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乡关何处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xing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奔走在寻根路上的川人,不仅仅想搞清楚“我们从哪里来”,还想弄明白“我们向何处去”。
  
  
  熊心儒发现:易甫公的下一代,和熊寅士一样,也是自鬻熊之后的第八十七世;易甫公的孙辈是“清”字派,也正好与熊寅士的儿子同派;一份家谱补充材料还证明,易甫公有四个儿子,其中老四“外迁”,由此推断,“寅士”应该是“寅四”的误传。反复论证之后,熊心儒等人前往易甫公墓前拜祭,正式认祖。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熊心儒一样顺利。四川省复退军人医院的钟志良,两年前也曾耗时几个月,行程两万里,仍然没有找到祖籍地“湖广五刚洲”。他自述在寻根路中,“接谱受惠为甜,忍饥为酸,周折磨难为苦,直扼强逐为辣,感弄谎骗为麻”,可谓五味俱全。
  作为明清大移民的主要移民源之一,这几年,麻城市史志办收到的寄自川渝的寻根信超过一万封,2008年春节,近千川人回麻城扫墓祭祖。为了方便川人寻根,四川学者孙晓芬和麻城市史志办还合作编写了一本《麻城祖籍——寻根族谱姓氏研究》,书中汇集了麻城100个大姓家谱提要。
  
  修谱
  
  如果仅将寻找入川始祖的来历当作“寻根”的话,未免有些简单,修家谱本身,也是寻根的重要内容。
  渊源找到之后,由邻水县熊氏文化研讨会主持,正式开始修谱。首任会长熊跃鳞,在熊家德高望重。他生于1927年,早年曾求学于复旦大学,1979年摘掉“右派”帽子,县城公园就是他主持设计修建的;副会长熊惟明是县工业园区办公室主任;而退休前担任县广电局局长的熊心儒,担任副会长和家谱责任编辑。
  他们的经历和身份,印证了四川学者陈世松对“修谱热”的分析:一些在共和国成立前后出生,经受过家族文化熏陶的人们,到改革开放时,大多年届退休,潜藏在他们头脑中的家族意识,开始重新躁动起来。他们本来就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加之时间、精力和经济条件允许,理所当然地成了地方宗族文化的热心组织者和推动者。
  2006年1月,《熊氏族谱——寅士太公田氏太婆家谱》付梓。家谱内容和传统谱书大致一样,除了世系表之外,还有人物、规诫、仪式、诗词歌赋等。族规、族训,是从熊氏宗祠的壁刻上抄下来的。
  小时候,因为家里失火,熊跃鳞随家人在宗祠暂住过几年。年幼的他,喜欢撞晨钟敲暮鼓,而最畏惧的,是祠堂里长长的戒尺,“有族人不敬父母,乱扯乱搞、偷窃,就要挨打”。不过,宗祠在邻水县解放后就充公了。
  随着宗祠被充公,里面的陈设也陆续不见了。“前辈人很重视教育”,熊跃鳞记得,祠堂里曾立了一块木碑,上面刻有奖学条例,“到日本、欧洲、美洲留学的,各奖多少钱”。每年春节,还要组织上中小学的族人到祠堂来统考,考中前几名的,来年学费由家族公共支出,他自豪地回忆:“我小时就考中过这个奖”。
  说起寻根修谱的动机,熊跃鳞没有直接回答。在他看来,当前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其一,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祖先,不知道从哪里来;其二,而且人与人之间秩序被打破,“社会乱了”。
  
