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生活是游戏性的生活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d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儿童时期,游戏是儿童生活的最关键的形式。游戏是儿童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儿童生活最普遍的表现形式,它是儿童内在本质的自发性外在表现,儿童通过游戏构建他们自己的文化。游戏是儿童一切生活的表现方式,儿童通过游戏表现自己,并在游戏中发展自己。
  【关键词】儿童 生活 游戏性
  
  一、本文所探讨的儿童生活
  儿童生活,是指儿童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自发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在这里之所以强调“自发”,是因为儿童所特有的柔弱性决定了儿童的生存往往要依赖于成人,而这种依赖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儿童往往会被迫从事一些成人认为是对儿童的发展有利的但事实上并非对儿童发展有利的活动。这些活动虽然是儿童生长过程中的一部分,但并不包括于本文所探讨的儿童生活之中。本文所探讨的儿童生活专指儿童自发性的活动,儿童生活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内部渴望所引发的活动的集合。儿童的内部有着一种未知的强大的力量迫使儿童与周围环境发生关系,并吸引幼儿去追求完美。这种追求完美的过程就是儿童的成长过程,也就是儿童的生活过程。
  二、儿童的生活是游戏的生活
  游戏是儿童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儿童生活最普遍的表现形式,它是儿童内在本质的自发性外在表现。儿童是天生来自童话的精灵,他们把周围的环境变成童话的情境,他们在这个情境中游戏并且快乐的成长,儿童通过游戏构建他们自己的文化。
  如果说儿童的生活是一个游戏的话,那么儿童的文化就是指游戏的规则。儿童的文化就像是儿童赖以生存的氧气一样,进入儿童文化是儿童享受其生活的必经之路。“没有孩子能够感情不受伤害地呆在儿童文化之外”。儿童通过游戏学习规则,学习与人交往,儿童将他们生活中的一切都创造成为游戏的情境。
  儿童的规则生活是游戏性的。规则是游戏进行的重要条件,儿童必须学会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才能够继续,游戏是儿童学习规则的最好方法。儿童在游戏的情境中能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纪律性。心理学研究表明,游戏能够增加儿童注意的稳定性,在非游戏情境下只能集中注意五分钟的,儿童在游戏中能集中注意长达八分钟甚至更长。儿童在游戏中构建规则并努力去遵守,这就是儿童的规则生活。儿童的规则生活必须要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离开了游戏情境的规则就不是儿童自发产生的规则,而是成人定义给儿童的规则了。
  儿童的语言生活是游戏性的。儿童要进入儿童文化必须通过与其他儿童的交流来习得儿童文化,这就从内部激励着儿童去学习语言,可以说儿童是为了游戏而去学习语言,同时又在游戏中学习语言,并通过语言丰富游戏。儿童喜欢玩文字游戏。在《本能的缪斯》中有这样的例子:“早餐时进行了遗产能够关于上學‘早’和‘迟’的问题的讨论,詹姆斯对他母亲抱怨关于‘大惊小怪的人们制订出关于早起等等东西。’丹尼斯(6岁1个月)用他特有的慢调子,不过思潮敏锐地说:‘早和迟都不是东西,他们不像桌子、椅子和杯子一类——你能摸到的东西!’”。儿童通过对文字的故意曲解来进行文字游戏,并且在这样的文字游戏中会更加加深儿童对文字的理解,也就是促进儿童对文字的学习。
  儿童的艺术生活是游戏性的。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会自发地哼唱出属于自己的旋律,会自发地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舞蹈,也会自发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绘画作品。儿童的生活中充满着他们自己独创艺术,而这些艺术的创作毋庸置疑是出现于儿童的游戏情境中的。游戏的情境给儿童带来轻松愉快的氛围,在这个童话般的气氛中,儿童往往会超脱尘世的喧嚣,将自己与生俱来的艺术灵性完全释放。因此,儿童的艺术生活是以游戏为环境的,儿童游戏性的生活是儿童艺术灵性的根源,儿童的艺术创造充满了游戏般的轻松与欢乐。
  总之,游戏是儿童一切生活的表现方式,儿童通过游戏表现自己,并在游戏中发展自己。教育所要做的就是为儿童创设一个符合游戏的环境,使得儿童能够自由地构建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
  
  【参考文献】
  [1] 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王毅,孙小鸿,李明生 译. 本能的缪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3).
  [2]加雷斯·皮·马修斯 陈国荣 著. 哲学与幼童[M].北京:文化生活译丛,1989.
其他文献
依托FD216测氡仪,基于闪烁室法对6所大连市高校和科研院所环境中的放射性氡进行了取样测定,并将测量结果与环境中放射性氡的标准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本研究选取的采样环境中
从某地区的村镇中小学校舍调研结果出发,分析影响砌体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及耐久性对抗震承载能力的影响,指出了耐久性设计与检测对村镇中小学砌体结构校舍安全性的重要作用
摘 要:浙江省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以生为本”,市课改实施意见中第一个措施便提出加强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再加上职业生涯变数的增加与中职生积极寻求发展的现实状况,我们需要围绕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进行突破。“自主建构式成长树”课程体系设计正是这样一种尝试。整个课程体系成为一个像树一样的完整地供学生自我成长的系统,学生基于个性选择形成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一年多的努力,关于课程体系的顶层
沙角A电厂由于#1机发电机轴颈磨损严重,对轴颈进行了车削。机组投运后存在发电机转子临界转速时瓦振报警、额定转速下轴振报警的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针对性的消振措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