活力的事物来加以表现,而诗人却撇开花开鸟鸣、冰消雪融等一切习见的春的标志,
鷓鸪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咏物诗词一般以咏物抒情为主,绝少议论。李清照的这首咏桂词一反传统,以议论入词,又托物抒怀。咏物既不乏形象,议论也能充满诗意,堪称别开生面。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短短十四字却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上句重在赋“色”
征服者  姚 风  攀登珠穆朗玛峰的  半路死了好几个  幸存的,登上了峰顶  他们面对镜头,挥舞着旗帜  让全世界都看到  他们征服了世界第一峰  只有被镜头省略的夏尔巴人  默默地站在角落里  他们是脚夫,算不上征服者  只要付给两千美金  他们可以帮助任何征服者  征服珠穆朗玛峰  好诗都是有特色的诗。有的诗构思巧妙,让人再三回味;有的诗有警句,让人击节赞叹。而这首《征服者》,则是以思想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