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挑战及铸牢路径研究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ong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九大会议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论断被首次写入工作报告之中,为建设我国民族团结工作做出全新体现的同时赋予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使命。近年来,中华民族文化与中国开放特征不断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在我国的社会实践发展中得到了发扬。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对“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挑战及铸牢路径”做出简要阐述。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挑战、铸牢路径;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明确提出我国需要深化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华夏儿女,应当牢记党的恩德,坚持跟党走的步伐,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深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践中聚焦工作目标,以统一思想、凝聚团结力量为中心,引导群众和干部增强对伟大的祖国、中华民族、中国文化认同,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进,共创民族辉煌。2021年7月1日将迎来我国建党100周年的重要日子,作为华夏儿女,深谙中华民族走向成功来之不易,更要感恩党、跟党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尽一份力。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逐渐走向世界的核心,并伴随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当今时代的下的世界已成为“地球村”。在国家交流日益频繁的背后也伴随着激烈的竞争,我国在进行频繁的外交过程中应该不断完善自身,整合国家资源,实现更优质的发展。纵观古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存、共同生长、共同发展的国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下,我国民族应该积极协调“多元化民族”和“一个国家”的关系,为实现中国梦的目标而共同努力。随着机遇与挑战的来临,国民应该正确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需要面临的挑战,对此笔者主要从内部挑战和外部挑战进行分析。
  (一)内部挑战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事业不断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从区域性而言出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由地区经济报刊所反映的信息和人民的收入水平而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若无法平衡我国民族发展水平,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经济方面会使国民出现心里不平衡的现象,不仅不利于发展地区经济、更不利于民族团结,为铸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设了障碍。
  2.民族传统文化受冲击
  在思想意识方面,部分人仍受到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冲击着中华民族团结共同体意识的建设。在我国历经社会转型阶段,传统的、落后的思想将受到多方文化思想意识的冲击,所以部分虚无主义者不顾我国发展,肆意歪曲历史,试图否认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这是需要国民大力制止的。
  3. 惠民政策落实不彻底
  近年来我国为了扶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不断出台优惠政策以支持地区经济发展,但是部分人却“钻空子”,以此来谋求利益,从而产生了反向歧视的情况,这种情况忽视了我国“多元化民族”与“一个国家整体”共同发展的关系,不利于铸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开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根据历史依据以平衡民族发展为目标制定了许多相关民族政策,但是部分人歪曲了相关政策条例,针对此现象应该重点关注,纠正其错误思想,实现民族的统一发展。
  (二)西方敌对势力强干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与西方国家联系越发紧密,其中西方国家通过新媒体科技技术对我国国民输入西方国家的文化、经济、政治方面的理念,这些西方国家的文化输入冲击着我东方大国的传统文明,不少人经过“熏陶”摒弃了我国数千年来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转而莫名崇拜西方国家的文化理念。据悉,美国、加拿大曾经以提升本国的民族凝聚力效仿了西方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政治理念与西方文化理念有所不同,所以中华儿女不能一味照搬,这对于铸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无益的,甚至会打击到铸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路径
  (一)高举思想旗帜立根
  思想旗帜是指导我国前进的方向,是我国发展重要的后盾力量。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对铸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意义。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各民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坚决贯彻党的指导方针,将学习和宣传工作不断深化,坚持深化“四个意识”,不断学习与宣传内化为马克思主义立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转化为忠诚、拥戴和维护为核心的情感,各级党组织成员、党组织干部和群众的内心始终如一,实现团结共进新发展。在不断传承和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道路上,对国家领导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进行工作落实,将科学理论转化为科学决策,加强理论研究,坚持以我国主流思想引导群众发展,用教育引导群众、团结凝聚人心,推动和实现中国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二)壮大爱国情怀铸魂
