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对深圳某区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2.5,PM2.5)中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及对致癌和非致癌风险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4~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PM2.5相对数据,进行浓度季节分布特征分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PM2.5中铅(Pb)、汞(Hg)、锰(Mn)、锑(Sb)、铝(Al)、砷(As)、铍(Be)、镉(Cd)、铬(Cr)、镍(Ni)、硒(
【机 构】
:
430071 武汉大学健康学院;518172 深圳市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18172 深圳市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18055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18172 深圳市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深圳某区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2.5,PM2.5)中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及对致癌和非致癌风险进行评价。
方法收集2014~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PM2.5相对数据,进行浓度季节分布特征分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PM2.5中铅(Pb)、汞(Hg)、锰(Mn)、锑(Sb)、铝(Al)、砷(As)、铍(Be)、镉(Cd)、铬(Cr)、镍(Ni)、硒(Se)和铊(Tl)金属元素的浓度,并采用美国EPA推荐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评价其所致健康风险。
结果2014~2015年,深圳市龙岗区PM2.5浓度中位数为45.10 μg/m3,PM2.5中金属元素在春、秋、冬季节对人体的慢性非致癌风险危险系数(HQ)>1,其中As、Mn、Cd的HQ较高。PM2.5中金属元素致癌风险冬季最高,其次为秋季、春季、夏季,四季致癌风险均在10-5~10-4,其中As、Cr、Cd风险较高。
结论深圳龙岗区大气PM2.5中部分金属元素对人体存在一定程度风险,需要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管理,深入探讨预防控制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新加坡半定量评估方法和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法在陶瓷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适用性。方法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对某陶瓷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学调查和检测,并应用新加坡半定量评估方法和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法对该企业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该陶瓷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矽尘、噪声、高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应用该两
目的探讨快递从业人员职业应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月~3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微信平台上的顺丰和中通2家快递公司925名快递从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工工作要求-自主性-社会支持紧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617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发现有职业应激发生者共418人(67.7%)。经χ2分析不同岗位、工龄、定时进餐情况、睡眠时间和工作时间分组间职业应激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目的报道1例以外伤后多发出血为首发症状的鼠药中毒病例。方法对2018年7月某三甲医院收治的1例以出血为首发症状的鼠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患者是以出血为首发症状的鼠药中毒患者,其病因为自服市售鼠药并隐瞒服毒史,经过毒检分析确诊为溴鼠灵和溴敌隆中毒,给与维生素K1等药物积极综合治疗临床治愈。结论对于临床不明原因出血患者应该考虑到鼠药中毒的可能,并积极完善毒物检测。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对二氧化硅(SiO2)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干预组、中剂量干预组和低剂量干预组,每组18只。模型组和各剂量干预组大鼠用浓度50 mg/ml二氧化硅混悬液1 ml非气管暴露法缓慢注入气管染尘造模。对照组
目的了解某区女性医务人员针刺伤和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9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16家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职业信息、针刺伤防治情况、Beck抑郁自评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被调查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采取手机APP自填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年7月~2018年6月
目的通过研究P0蛋白引发的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自身免疫在正己烷周围神经病中的作用。方法于2018年5月,选择2017年在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住院,并诊断为正己烷中毒周围神经病的5名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6名正己烷接触工人、6名未接触正己烷工人分别作为接触组、对照组。采集调查对象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rs4711998、rs763780基因多态性与尘肺易感性的关系,为尘肺病高危人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19例尘肺病患者和242例接尘者为研究对象,拍摄X射线高千伏后前位胸片,按尘肺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采集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3 ml,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IL-17基因多态性。结果IL-17 A的rs4711998位点分为AA、AG和GG基因型,3种基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甲基丙烯酸乙酯(EMA)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方法活性炭管采集空气中EMA,经二硫化碳解吸,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结果EMA质量浓度在0.00~9 108.00 g/mL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6;批内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0.55%~1.84%,批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1.26%~3.30%;平均解吸效率为98.26%~100.58%;平均采样效率
目的验证并优化前期建立的机械类切割伤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方法应用前期建立的机械类切割伤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登记的40例机械类切割伤患者所在岗位和40个未发生事故的机械类岗位进行机械切割伤害风险评估,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建立新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调整各指标权重系数,并通过总体符合率和Kappa值比较优化前后指标体系的一致性。结果优化后指标体系由原来的
2018年3月广东某地发生的一起混合性气体急性中毒事故。本次对3名中毒作业工人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对事故现场空气进行检测并且分析事故原因。本次事故主要原因为员工缺乏职业防护和安全意识以及违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作业环境通风,并进行有毒气体检测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作业。对职业性急性气体中毒,实施救助者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合理救护中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