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建设与提升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er9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期,各种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长期以来,由于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传统管理模式存在弊端,因此,在这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的当下,将电子政务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一个平台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和机遇。
  【关键词】电子政务;公共危机管理;平台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转型期,各类矛盾和问题不断被引发,不同程度的公共危机亦相随而来,暴露出现有危机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公共危机管理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其基本职能。政府只有将危机状态下的社会有序管理起来,并将其所带来的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才会获得公众的信任。
  一、危机与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美国著名学者罗森塔尔认为“危机”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国内学者薛澜等人认为“危机”通常是在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迅速决策等不利情景的汇聚。关于公共危机的定义也有很多,我认为,所谓公共危机,就是由于发生某一突发性事件,对社会公共秩序形成巨大冲击,对公众的生命、财产等构成巨大威胁,危及公共安全,要求政府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加以应对的危险状态或事件。公共危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突发性、不确定性、危害性、社会性、决策的非程序化、信息的不充分性等。危机是一种危害,也是一种“机遇”。科学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和管理理念是现代政府治理模式的主要改革内容,是组织变革与创新的一个基点,也是体现现代政府责任的重要机制。所谓公共危机管理应该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的动态过程,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通过各种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以达到减轻损失,甚至将危险转化为机遇,维护公共安全,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管理活动。
  二、电子政务概述及其发展现状
  我国学术界对电子政务定义的主流观点是通过其主要流程来完成的,即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不能简单的等同于办公自动化、政府上网、电子政府等。电子政务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以实现政府管理与服务的高效载体,从而建设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比较可概括成表1。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电子政务具有很多优势,比如更具开放性、亲民性;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减少了管理的层次、环节和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网状型的沟通和管理方式拉近了公民与政府的联系,使政府真正成为以顾客为导向的公共服务组织。电子政务提供了一种更直接的双向沟通平台,有助于实现政府组织、职能和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让政府的信息实现低成本共享,从而更好地作出科学决策。
  美国是率先提出电子政务的国家,在短短几年里,迅速发展为一种全球性浪潮。“电子政务”这一概念在中国开始普遍使用始于2001年。受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以及行政改革的挑战,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信息化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但是,由于受到各种阻力,其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各地区、部门的发展极不平衡,电子政务的利用效率不够高。可以说电子政务离它的效用最大化还有很大距离。
  三、以电子政务为平台构建新型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
  要克服传统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的弊端,发挥电子政务的最大效用,以电子政务为基础,搭建公共危机管理的新型平台是一次很好的尝试。简言之,围绕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核心问题,搭建以电子政务为基础的四个平台:数据收集交换平台、信息发布交流平台、决策制定传达平台和危机普及教育平台(参见图1)。
  1.建设数据收集交换平台。在危机管理中,数据及时、全面地收集以及对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对于危机的预警、应对、善后都是非常关键的。
  ①数据收集。为了应对危机,需要建立一个跨地区、跨部门的数据收集处理系统。高效的信息收集能敏锐地捕捉到危机的到来,从而有可能在危机爆发前将其化解。为此,要从横向、纵向和外部等方面建立一个电子危机数据库,重新构建我国政府部门现有的办公网络和门户网站,为电子信息通畅、及时收集打下基础,以全面地收集与危机相关的数据资料。另外,还可以通过政府电子信箱系统进行
  数据收集。
  ②信息标准化处理。由于信息获取渠道、载体、格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繁冗庞杂,因此对信息的标准化处理是很有必要的。要想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有效资源就必须进行标准化处理,统一为计算机可计算统计且易于人工识别的电子格式,才可保证对其后续分析的可行性。 标准化之后的信息就要面临一个筛选、挖掘、分析的过程,将支持公共危机治理的信息挖掘出来,并对其进行更加深层次的分析、总结,从而产生正确的决策,积累丰富的危机管理经验,并不断在每一次的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进行应用和更新。
  2.建设信息发布交流平台。在危机管理中,政府需要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健全信息公开制度。电子政务恰恰可以提供这一及时、公开、透明地披露信息的平台。首先,政府可以通过网站以网上预警或网上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对外发布公告危机管理的的相关信息。这种方式,一方面节省了时间,增加了在处理公共危机时的主动性,为快速做出决策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减少了公众获取信息的成本,节省了资源。
  其次,电子政务还可以发挥政府与公众随时随地的交流和反馈的作用。这样,也增加了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众的信任度,避免了不必要的恐慌,消除了政府与公众间的猜疑,维护了社会稳定。
