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槁种子发育过程的形态和生理特性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ke594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米槁种子发育过程的形态和生理变化规律,采用测量观察和生理试验的方法,对米槁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米槁种子发育过程中,种子含水量持续下降;可溶性糖、淀粉和脂肪的质量分数在发育初期增长缓慢,在发育期显著上升,种子发育成熟时增加速度减缓,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在整个发育期显著增加,到9月份开始减缓;受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的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逐渐升高;油菜素甾醇(BR)和水杨酸(SA)质量分数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茉莉酸(JA)和乙烯(ETH)等6种激素质量分数则整体呈现出显著增加趋势.种子发育与种子质量、贮藏物质质量分数、抗氧化酶活性、内源激素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含水量、SA质量分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其他文献
以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开花的金佛山方竹竹林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方竹的开花特性,并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探究金佛山方竹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金佛山方竹属于有叶开花类型,其花芽分化的时间为8月份,次年2—3月份进入开花期,小花雌雄同花,有稃片2枚(内稃和外稃),浆片3枚,雄蕊3枚,雌蕊1枚,柱头为短花柱.金佛山方竹每个花药有4个花粉囊,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小孢子,其排列方式为左右对称,胞质分裂为连续型,最终产生2细胞或3细胞型成熟花粉粒;金佛山方竹的花药壁绒毡层为腺质型,发育方式为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当代装置艺术中逐渐融入纸质材料.自古以来纸质材料作为一种物质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大众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影子,在时代的赋予下,纸质材料演变成一种重要物质材料进入艺术领域,艺术家争先恐后地将这一完美媒介灵活地运用于装置艺术创作中,使得装置艺术的表现形式得以丰富.文章通过对2位艺术家作品的分析研究,得出纸质材料在我国当代装置艺术中的运用范围及独特审美效果.
期刊
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由于社会观念的更新以及科技创新不断发展,人们一方面享受着产业化给予社会带来的物质生活的满足感;另一方面也逐渐认识到技术应用对环境强制性侵入所带来物质化追求的弊端和恶果,深刻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程度和理解深度.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基于对环境危机意识的不断加深,人们开始理性思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生方式,探讨人与社会、环境之间建立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之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