  不仅仅是修谱
  
  
  乱了怎么办?研讨会的答案是,“需要重新凝聚起来”。研讨会成立后的这几年,每年春节,他们都把各支系的代表请来开团拜会,“都是上百人参加”。他们还组织清明祭祖,以及和省外的宗亲联谊。家谱收录的名人的简历和照片,也出现在研讨会办公室的墙上,“展览的用意在于教育族人,凝聚人心。”
  对于研讨会的作用,熊心儒等人还举了两个例子:有一家姓熊的,儿子不赡养老人,我们去教育,后来改正了;一个族人受到伤害,我们帮忙索赔,本来对方只想赔几万,最后依法给了29万。“我们的体会是,邻水的几支熊氏合到一块后,变得亲密融洽,而且曾经和熊氏联过姻的其他姓也找上门来。”熊惟明补充说,“一个家族姓氏和谐了,一个乡就和谐了。推而广之,社会才能更和谐。”
  熊心儒等人坦言,截至目前,研究会的工作没有遇见什么阻力,但最现实的问题,是没有公产,经济上受制约。“我们自己多干点,是义务服务,但搞活动编书等等,需要花钱”。目前的花销,都是靠族人捐赠,“可这不是长远之计”。研讨会使用的办公室,是一个熊姓实业家无偿提供的,他们打算将这几间房子用来经营,“比如搞饮食”,增加一点公共收入。
  最近的一则消息称,由国家图书馆和澳门基金会合作构建的“全球中华寻根网”,年内即将开通,首期建设目标是建立家谱数字化综合服务系统,提供五百个以上的姓氏、两万条以上的家谱书目导航数据、一千部以上的家谱文献。
  2009年3月31日,熊跃鳞小心地将重达两公斤的家谱包扎工整,郑重地递到一个来访记者的手中,于他而言,这本沉甸甸的谱书浓缩了熊家的辉煌历史,更喻示着后辈的荣光;而他和研讨会不仅仅想搞清楚“我们从哪里来”,还想弄明白“我们向何处去”。
其他文献
60年前,他们的父母作为失败者仓促涌入台湾岛,本想待几年就    1949年,宫铃的父母随国民党撤退到台湾的时候,她父亲只有14岁,母亲才8岁。又过了十几年,父母才在台湾结婚,1972年生下宫铃。然而宫铃从小对大陆、对北京并不陌生,因为她是跟随姥姥长大,姥姥是北京人,当年就住在离故宫不远的南池子,宫铃从小就喜欢姥姥做的面食,会说很多老北京的歇后语。  今年37岁的宫铃坐在北京一家台湾人开的餐厅里,
期刊
《徐梵澄传》  作者: 孙波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0    徐梵澄是一位博学多闻、思想和学术造诣精深的学术大家。他一生涉猎广泛,著译甚丰,留下了宝贵的学术财富;其淡泊名利、宁静超然的精神气度和严肃执著、锲而不舍的学术风范,是我们后学的楷模;其“梵典”汉译、“华章”外扬的传奇生平和学术经历也为当代中印文化交流、中西思想会通的一段佳话。    《四大歌剧院全传》  作者: (英)
期刊
1945年,台湾光复,中国第六十二军和七十军奉命赴台接收台湾。而出现在台湾人眼前的,却是两支衣衫褴褛、军容不整的军队,不仅与台湾人民习见的日军军容相异,也与台湾人民想象中赢得抗战胜利的军队不同。被日本殖民统治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台湾人,不知道八年抗战已使祖国民穷财尽,经济濒临崩溃。拼力血战换得“惨胜”的祖国军队,也无从理解孤悬海外长达五十年没见过中国军队的台湾人,此时的复杂心绪。他们不知道彼此的期待、
期刊
蛰伏影坛六年的导演何平以长平之战为背景,携影片《麦田》回归。而该片却与人们对战争场面、战略谋虑、时代英雄等宏大叙事和命题的期待相悖而行。它选择的是一个乱世中谎言与真相的故事,并由壮阔历史背景下无名的小人物来讲述:长平之战后,两个秦国的逃兵误入赵国一个只剩下女人的小城,该城青壮男子均在长平之战中被坑杀。城中的女人们却并不知情,两位逃兵为了保住性命,瞒天过海,将两国交战的情形反过来向赵国女人描述。影片
期刊
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所有同胞,今天,请允许我们在此默哀、垂泪。默哀,为当日的亡魂徘徊;垂泪,为当日的山川破碎。  默哀之后,请允许我们用另一种方式来将你们纪念——那就是暂停哭泣,露出坚毅,勃发四川精神,致力故土复兴。  你们将在天堂看见这一切:废墟成为田园,悬湖摆脱危险;牧牛重新倘佯乡间,倒塌楼舍再度修建;全新学校平地拔起,朗朗读书声直接天际;区域经济元气正在复苏,城乡淤塞血脉就要打通;有手者皆能
期刊
长久以来,西方将1948年苏联封锁西柏林事件当作冷战起点,并指责苏联是“罪魁祸首”。事实上,早在1945年5月21日,冷战就开始了。那一天,美英情报部门支持的波兰反苏武装劫持了伦贝尔图夫战俘营,大量苏联官兵死伤。这一事件激怒了斯大林和苏联,在事实上提前催化了冷战的到来。    二战末期,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不愿波兰加入苏联阵营,一面鼓动西方与苏联对抗,一面遥控国内的地下军,袭击波兰境内的苏联红军。
期刊
过往,香港曾举办过不少国际级大型体育赛事,例如“香港马拉松”和“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更是世界七人榄球巡回赛中的重要一站。  2003年,在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香港体育界各方代表和特区政府组成的工作团队经过多月的努力,取得第五届东亚运动会的主办权。    香港2009 东亚运动会    东亚运动会为亚洲体坛四年一度的盛事。首届东亚运动会于1993年在中国上海举行
期刊
上个世纪50年代,在国内史学界,清末云南农民起义领袖杜文秀突然从“革命英雄”变成了“卖国贼”,学者们纷纷指责他勾结英国,出卖云南,还专门向伦敦派出“使团”。事实上,一切都是一场历史的闹剧。    1960年前后的几年里,人类学家田汝康一直对一个问题如鲠在喉,那就是史学界突然对一个历史人物——杜文秀的评价来了个大逆转:他原本被视为反抗清朝腐朽统治的农民起义英雄,现在,他却成了为一己私利不惜勾结英国出
期刊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惊叹使蜀道之险深入人心。但真是如此吗?事实上,从古至今,蜀道自古就没有隔绝四川,不仅向北、向东有两条出蜀之道,向南亦有一条“南方丝绸之路”,将古蜀的文化历史性地辐射到广袤的西南,并一直维系着蜀地与更南的地区的沟通。      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称在大夏国(今阿富汗)见到了蜀布、邛竹杖,由此断定中国西南有一条通往域外的古道,这便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分灵关道
期刊
随着古蜀人的迁徙与合流,古四川渐行渐远。而由秦汉南来的中原文化与古蜀文明的碰撞,却孕育出一个千年繁盛的四川——一个属于李杜与苏轼,壮丽奇瑰的诗酒四川。    李白,杜甫这两位中古时期最最有名的诗人,一个在蜀中孕育了他的天才,一个在蜀中度过了成熟而多产的创作期。李白独一无二的个性和天才,杜甫对题材和组诗的扩展,使得诗歌具有一种个人的、社会的、文化价值观的艺术。这也是中古四川对中华民族最珍贵的贡献之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