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毛管数和非达西效应的凝析气液两相流入动态

来源 :石油科学(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1977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的大量理论和实验研究发现,高速流动导致的毛管数和非达西效应对近井油气相对渗透率有显著影响,而目前仅仅考虑非达西效应无法准确描述油气真实渗流状态.如何准确理解并考虑这两种效应的影响对于凝析气藏渗流动态分析以及生产动态预测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了油气两相渗流的定解问题,得到了拟稳态形式的流入动态方程.在三区渗流机理上,首次综合考虑了毛管数和非达西效应对相对渗透率的影响.实例分析揭示了高速流动下油气相对渗透率变化及油气分布状态新特征.对不同流入动态模型的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方法较之现有方法更有助于正确预测生产动态,评估气井产能.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东营凹陷的油气勘探结果表明该凹陷仍有巨大的勘探潜力,未发现的油气主要蕴藏于包括沙三段浊积岩性圈闭在内的隐蔽圈闭内.为了指导浊积岩性圈闭的油气勘探,重点探讨了
目的制备6-18F-Py-AMD3465,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并进行荷瘤裸鼠的microPET/CT显像。方法通过18F直接标记AMD3465的季铵盐前体,经亲核、水解、中和3步反应得到6-18F-Py-AMD3465,产物经HPLC分离纯化,测定其标记率和放化纯。取正常小鼠15只,分别经尾静脉注射6-18F-Py-AMD3465各5.55 MBq,于注射后5、20、40、60、120 m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稳定的克拉通,区内晚古生代经历了中晚石炭世近海平原至二叠纪内陆河流、湖泊三角洲两个沉积阶段,沉积地层中三角洲平原河道、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潮道砂
当今大地构造学的危机在于权威专家不承认地球是旋转的.绝大部分构造学家的学说是建筑在不运动的地球模型上的.就旋转的地球模型和不运动的地球的模型而言,其地球动力学规律
石油地球化学在油气勘探中的重要作用是为各种地质模型和勘探方案提供校正参数,进而提高勘探成功率.油气勘探项目最重要的关键环节之一是通过油源对比来确定盆地中最有效的源
近年来经支气管冷冻活检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并广泛开展,成为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方法和外科肺活检的替代方案。但其在呼吸疾病诊断地位仍有待确定,没有标准化操作流程,不同医疗机构及操作者之间的技术存在很大差异。基于相关文献及国内专家的经验,经过多次讨论,提出该专家共识,着重从冷冻活检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要点、并发症及处理、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专家建议,旨在指导临床医师规范应用、提高诊断效率及安全性。
期刊
@@
惠民凹陷下第三系砂岩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交代和重结晶等多种成岩作用.其中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对储层性质影响最大.压实作用的平均减孔率为0.78%/100m,中部和南部较
塔中47油田的发现证实在塔里木盆地围绕火成岩寻找油气田是现实的.火山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火成岩体对油气聚集的有利条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沿火成岩与围岩的接触面构成
在勘探地震学的数据处理过程中,盲源反褶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本文给出了盲源反褶积方法的一种具体实现,并结合Krylov子空间上优化的预条件共轭梯度法以改善算法的稳定性,同时
本文利用我国自行研制的ASP数值模拟软件,采用正韵律二维剖面地质模型,分别模拟了水驱、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的驱油过程,分层计算了采收率、剩余油饱和度、波及效率和驱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