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idet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100037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30例在我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婴幼儿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术后眼周水肿34例,皮下血肿18例,皮肤过敏23例,恶心呕吐14例,术后出血7例,面瘫2例,经过正确的处理,均顺利治愈。结论婴幼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并发症具有典型特点,通过细心护理,能及早发现并处理。
  【关键词】耳蜗植入术;并发症;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35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56-02
  人工耳蜗植入是目前治疗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有效方法,由于术中需要切开皮肤,磨除部分乳突气房,开放面神经隐窝,打开圆窗膜,植入电极,还要将植入体埋入皮下,术后为防止植入体脱出,还需要加压包扎,所以,难免产生与之相关的并发症,术者多为婴幼儿,伴有听力障碍,交流困难,因此术后的护理有其独特性,正确认识及处理,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1-2]的发生。本文对230例人工耳蜗置入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行人工耳蜗患儿230例。其中男134例,女96例。年龄7个月-3岁,平均21岁。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所有的患者手术顺利,电极均顺利植入,术后常规局部加压包扎,常规静脉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5d拆包换药,7d拆线(皮内缝合者可以2周后门诊复诊时拆除)。
  2术后护理
  患儿术后自麻醉复苏室清醒后转回病房,对于稍有烦躁的患儿,可适当应用镇静药物,避免剧烈哭闹引起切口出血,术后侧卧位,切口尽量保持在上方,其他护理同常规,在本研究中,术后并发症共有98例次,分别为眼周水肿34例,皮下血肿18例,皮肤过敏23例,恶心呕吐14例,术后出血7例,面瘫2例。婴幼儿由于其年龄的特殊性,还需要实行个性化护理,包括适当增加巡视次数,和患儿家属适时沟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眼周水肿护理人工耳蜗术后一般要加压包扎4-5天,防止头皮血肿的形成,在包扎过程中,由于绷带打结刚好位于额部浅静脉上方,压迫额部浅静脉,导致回流受阻,出现眼周肿胀(图1),患儿眼睛不能睁开,部分出现结膜水肿,充血,如果不及时处理,眼周出现瘀斑,重者导致急性结膜炎、角膜炎,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告知医师,如果值班医师不在,可以用剪刀剪开部分包扎绷带,缓解额前静脉回流压力,2-3天就能缓解(图2)。
  22头皮血肿护理为术后常见并发症,部分术中分离皮下组织较多,术后压迫力度不够,导致血性渗出所致,多数都能自止。如果渗出较多或血肿形成比较迅速,一般都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如穿刺抽吸或持续负压引流。对于渗出较慢的患儿,不易观察血肿大小,即便是医师做了详细的解释,家属仍会担心焦虑,不停的找医护人员观察,为了及时观察血肿变化情况,我们总结经验,沿血肿周边划一条线(图3),可以界定血肿范围,也能明确告诉家属,如果血肿增大超过这条线,要及时告知我们,这样,患者家属就会耐心地观察血肿大小,如果血肿一直在这条线范围内,家属就不会焦虑了,如果超过了这条线,我们也能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23胶带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护理由于胶带材质不同,引起皮肤过敏的几率也不同,但不管什么类型的胶带,都有可能引起皮肤过敏,特别是夜间,患儿家属睡眠,护士巡回次数减少,患儿会不自主的抓挠,导致皮肤破损甚至感染,为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我们通常给患儿剪除指甲,同时带上手套,或者使用袜子等戴在手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4头晕呕吐护理患儿小,再加上言语发育差,不会诉说,唯一能表达的就是哭闹,或者精神萎靡不振,或者是连续的恶心呕吐。多是因为术中累及迷路所致,根据文献报道[3],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儿术中出现井喷的几率比较高,术后容易出现头晕、呕吐,所以,针对这类患儿应该注意观察囟门、口周、口唇的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给医生,适时行生化检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4]。同时,告知患儿少食多餐,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25切口渗血护理切口渗血在以往大s形切口时较为常见,目前改为小s切口和C形切口后,切口渗血明显减少,近日我院又试用直切口,术后并切口渗血的机率更低,仅有7例。如果术后发现敷料为渗出浸透,及时更换敷料,否则起不到隔绝细菌的作用。
  26面瘫护理所有拟行人工耳蜗儿童,术前均应观察面部表情,有无异常,吃奶或进食时有无口角闭合不严,夜间睡眠眼睑能否闭合。术后患儿麻醉清醒后及时观察面部表情,哭闹时观察双侧面部是否对称,如果较术前有改变,及时报告医师,部分出现暂时性面瘫患者,多能在1周左右恢复,我们仅有2例发生暂时性面瘫,考虑为术中在磨除面神经隐窝时导致面神经水肿所致,相信随着以后手术技能提高,其发生率会更低。
  3小结
  随着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广泛开展,其技术越来越成熟,术后的并发症逐渐降低,但对于婴幼儿患者,由于不会表达,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相对隐匿,因此细致的术后护理对提高手术的整体安全性非常重要,同时,个体化的护理措施,也是降低并发症危害的有效方法,就如同我们在患儿颅顶划线一样,一条线,能安慰病人,也能帮助我们及时了解病情。
  参考文献
  [1]郑智,姚秋馨34例聋儿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4)
  [2]蔡彩琴,黄小芬,吕伟枝,魏晓玲极重度感应神经性耳聋病人植入人工耳蜗围术期护理[J]护理研究,2008,(20)
  [3]侯军华,宁菲,赵素萍,戴朴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干预[J]中华护理杂志,2008,(5)
  [4]高建萍,龚珊,李冉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护理配合[J]现代护理,2005,(2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精神疾病患者采用家庭日常护理干预,探讨和分析其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并已经出院的160例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8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家庭日常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遵医行为要明显高于对照组,2年内试验组患者的复发人数和人均治疗费用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差
期刊
【关键词】 卡马西平;剥脱性皮炎;不良反应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24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42-01  1 病例资料  姜某,女,59岁,主因右枕部疼痛7天,颜面部及全身皮疹3天入院,既往无食物、药物及其他过敏史。患者于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枕部烧灼样疼痛,呈阵发性,难以忍受,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其为
【关键词】PICC;出院患者;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138—01  PICC是一种由外周静脉插入,导管末端定位于中心静脉的静脉通路建立技术,被用于输液、营养支持、肿瘤化疗、抗生素输入等。由于它不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安全、并发症少、能够安全的输入刺激性药物,留置时间长、保护患者血管,减少了因治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45例小儿慢性咳嗽患者在临床治疗问题和效果。方法 以我院在2010年1月到2010年11月收治的45例小儿慢性咳嗽患者(咳嗽时间军在4个周以上,胸片无明显的异常表现),对其慢性咳嗽病因以及诊断标准,治疗办法等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 45例小儿慢性咳嗽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大多数小儿患者经常采取常规治疗,对常规治疗已经产生了抗药性,所以小儿慢性咳嗽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办法治疗效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