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一个雨刷器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ipi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刷器在雨雪天气里欢脱律动的身影几乎人人都见过,而罗伯特·科恩斯捍卫一个雨刷器的故事,却鲜少有人听闻。
  罗伯特·科恩斯1927年出生在美国底特律。他在凯斯西储大学获得工程学博士后留校任教,教书之余热衷搞点儿小发明。
  1962年11月的一天,科恩斯正在開车,突然下起了绵绵细雨,他赶忙打开雨刷器。在当时,雨刷器只有两档,一档用于阵雨,一档用于暴雨。细雨中刮擦的雨刷器不停地扰乱着科恩斯的视线,还发出刺耳的噪音,可关掉不到10秒钟,挡风玻璃就被雨水糊得看不清路……这让科恩斯烦恼之余,产生了发明一款间歇性雨刷器的念头。
  自此,科恩斯便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琢磨雨刷器的制作上。一天晚上,他又熬到深夜,为了驱赶困意,他洗了把脸,然后对着镜子不停地眨眼睛。突然,他灵光一闪:如果模仿人的眨眼方式来改良雨刷器,完全可以达成间歇性的效果。他顿时困意全无,又一头扎进实验室忙碌起来。
  经过不懈的努力,1963年10月,一款由一个三刷马达,配以动态制动和匀速间歇的“眨眼”雨刷器宣告诞生,科恩斯很快就拿到了发明专利。
  通过接洽,科恩斯受邀前往福特公司总部,在众目睽睽下演示了自己的发明,新型雨刷器的变速、变压及湿度反应能力都让人们赞叹不已。而福特公司首席工程师乔·内尔则旁敲侧击地向科恩斯打听新款雨刷器的发明原理和制造成本等问题。不久之后,双方达成协议,由科恩斯负责生产新款雨刷器,福特公司将其安装在生产的新车上,但前提是,公司要对雨刷器进行为期6个月、不少于300万次的循环检测,合格后协议方可生效。
  科恩斯喜出望外,他一边贷款租厂房、增添设备、采购原材料,准备大干一场,一边与福特公司同步进行自我检测。到了1964年11月,新型雨刷器完成了340万次的运行,性能堪称卓越。他兴冲冲地联系福特公司,但对方宣称雨刷器没通过性能测试。科恩斯据理力争,而对方却宣布科恩斯发明的雨刷器不是他们想要的产品,合作协议作废。科恩斯如坠冰窟,不甘心的同时,产生了一种被愚弄的感觉,还有一丝“会不会被抄袭侵权”的担忧。
  此后的几年,科恩斯继续寻找合作伙伴,直到1969年装有间歇性电子雨刷器的新款福特汽车满大街跑时,科恩斯才明白,福特公司赤裸裸地偷走了他的发明。当年乔·内尔的打探是别有用心的,检测不合格则是冠冕堂皇的借口。愤怒的科恩斯找到福特公司讨说法,而对方言之凿凿地宣称:“福特公司所用的雨刷器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并没有侵犯科恩斯的专利权。”面对福特公司的“流氓”嘴脸,科恩斯决定用法律手段讨回公道。
  可是,一个教书匠要与行业巨头较量,无疑是蚂蚁撼树,更何况专利权诉讼几乎都是马拉松官司,科恩斯根本耗不起。为了捍卫一个雨刷器的专利权,他几乎豁出去了。他把大量的精力用在研究法律条款上,为此他失去了工作,荒废了事业。尽管如此,福特公司轻易抛出的诸如“新雨刷器不能算发明,毕竟用到的零件都是现有的,科恩斯只是重新做了组合而已”等说辞,往往让他顿感无力。在这段艰苦的日子里,没有人相信他能打赢官司,就连家人也弃他而去,但科恩斯依旧执着,并未放弃。
  经过长期的精心准备,1978年,科恩斯正式起诉福特公司侵犯其专利权。法院受理此案后,福特公司先是使出专利案惯用的拖延手段,企图让科恩斯陷入资金困境,最后灰心撤诉。但是,科恩斯识破了对方的伎俩,他死磕到底,节衣缩食,把每一分钱都投入到官司中。见此招无效,福特公司又企图砸钱封口,在他们看来,科恩斯不过就是想得到专利的金钱回报。
  于是,福特公司第一次开出了40万美元的价码,科恩斯不予理睬。第二次,福特公司加价到100万美元,科恩斯说:“可以,但福特公司要登报公开承认剽窃了我的发明。”随后双方陷入僵持,福特公司寄希望于随着时间的流逝,科恩斯的专利过期,以彻底摧垮他的意志,进而达到目的,但科恩斯依旧不懈地坚持着。
  1990年1月,在科恩斯提起诉讼12年后,法院再次开庭。尽管他的专利已经过期,但法院审理之后认定科恩斯的专利有效,福特公司侵权成立。福特公司又一次抛出3000万美元的“诱惑”,要求庭外和解。科恩斯坚决地拒绝了,他说:“拿了福特公司的钱,就等于承认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就这样,法院最终判决:福特公司侵犯了科恩斯的专利权,赔偿2500万美元。
  罗伯特·科恩斯终于捍卫了他的雨刷器。也许有人会说这个胜利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但正是因为他的勇气,才让侵权行为得到了惩罚,而这种意义是无价的。
其他文献
你会在繁华的购物中心帮助一个走丢的孩子吗?  坐地铁时,你会给老人或者孕妇让座吗?  你會敲邻居家的门,问他们是否需要搭顺风车去超市吗?  我们经常问自己这些问题,而诚实的答案令我们感到羞愧。  当今社会,似乎已经丧失了善良的本性和伸出援助之手的意愿。我们对孩子、老人、陌生人的反应都陷入了这种地步——既担心被人说多管闲事,又害怕给自己惹麻烦。  最近,不少国家的有关部门对今天社会的丑恶现象进行了一
