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高度(连载九)

来源 :现代校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eh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个邀请
  2006年3月3日 星期五 晴朗
  
  学校操场上人头攒动,千名“花式篮球”小队员各显神通,展示着精湛的球艺。我在草坪的这一侧,远远地看着这一切,真是喜不自禁。这么练下去,也许等不到明年春天,队员总数就可能突破2008个,我们也就可以提前申报吉尼斯纪录了。
  “何校长您好!”一声甜美的问候打住了我神思,定睛一看,是一个圆圆脸的漂亮小女孩儿。
  “你好!你好!”看她并不离开,笑眯眯地看着,我俯下身子询问,“有事吗?”
  “你什么时候给我们班同学去读书呀?”
  我一愣,有些莫名其妙:什么读书?我答应过哪个班级去读书的吗?哦,对了,好像上学期听课的时候,答应过什么的,是哪个班级呢?当时是怎么说的呢?我的脑子飞速运转起来。
  定了定神,我问:“我给你们读过一篇课文,你们很喜欢,是不是?”她点点头。一看有门儿,我继续问:“当时我是怎么说来着?”
  “你说,如果我们表现好,就给我们再读一次书。你今天有空吗?”小女孩儿仰头看着我,天真烂漫地。
  “今天我没空。”我知道,马上要开一个体育老师的会议,而后第二节自己要上课,第三节是青年教师试教,我还要去听的。
  “你是哪个班的?”我问。
  “四(7)班。”
  “谢谢你的提醒!这样吧,要是下周我还没有去,你见到我一次就提醒一次。行吗?”我真的担心自己不小心再次忘掉,这样嘱托可能保险些。
  她很乐意地点点头,转身准备离开。
  我很喜欢这个孩子,忍不住追问一句:“你叫什么名字?”
  “庞思逸!”她的语速很快,我一时没有听清楚。我说:“介绍自己姓名的时候,要慢一些。瞧我的!何——金——钟!人可何,金银的金,钟声的钟。你呢?”
  她学着我的样子,说:“我姓庞,思想的思,逸就是那个逸,就是走之底的那个……”她一时说不上来。我插上一句:“就是飘逸的逸,是不?我记住了,庞思逸,很好听的名字。再见!”她摆摆手,跑远了。
  今天早晨,我还收到另一个邀请。江苏泗阳实验小学邀请我,下周六前往上课、作报告。我也欣然应允。课好办,现成的熟课拉起来就上,只是报告要认真准备一下了。还有,四年级的课我都一年多没上了,抽空选两篇课文好好读一读,练好了,就去四(7)班,了了我和庞思逸的约定。
  两个邀请,一个是单位的正式邀请,另一个是孩子的非正式邀请,但让我心里同样的舒服。想到未来的某个日子,有一群人在某地某个会场、教室满心地期待着,期待我与他们分享教育的幸福,真是莫大的欣慰和感激。
  