  “愛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我国在历经数千年来的发展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坚定我国国民前进和发展的主旋律,是推动我国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中坚力量。2021年7月1日将迎来我国建党100周年的重要日子,应该以此壮大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爱国情怀,积极向群众阐述爱国主义精神,以此引领国民的价值追求。壮大爱国情怀应该从小抓起,对区域性的教育开展爱国情怀教育活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进课堂、走进教材。强化教育引导,完善制度保障,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三)坚定认同民族文化
  近年来我国注重发展民族文化,积极开展认同民族文化工作,各个区域积极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坚定民族文化立场、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在“树立”、“推进”、“教育”等方面下功夫,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各民族群众的核心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以中华文化为根本,推动地区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对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创新公共文化的服务方式,大力宣传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教育覆盖面更加广泛,促进全民文化认同。加强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弘扬文明工作,加大科学知识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崇尚科学、反对愚昧,形成全面尊重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四)系牢民族团结纽带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各民族始终团结统一、守望相助,共同建造祖国的美好家园。对于系劳民族团结纽带应当注重建立走进基层、走进校园的宣讲机制,始终围绕贯彻党的指导方针和创新理论开展政策教育,不断激发各个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民族团结是实现我国共同发展的重要前提,应该注重开展“各个民族一家亲”的活动,组织人民群众相互联系、互相交流沟通,密切了党群干部、人民群众的联系的同时也增进了民族之间的感情。与此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建设,开展“学四史、爱祖国、爱家乡”的学习活动,正本清源,以真实的历史达到教育的目的,增强了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五)铭记党的恩情聚力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也未能避免出现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情况,所以应该积极铭记党的恩情,坚持做好扶贫攻坚工作,凝聚党的正确思想共识,汇聚民族团结力量,激发出共同发展的动力,引导各个民族干部和群众实现感党恩、跟党走的自觉性。深入贯彻国家领导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决策,宣传并落实扶贫攻坚工作的具体措施,将党的好政策输送至民族群众的内心,使民族群众发自内心地感恩党。并且通过互联网科技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大力宣传扶贫工作开展为群众带来的红利,为人民群众梳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
  (六)加速发展国民经济
  大力发展和加速发展国民经济有助于培育铸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明确指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做到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全面发展才能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对民族地区发布了口头支援和精准扶贫工作政策加速了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发展,当地人民生活水平进行有效改善。通过西部大开发的工作策略,增强了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人员扭动,深化了民族群众的联系,促进了以优带劣,以东带西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在党的19大会议召开时,中央领导在此对精准发力、因地制宜做出强调,确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如期开展,使我国各民族的发展成果达到共享,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共同建设,也为铸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良好经济基础。
  (七)完善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增强了民族的团结凝聚力,有助于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通过区域内设立自治机关,实现民族人民内部自行管理权力,行使了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同时也吸引了一部分明辨是非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团队,为社會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我国民族的统一发展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共同努力。
  总结:感党恩,跟党走,铸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一个人单独的行动,而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坚持中华民族是一家,凝聚全体华夏儿女的力量实现共同发展与进步。汉族与少数民族如同鱼儿与水的关系,五十六个民族同心同一、携手共进、共同开拓、共同进步才能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尉迟天琪.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N]. 宁夏日报,2021-06-01(003).
  [2]云南省民族宗教委.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落地、见行见效[N]. 中国民族报,2021-05-25(002).
  [3]郝时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 贵州民族报,2021-05-20(A01).
  [4]次旦扎西,周国起.论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存在挑战及实践路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03):50-55.
  [5]李曦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济视角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21(03):27-34.
  [6]强俄巴·次央. 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N]. 西藏日报(汉),2021-03-29(008).