你怎么度过疫情,就怎么度过一生  大家都说,这届高考考生不容易,生于非典,高考又赶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场又一场的变故,打乱了整个人生节奏。  可是,总有些人从不会被环境支配。  2020年4月11日,安徽有一位体育特长生,为了时刻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考上心仪的大学,他从1月19日便开始训练,一直坚持到今天。没有学校的训练设施,他便就地取材,车轱辘、空心砖都成了他的训练器械。他在泥土地里训练,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泛滥,为了号召大家宅在家,有人使出浑身解数,意大利代利亚市市长班凯里便是其中之一。面对市民的“不听话”,他着急、质问、生气、怒吼……这些也汇聚成一段视频,迅速在电视和网络爆红。  视频里,市长班凯里在“咆哮”。  在有人为了制作标牌,喊来20个亲戚一起帮忙时,班凯里向聚集的人大吼:“你們给我快快回家去,别出门了!”他的五个手指头撮在一起,随着说话怒气值的起伏,撮手的动作也
抖音里的一禅小和尚問师傅:“人为什么非得读书呢?”师傅答:“读书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去做的事……失去好奇心的一瞬间,人就死了,所以读书就是为了成为更出色的人。”  不得不承认,读书是对精神的刷新,是成本最低、收获最大的投资,它可以扩大你的选择范围,丰富你的语言表达。这样,在你品一壶好茶时,可以说“此茶口感饱满纯正,圆润如诗,茶汤橙黄透亮,幽香如兰”;在你看到树上满是柿子时,可以说“柿叶翻红霜
近日,一则“老外玩中国风扇”的视频让一个像风扇一样的设备成了热搜商品,因为只要它的“扇叶”转动起来,就能够展示出各种裸眼3D影像,既有汽车在上面开来开去,又可以看到3D的超级玛丽做出各种动作。整个画面看起来仿佛飘浮在空中,左右移动都不影响视觉感官。这个奇特的“电风扇”实际上是全息3D智能炫屏,一个类似电风扇的视频载体,它是由周全和他的团队一起创造的。  一天,周全在资讯网站上看到了一篇关于裸眼3D
趣闻韩国街头的巨型“鱼缸”  看到韩国首尔SMTown 大楼楼顶的巨型“鱼缸”,很多人会惊讶道:“那么厉害!在这里装了个大鱼缸,里面养几条大锦鲤就更有看头了。”  实际上,这个巨型“鱼缸”是一个高20米、长80米的超巨型曲面LED屏幕。设计这个巨屏的是一家叫D’strict的公司,他们通过在建筑外墙组合多块LED屏幕模块,形成一个鱼缸形状的立体屏幕,显示出海浪波涛汹涌的视觉体验,达到以假乱真的逼真
联合国官方微博发布一条招聘信息:“只要你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在32岁以下,能讲流利英语或法语,就有可能参加考试,并成为一名国际公务员!”  看起来不太难!但你先得等得起。从报考到走进联合国总部大门,有人花了差不多三年时间。程浩从朋友那里听说联合国在中国举办“国家竞争性考试”的消息后,出于好奇就报名试试。直到一年以后,笔试和面试的通知才姗姗来迟。真正在纽约接受面试是在3年后,之后,他才正式开始上
2018年2月,一则关于《麦当劳的薯条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对防秃有帮助,甚至可以再生发!》的新闻风靡了英国。一时间,举国沸腾。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欧洲人在全世界人口中的秃顶率最高,而英国的秃顶率更是成功跻身前五强,完败了“对手”德国和法国。说起来,秃顶在英国简直像是一个魔咒,甚至连王室的王子们也难逃这样的命运,威廉王子已经放弃了治疗,据说他的弟弟哈里王子也岌岌可危。为此,英国至今都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
我想知道一块有了梦想的石头能走多远。  在一条蜿蜒崎岖的乡村马路上,卧着一块凹凸不平的石头。一位路人正好从这儿经过,看样子他喝了不少酒,走起路来踉踉跄跄。就在这时,他被脚下的石头绊了一下,重重地栽倒在路边,额头和手掌都受了伤。路人从地上爬起来,生气地说:“真倒霉!以后再也不走这条路了。”  没过多久,在同一条路上,又有一个人被石头绊倒了,这个人名叫薛瓦勒,是一个乡村邮差,每天都要为乡民寄送信件。那
10年前,艾尔·科丹在南半球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从事一项特殊的工作。他所做的工作是唤醒那些依赖社会救济生存的人自力更生。当地政府部门为他召集了一组依赖社会救济生存的人,这些人来自不同的种族和宗族。然后,每个周五,他都花三个小时与这些人待在一起。有需要的话,他也会向政府申请一点儿现金带到工作现场。  那天,和每个人握手之后,科丹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想知道你们每个人的梦想是什么。”听到科丹的话,每个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