  “请坐”
  2006年3月7日 星期二 多云
  
  和其他的学校比,我们这儿的课前礼仪别无二致:老师说“上课”,学生起立,老师先说“同学们好”,学生说“老师好”,而后老师说“请坐”,于是开课。我只不过把“同学们好”改为“孩子们好”,大约是我女儿上中学的时候,我蓦然发觉面前的学生全是小小的,随口改过来的叫法也没人告诉我有什么不妥,于是一直这么叫,挺顺口的。况且,我也挺希望女儿的老师把她也当作自己的孩子。爱同此心,心同此理嘛!
  接手这个班级整整一个学期了。日子久了,自然生出了情谊。有一天,我把讲台前的一个凳子挪到一边儿,宣布上课。我说“请坐”的时候,孩子们齐声冒出一句“请坐”。我一愣,低头看到那张凳子,恍然大悟。蓦然的,我感动无语。
  此后的问候,我总能回收一个“请坐”,而后像模像样地坐下说话。说实话,我更习惯站着说话,尤其是开课之始。那时不累,站着说话精神。七十人的大班,后排孩子不光想听到我的声音,还想看见我的嘴巴和眼睛的呀!可我还是坐下来,现出很舒心很享受的样子。孩子们也就跟着喜不自禁了,好似送出的一份薄礼欣然珍藏,欣慰之情溢于外表。通常,我只坐了一小会儿,说不上几句话,就不知不觉地站起来,那时候,孩子们听得专注,也不计较我还是否坐着了。
  也有闹笑话的时候。我听到“请坐”,正要坐下,扭身一看,根本没有凳子。这样的疏忽和粗心,别说是孩子,成人也是常有的。我假装在讲台周围寻找,前排就有孩子笑了。而后全班都会自发行动起来,找我的那个“专座”。一阵兵荒马乱,孩子们七手八脚地把凳子递过来,看着我舒舒服服地坐下。我把双臂叠放在讲台上,孩子们也跟着端坐好,个个都不动,小眼睛闪亮着。这时,教室里的气氛真的是好极了。或许因此而耽误一分钟,可我从不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
  还有一次,我正要坐下,发现凳子上有几个小脚印。我没立即就坐,伸出手指轻轻一抹,指头上沾了一层灰土。我夸张地把指头凑近鼻端瞧了瞧,逗得孩子们又发笑了。邓吴不知什么时候溜了上来,我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已经用袖子在凳子上乱抹。我又惊又喜,拦住了他,拍拍他脏兮兮的衣袖,赶紧一屁股坐在那个凳子上。教室里又是一阵笑声。以后的日子,凳子上再没有小脚印了。
  
