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食盐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方法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盐产品相对普通食品来说,消耗量比较小,特别是食盐市场放开以后,食盐生产企业为了在市场上占有更高的地位,获得更高的利润,研发出许多食盐产品。本文根据常见食盐中杂质化合物的不同,对常用食用盐标准中氯化钠含量检验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以期为化验员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为了提升微生物实验室沙门氏菌的检测能力,提高人员水平,本实验室参加中国检验检验科学研究院测试评价中心组织的ACAS-PT 922(2020)乳粉中沙门氏菌的能力验证。方法:按照能力验证组织方提供的参试指导书和实验室常用国家标准方法要求,对2份样品进行沙门氏菌的增菌、分离、生化实验及血清学鉴定。结果:样品20-J 793和20-K 562均检出肠炎沙门氏菌,顺利完成能力验证,结果为满意。结论:通过参加能力验证工作,可以更好地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
真空冷冻干燥食品加工工艺是现代食品加工中常见的工艺之一。该加工工艺是基于现代科技与设备而诞生的一种能够延长食品储存时间的技术工艺,目前在食品加工领域具有较大应用空间。但从实际情况看,其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效解决现存问题成为了相关工作人员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分析了真空冷冻干燥食品的加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强化真空冷冻干燥食品的加工工艺策略。
食品包装产业中,绿色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运用食品包装可使包装具有环保性,便于处理或回收利用,对环境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为了促进食品包装产业的绿色化发展,应合理应用绿色节能环保技术。本文通过对绿色包装进行介绍,分析食品过度包装及环保问题带来的影响,提出食品包装产业中绿色环保节能技术的应用内容,使食品包装的发展能为环境带来有利条件。
本文介绍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原理及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适用于检测大多数食品中的重金属和其他有害元素,其操作过程简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因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应用前景广阔,且由于其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和检测限低等优点,ICP-MS正被越来越多地用于食品测试领域。
高职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兵工厂”,高职教育初衷目的是促进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双剑合璧”,推动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提档升级”,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发展。本文从基本概念入手,通过专创融合的必要性论述,结合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现状,对存在问题作简要分析,进而构建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研究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和自然干燥3种干燥方式共5个干燥工艺对“粤葚大十”桑葚干中花色苷含量、保留率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桑葚花色苷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真空干燥的桑葚干花色苷含量、花色苷保留率、花色苷DPPH自由基清除率、花色苷羟自由基清除率都最高,其次为热风干燥60℃。说明不同干燥方式对桑葚干的生物活性成分影响有显著差异,总体上真空干燥工艺更能有效保持果实原有生物活性物质。
本文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35—2016),建立测定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苋菜红、胭脂红含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分析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苋菜红、胭脂红含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并合成不确定度。结果显示,当苋菜红含量为9.96 m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732 mg/kg(k=2);当胭脂红含量为9.96 m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762 mg/kg(k=2)。标准系列所产生的不确定度对测量不确定度影响最大。检测人员应对影
有志于从事科普创作的朋友常有这样的困惑:  我有创作欲望,自己工作的内容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有很高的科普价值。但这些知识太过专业,似乎无法用简短的文字,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讲明白。  我想动笔,但是,笔该往哪儿落呢?  “把专业知识转换成科普文章”这个话题太大,值得写若干篇文章来“科普”如何“进行科普”。不过,理论支持虽然是必须的,但具体的撰文技巧可能会对创作产生更为直接的借鉴作用。本欄目
期刊
食品是人们获取必要营养元素及能量的一个主要来源。随着食品问题的不断增加,检测分析食品当中是否含有相关违禁添加剂及残留化合物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食品在基质方面较为复杂,主要包括糖类、脂质及蛋白质等。在检测食品样品前,需对食品样品进行前处理。而分析通量要求的持续升高及分析方法在检测限方面要求的不断降低,都促使对食品样品进行前处理的技术需要持续发展。前处理食品样品当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固相萃取技术,其优点为操作简便、无乳化、较少的环境污染及较低的试剂用量等。本文主要对食品分析的意义及SPE技术原理、应用情
目的:对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竹林镇发生的一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进行分析,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分析患者出现中毒的原因,并探讨毒蘑菇中毒的措施。方法:通过对患者中毒后出现的临床症状、患者口述等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调查的方式对导致竹林镇棉花村几名民工出现食物中毒的调查情况进行讨论研究。结果:此次事件中的7名民工由于缺乏对于毒蘑菇的相关了解,个人警惕性不强,再加上所食用毒菇与普通无毒蘑菇在外观上的差异较小,7名民工误食毒菇导致食物中毒。结论:通过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对患者的检查和治疗发现此次食物中毒事件是由于民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