  3.建设决策制定传达平台。西方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危机管理是管理的一种,其核心也应是危机决策。   传统的管理方式由于各部门协同运作不畅、各自为政,致使在时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最高决策者无法及时有效的做出决策,错过了化解危机的最佳时机。电子政务这一平台一方面可以集思广益,把专家、群众的知识、经验融为一体,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扬民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以利于决策的落实和执行,从而大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当决策制定出来,又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及时迅速地传达到相关执行部门,减少决策传递的延误,提高实施决策的效率。
  4.建设危机普及教育平台。当前我国民众的危机意识普遍比较淡薄,而由于危机发生的不确定性、处理时间要求的紧迫性等特点,要求各级政府及整个社会必须提高危机管理意识,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危机管理的教育和培训,以避免一些非典型性危机突发时,政府应对不利和民众的恐慌。因此,依托政府的门户网站,建立危机普及教育平台迫在眉睫。具体而言,第一是依托该平台发布相关法律法规,统一规定政府在处理紧急状态中的职权和职责,确定依法应对紧急状态的法制原则,实现危机管理的法律化。第二是依靠该平台进行危机普及教育。通过该平台发布应对危机的基本常识和相关专业知识,指导民众如何未雨绸缪,在危机来临时如何自救和他救。该平台还可以开展危机应对情景训练,培养危机管理专业人员,使之在危机来到时,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应对,引导群众。危机普及教育平台是危机管理中的辅助平台,但它与其他三个平台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政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通过长期努力建立和完善该平台。
  四、二者有机结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电子政务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良好对接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然受到重重阻力,该平台的高效建立除了需要前面提到的各种配套条件外,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重新定位管理理念,增强创新能力。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是建设电子政务危机管理平台的首要前提,理念的定位是否准确远比平台建设重要。要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真正认识电子政务的优越性,不断进行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发挥其最大效用,将二者有机集合。
  2.设置专门危机管理机构,完善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电子政务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相应政府组织机构和实体职能部门的支持。因此,要重新整合各部门,打破部门间的沟通障碍,重新划分政府职能,按照效率原则进行精简,并建立一个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负责日常事务以及危机爆发后的应对指挥工作。完善的法律体系是迅速有效应对危机的重要保证。我国政府应尽快出台一部全国统一的、居于核心权威地位的《紧急状态法》,通过立法手段确立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应对危机的法治原则。
  3.预防和处理电子政务自身的危机问题。电子政务危机管理平台的建设要结合自身缺陷,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如网络安全问题、保密性差等问题,从而规避风险,减少损失,保障其发挥正的效用。同时,我们也要对电子政务建设本身制定专项应急预案,预发和应对电子政务本身的问题。
  4.解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数字鸿沟”问题。由于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的不均衡发展而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出现的“数字鸿沟”极大地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发展。因此,政府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从软硬两个方面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尤其是落后地区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消除地区间的鸿沟和壁垒,全面提高公共危机的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Rosenthal Uriel,Charles Michael T.,ed.Coping with Crises: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Riots and Terrorism.Springfield:Charles C.Thomas Publisher Ltd,1989,10.
  [2]胡税根,余潇枫等.公共危机管理通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6.
  [3]孙宇.电子政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
  [4]何骁威,汪涛.电子政务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政务,2007(Z1).
  [5]吴义敏.电子政务建设与提升公共危机管理能力[J].新疆社科论坛,2009(5).等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体生理机能的昼夜变化分析十分重要,其能够使得人体的生理机能得到全面性的提升,为了能够使得整体的温度调控更加合理,需要结合其整体生理机能的变化情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地外智慧生命存在吗?这个问题得倚赖一个重要的事实:我们的宇宙允许复杂性(例如人类)出现.很显然,人类的生物学细节以及人类的出现取决于地球及其演化过程的某些特征.但是,有
In this section, we introduce some outstanding research achievements made by CAS scientists in 2010, as listed in the Chinese version of Science Development Rep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给中职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职学校教育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多媒体教学设备不断加强。本文就中职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数学教学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中职;多媒体课件;数学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把握好45分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必须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的激励因素。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