  “你好”
  2006年3月8日
  星期三
  阴
  
  去听一位老师的公开课,我坐在后排。上课的音乐还没响,那个老师正忙着调试电脑的投影。我们都无可事事,东张西望的。也许是想给校长一个好印象吧,孩子们都煞有其事地端坐着。一个男孩儿趴在桌上,不时扭头偷看我。我定睛一看,原来是费尚宇,去年我们班的。上了六年级,他一定不常看见我了。在多媒体教室偶遇,我们都很惊喜。我冲他点头笑了笑。
  过了一会儿,他又扭头看我,笑嘻嘻地。我想了想,招招手,他下座位溜到我的近前,把耳朵凑到我的跟前。
  我立起手掌,罩在他的耳边,告诉他:“没别的事!让我摸摸你的脑瓜!”顺手摸了一下,他笑了,退身溜回座位。而后一直专心听课,再没过头来看我。
  我身后几位老师看着这一切,会心地微笑。一位青年教师问:“这是不是说明学生渴求关注呀?”我肯定地点点头,补充一句:“不仅如此,孩子们还渴求爱抚!”
  这样的孩子还有一个,叫周浩,和费尚宇同班。每次在路上遇见我,都热情问好,不过发声很特别,模仿戏中太监的嗓音,逗人发笑。我不用回头,一听就知道是调皮的周浩。有时,我微笑着回应一下,有时也教育他一下。可依然如故,我总是听到那种特别的嗓音。一次,我装作听错了,头也不回,故意说:“真懂礼貌!是哪个女孩子呀?”身后一阵哄笑。我回头找他,他在一群孩子中跟着笑,并不难为情。再后来,我改变方法,要是听到周浩的声音,就叫他出来,摸摸他的头,或者拍拍他的肩,并行一段路,说上几句话。他于是嗓音恢复正常,挺正经的,和别的小男子汉没什么两样。
  常年在校园里来来去去的,孩子们在身旁跑来跑去的。课间,光溜溜的小脑袋满校园都是,像四下穿梭的小鱼儿。偶尔一只欢快地撞到怀里,你抬手一摸,更欢快了。
其他文献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第五届第三次全体理事会暨2006年学术年会9月23日一25日在沈阳师范大学召开。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杨进、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长贺乐凡、常务副理事长卢元锴,秘书长方中雄及各地区知名学者出席会议。围绕“教育公平与办学效益”的主题,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名教育管理专家、学者、校长进行了热烈研讨。陶西平、杨进分别做《实现保质量、
期刊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沈阳召开,此次会议,得到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辽宁省教育厅多方面的帮助和指导。沈阳师大领导为开好此次学术会议,不仅在学术方面给以指导,而且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鼎力支持,沈阳师大教育经济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领导和师生员工为大会作了长期的准备和周到的安排。此外,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辽宁省、沈阳师范大学的领导亲自到会进行指导,并将作重要讲话
期刊
成长故事    郑翠萍,1987年毕业于安广师范,先后担任过班主任、教导处副主任、教导处主任、教学副校长等职。多年来,无论做什么工作,她都比较用心,而且甘于奉献。做班主任时,她真心实意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放过一个差生;当教导主任的那段岁月,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做为副校长,由于有了做教导主任那段时间的磨练,所以她感到底气十足,一年左右,她就能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很有成就感。    教育感言   
期刊
[案例一]     某校一次优秀教师的选举,学校采取了全员投票的办法,其中有一位大家公认的好老师以一票之差落选。而那位当选的教师在所有老师眼里都不被看好,工作吊儿郎当,为人心胸狭窄,工作讨价还价,但就是这样的人也评为了优秀教师!据说此人采取了拉一批,哄一批的办法,居然能一举得逞。    [案例二]     学校要从一线选拔优秀班主任参加市优秀班主任的评选,于是按照要求,由每一名班主任先进行述职,根
期刊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发展,生命教育的内容也越来越广。生命教育的内涵包括从肯定、珍惜个人自我生命价值,到他人、社会乃至自然、宇宙生命的互动与
期刊
当前,有关学校成功管理的报道很多,笔者也有幸对一些名校作了考察,发现尽管各校的管理理念不尽相同,管理措施各式各样,但是他们至少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一一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借鉴了下面几种“效应”。    一、热炉效应一一制度的权威性    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相对完善的一整套规章制度,这是学校“依法治校”的根本。而在执行过程中能否充分体现制度的权威性则是一所学校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期刊
教育公平与办学效益是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的主题,参与大会的有300余人,收到相关论文百余篇,20多位学者、教授、官员、中小学校长在大会上发言,对该主题阐发了许多极有见地的观点及建议。下面我阐明一些对教育公平与办学效益的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界定几个概念    围绕教育公平与办学效益有一些相近、相关的概念,需要明确界定一下。  1.公平。它应该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它强调是
期刊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教学工作最基本最主要的渠道和中心环节。对学校工作负领导责任的校长,只有深入课堂听课,才能了解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取得指导、指挥教学的主动权,增强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管理效能。那么,校长如何听课呢?笔者以为,校长听课应坚持以下几点。    一、文明礼貌,遵守纪律    听课之前,校长要先给任课教师打招呼,并在正式上课之前进入教室。这不仅是对任课教师的起码尊重,而且可以使教师
期刊
题记:  “校长王”,姓王名平。26岁时出任一所“穷得连买粉笔的钱都没有”,以教师消极怠工而出名的乡中心小学的校长。三年未到,他独到的“精神激励法”激活了教师的积极性,学校也通过了市级实验小学的评估,跻身于当地名校之列。三年任期刚满,又被调至另一所“兔子不拉屎”的学校。三年后,其“精神激励法”再创奇迹:昔日教师的“流放地”,而今成了人才竞相流入的“福 地”。“王校长”也变成了人们心中的“校长王”。
期刊
BLOG凭借本身所具备的大众化的优点,成为当前学校信息化建设中最炙手火热的平台。部分学校除了教师博客之外,还搭建了学生博客、班级博客等,达到了“人手一博”,甚至“人手几博”的地步,真正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深度学习。    一、引导博客回归教学    学校要求教导处、教科室等部门积极介入,引导教师从走进教学,善于去捕捉教育教学中的闪光点和疑惑处,并予以积极探讨和交流,形成网络上的教研互动,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