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法国]毕沙罗

来源 :散文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luo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1830-1903),法国印象派大师,生于安的列斯群岛的圣托马斯岛,1903年于巴黎去世。在他去世前一年,远在塔希提岛的高更写道:“他是我的老师。”在他去世三年后,“现代绘画之父”塞尚在自己的展出作品目錄中恭敬地签上“保罗·塞尚,毕沙罗的学生”。在印象派诸位大师中,毕沙罗是唯一一个参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览的画家,可谓最坚定的印象派艺术大师。因此,毕沙罗是始终如一的印象派画家,是印象派的先驱,有印象派“米勒”之称。
其他文献
在雨夜,想人是幸福的  雨是朗读者。  她会吟《声声慢》,她会诵《鹧鸪天》,她会一字一顿读着《长恨歌》,她会朗声吟哦“风萧萧兮易水寒”,送壮士过河,送秋水入海。  雨是音乐家。  她会弹拨《十面埋伏》,她会演奏《高山流水》,她会拉《二泉映月》,她会指挥《命运交响曲》……  雨是声乐的祖先,雨是天籁的情人。  雨是画家。  她会工笔勾勒,她也会大写意。千里长卷,她会慢慢摊开往事的卷轴……  雨会敲打
摘要:青年陶艺家黄永创作的沂蒙民俗陶艺作品生动形象地艺术再现了原生态民俗生活画卷,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与向往,契合和滋养着新时代趣缘群体的“审美回归”,浸润和丰富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时代“审美需求”,教化、调节和延续着对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与文脉认同,成为带领观众“文化寻根”和“精神返乡”的民俗文化大餐,也是国际交流中的中国文化符号和靓丽名片。  关键词:民俗陶艺;沂蒙;文化传承   中图
孩子,妈妈作出了去武汉驰援的决定。那张一线请愿书上,有妈妈鲜红的指纹与迫切的心声。  孩子,妈妈已经上路,就顾不得身后。妈妈是去拯救更多的患者,也是给你的未来,创造生命的永恒。  没有妈妈的臂弯护你梦乡,没有妈妈的摇篮曲绕你耳旁,没有妈妈的绣花针缝你衣袖,没有妈妈的美食让你解馋……  是的,妈妈不再是一堵墙,为你遮挡暗夜的恐怖与阴冷——你,得学会自强与洒脱。  曾经,你像阳光下轻舞的花影,又像朝霞
在公司发展史上,这是很重要的一段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  “大到一个民族的成长,小到一个企业的成长,路上总会有风雨。我代表比亚迪团队表态,未来我们会做得更谨慎,步子迈得更稳。”  2009年,当比亚迪汽车以160%的高增长率领跑自主品牌时,王传福或许应该警惕危险正悄然逼近。2010年年初,坊间便开始流传比亚迪汽车经销商退网的传闻。3个月后,比亚迪成都经销商成为退网的始作俑者,之
燕子  转过山坳。世界消失了……  一房老屋停在春天的额头,是世界的源点。燕子绕屋三匝,穿窗投入梁下的旧巢。昨天的体温,还暖在巢沿。  此时,人间是一扇虚掩的窗。源点与终点,都栖在窗棂上。  屋外,鹑鸠在枞树林里唱歌,土鸡在啄食,柴犬在篱笆下跑来跑去……一切都是昨天的样子,有着理所當然与怡然自得的表情。  风收敛翅膀像燕子收敛归程,穿越窗棂如同燕子穿越千里。  燕子梳羽,看着母亲啼啾,它的喜悦能把
如果说文学创作是表达一种存在,那么,我试图表达的是具有自身特点的存在与思考。或者说,我有责任表达与自己身体相似者这个庞大人群的感受、感觉、思考、认知……  说实话,少了一条腿,我没有感觉到什么不便和困难。日常行走、干活,我的速度均超过常人,16年运动生涯,我多次获得过全国冠军,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单腿跳过1.5米,打破世界记录,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我常想,失去一条腿,对我来说到
梦之语  远处是一座古城,埋葬了无尽的岁月。恍如隔世的城堡还在风暴中伫立,曾经的繁华盛世,已尽成黄土。  古老的钟鼓楼,沉睡在时间的河流中。艳丽的女子在跳舞。强悍的男子在喝酒。风暴从千仞之高的空中卷席而来,黑夜暗藏玄机,城堡在搖晃。男子赤裸的胸膛,女子素面朝天的脸庞,在咆哮的风中,无处可逃。被时间抛弃的梦语,随河流走过。  梦之语是一朵妩媚的花。开在盛世。一遍一遍,遥远的声调击打突袭的空旷。多少人
摘要:在立德树人教育大背景下,新高考改革既充分彰显了教育的“人本”回归,又深刻映射出社会对学生素养能力的实际需要,高中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因此成为改革的关键举措。普通高中生涯教育作为联通学校与社会的中介,为高中生统合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的目标及实现自我愿景、社会价值构筑了科学平台,促使学生不断增强自主规划生涯的意识与能力。立足核心素养培育,结合地方与学校特色,建构包括生涯教育基础课程、品格提升课程、
端午前后,坐在江边的人们陆续归来。一同归来的,还有迟暮的花期。  那个艾草弥漫的午后,人们一觉醒来,发现栀子花正端坐夏日的枝头。雪白的肌肤,清香四溢。  伫立岁月的堤岸,追寻残阳如血的记忆。是什么,让一种花越过龙舟的呼啸姗姗而至?是什么,让总是蜷缩于村头和农庄的栀子花,一夜之间怒放,宛如漫天飞雪。  也许,是一场漫长的等待与坚守。  也许,是一次从冬天就已出发的生命之约。  一路上,栀子花历尽风雪
从祭品,到舌尖上的美馔,牛的祭献与死亡之路,被一代代新型庖丁的刀刃之光一直映得血亮……  最糟糕的是2300多年前梁惠王的养生之叹,至今勖勉着一代代庖丁执著于屠宰这个古老的职业。  在距离石塔般伟岸的水牛一公里之外的地方,庖丁们总是弯腰扯起一把青草,然后,虔诚地给它喂草,让一行行泪珠静静地洒落……  水牛低声说:“我乐意以我的身体改变你们的面貌。”  于是,他们放下了屠刀,最终,屠刀们在血水中銹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