  [7]吐尔逊那衣·卡德.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坚决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N]. 巴音郭楞日报(汉),2019-09-18(00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发生转变,社会快速发展,失业率却逐年上升,我国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失业人员的大量增加,对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对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相关对策,望对就业困难人员有所帮助,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就业困难;人才;就业情况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企业的很多工作内容和工作模式发生转变、生产线上使用机械化生产、大学生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几个方面的描述来对离心水泵常见的故障进行阐述,同时对离心水泵的维修方法和改善措施进行了详细描述,以此来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技术维护和维修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离心水泵;常见故障;维修方法  引言  离心水泵广泛用于钢铁、煤炭、电力等各类企业中,主要用于传送水、油等各种液体介质。在离心水泵的性能参数中,效率指标和气蚀余量两个性能参数能够代表离心水泵的技术水平和运行状态,其中效率指标
期刊
不久前,有科学家声称,他们找到了保存有血管、蛋白质和D N A的恐龙骨骼化石。这是真的吗?还有,为什么科学家现在几乎不再提,用蚊子吸取的恐龙血来复活恐龙的方法了?DNA能保存上千万年吗?  《侏罗纪公园》第一部里的科学家介绍他们是这样获取恐龙DNA的:他们寻找到保存在琥珀中的蚊子,而这蚊子生前的最后一餐就是恐龙血。科学家再把这蚊子肚子里的恐龙血提取出来,他们就获得了较为完整的恐龙DNA了。  有的
期刊
你有没有遇过这样的事,去血站献血,明明身体健康、饮食规律的人,却在看到一包包血液时“咚”地一声就晕了过去?更有甚者,看到别人或自己不小心受伤后血流不止的伤口时,明明应该赶快止血,却身不由己地晕厥过去。这就是医生们所说的“晕血症”。  晕血症又叫血液恐怖症,它在人群间的发病比例并不低,大概有15%的人在看到血液时会晕倒。人类之所以会对血液有这样天然的恐惧,与进化不无关系。如果你在野外突然看到斑斑血迹
期刊
摘要:健康且高效的职工,属于企业宝贵的财富,现如今,社会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基于双重压力,也就是生活以及工作,一些员工发生了心理障碍。介绍了EAP(员工帮助计划)的概况,探讨了EAP具体的运用(包含强化宣传推广、注重心理健康培训、培养EAP咨询师以及适时进行心理咨询),最后展望了员工帮助计划的发展,引导企业引进EAP,提高职工健康水平,减少人资费用,确保工作质量,强化盈利能力,为企业创造可观的效益。
期刊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祖父母往往扮演着令人尊敬、慈祥的角色,许多人和祖父母的关系甚至比和父母的更亲密。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这种“隔代亲”的行为模式是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放眼整个大自然,难道真的没有一种动物和我们一样认识自己的祖父母吗?  “对于大多数动物而言,确实是这样的。”芬兰图尔库大学的生物学家拉登佩拉说。因为受限于寿命,一般来说动物宝宝出生时,它们的祖父母都已经死亡,即使没有死亡,大多数物种的大
期刊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还记得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吗?文学史家一般都认为,木兰可能是古代的鲜卑族女子。这个观点最近得到考古学上的佐证:古代鲜卑族妇女确实有参军打战的传统。  考古学家研究了蒙古国境内29座古代墓葬中的遗骸。这些墓葬属于三个游牧民族:大约2200年前开始占领该地区的匈奴人,大约1850年前接管该地区的鲜卑人,以及大约1470年前取代鲜卑人的突厥人。  他
期刊
如何得知動植物的年龄?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鱼是什么吗?如果你回答是蓝鲸,那你就错了。因为蓝鲸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世界上最大的鱼其实是鲸鲨——鲸鲨身体庞大,身长最长可达20米,体重最重可达12.5吨。但一直以来,人们疑惑于这种巨大鱼类的年龄。据估计,鲸鲨的寿命可达到70~100年。但是当面对一条壮年鲸鲨时,要知道它是30岁还是50岁,还真是一个难题。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这个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期刊
摘要:现阶段,我国中大城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城市交通拥挤,为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地铁轨道交通应运而生,它能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地铁交通具有客流大、快捷方便、人流密度高等诸多优点,是当今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行,合理的调度操作十分重要,针对地铁行车计划安排中存在的人为因素风险,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失误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地
期刊
我们对病毒再熟悉不过了,它们时不时会使我们患上各种疾病。像常见的感冒,大多数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如今,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令人恐慌。这是一种人类之前从未见过的病毒,其超强的传染性打了世界各国一个措手不及,这也情有可原,因为任何一个新型病毒都要经历一个被发现、被了解的過程。  那么,第一个病毒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早在好几千年前,美洲印第安人发现了烟草并开始种植,他们用烟草来防治虫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