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建议与群众路线及利益表达

来源 :检察风云—创新社会管理理论专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5013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建议征集制度在当前社会矛盾凸显期重获重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从国家视角看,人民建议征集制度是群众路线的制度化回归,有利于执政党与社会建立有机联系,避免政治信任的流失;从社会视角看,人民建议征集制度是利益表达和公众参与的制度保障,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和社会管理创新.人民建议征集制度作为公众参与的组成部分,宏观上应完善相关制度配套,微观上应在概念表达、适用范围和方式等方面避免可能的局限.
其他文献
自从我国民事诉讼法确立再审制度以来,不断对再审制度进行改革,试图解决人民群众的“申诉难”、“再审难”问题.而二审终审制度和再审制度是一对相对对立的法律制度,造成法院
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社会组织成为了社会管理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于如何发展社会组织的话题,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书记崔明华同志指出,要在充分理解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都是按照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通过团结和带领人民共同奋斗取得的.注重听取人民意见建议,源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源于马克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中国现阶段的重要政治议题,人民建议征集制度,就是对此的尝试.人民建议征集制度有三点值得关注,即它内嵌于信访制度之中、征集的是建议、强调政府主
通过研究发现,司法公信力的高低与群众上访的规模应成反比:即上访的人(次)数越多,司法公信力越低.我国特有的群众上访现象,已经早早地为过低的司法公信力拉响了警报.群众持续
国有企业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是新形势下建立健全预防腐败长效机制的有益探索,对于增强国有企业自身反腐倡廉工作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不断强化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当前,上海浦东作为改革的前沿阵地正面临着二次创业的挑战,承载着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使命.检察机关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营造
通过系统地梳理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法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对策,即:填补立法空白领域,完善公共危机法制体系;调整法律结构,界定法律适用范
检察机关应当对非刑罚处罚措施的刑事适用进行理性创新,探索能够有效且深度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规范路径.在建构独立经济犯罪非刑罚处罚体系的基础上,创设公司犯罪检察监管机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我们要进行公路桥梁建设系统的健全,促进其内部各个环节的有效协调,实现其桥梁建设管理工作的深化发展,满足实际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需要.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