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与中职声乐教学的整合研究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深入发展,至今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长期以来在音乐领域尤其是艺术类中职教学中一直以传统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如何解决这一现实教学问题,使中职类声乐教学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以数字化技术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在传统教学方式上的继承和创新,打破了传统声乐教学中的由于媒体单一化导致歌唱理念、视听效果、舞台表现等因素的弊端。数字化技术与声乐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升中职声乐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职声乐艺术人才。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中职声乐教学;整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艺术类中职教育作为高等艺术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其自身的教学特色和教学理念。在中职类艺术学校声乐教学中,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手段结合声乐教学的特殊性和传统声乐学中蕴含的情境成分,以及各种影响师生互动因素的分析,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声乐教学活动中将使其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声乐教学的滞后性
  在教学形式上,传统声乐教学主要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这种手把手、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常会出现教师讲授卖力、学生学得吃力这种现象。学生难以通过教师的讲解理解消化、达到需要的教学效果。一节课下来,双方不能及时达成共识,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和质量,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声乐教学中师生授课形式单一化,教师教、学生学,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没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介入。由于教学手段的单一化、授课形式的片面化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不能很好地辨别声音的准确性和歌唱理念的精准性,甚至在一些抽象理论讲解中很难透彻理解作品的蕴意。
  传统声乐教学主要通过教师对作品创作背景及作品所表达的主旨进行描述,缺乏特定的情景渲染,使学生难以做到充分的理解作品,体验作品、传达作品、深化作品,只是停留在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没有真正地去理解和消化作品的内涵,致使作品演唱状态不投入、演唱程度不够高、演唱水平提升慢。
  传统声乐教学体现出的是学生只是简单地模仿教师演唱,老师演唱的形式犹如幻影一样被复制和变化再现,学生不能形成推陈出新、不拘一格的演唱形式与风格,长期以来形成了歌唱形式的单一性,不利于歌唱艺术教育的发展和多样化。
  二、数字化技术的先进性
  数字化技术运用于声乐教学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近些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深入开发与运用,中外相关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言论和著书来证实数字化技术在音乐教育领域中的现实作用。长期以来在音乐领域中一直以传统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模式,能否将数字化技术运用于声乐教学中尤其是运用于中职类声乐教学中这一课题的提出,弥补了近些年来对于中职声乐教学的不足。
  运用数字化教学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化技术越来越被广泛的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艺术类中职声乐课堂更迫切需求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和泛化。目前,许多艺术类学校都已经将数字化技术运用于音乐教学中。在集体课的学习中如乐理、视唱练耳,合唱、音乐鉴赏、声乐小组课等运用数字化教学效果较好。在一对一小课中运用数字化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效果。
  通过不同的形式将现代化技术运用于声乐教学中。在实际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上课状况,首先采用录音笔或者相关录像设施将上课的状况记录下来,一则通过录音来辨别学生上课学习的接受情况,找出最佳的歌唱状态;通过录音,学生可以在课下自己练习时有所参照,以免浪费大量时间做无用功;通过录音技术来对比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研究更好的方法来适应不同条件学生的声乐学习和教学。
  在具体实践、表演中需要相关的计算机录音软件,在设备硬件上应选用高容量、内存大的电脑,以及相应的数字音频软件,并将这些数字化手段运用于实际的声乐教学中,通过分析研究对比,将好的方式方法继续延用到声乐教学中来,不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要加以改进和摒弃。
  三、数字化技术与中职声乐教学的整合
  为了能更好地将数字化技术与中职声乐教学结合起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授课中选取同一年级的不同学生进行传统教学和数字化教学对比分析。具体形式将现代化技术手段录音设施、录像技术、图片讲解、电子演示、声波震动音频分析等运用于学生的实际授课中,通过近一学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选用数字化技术教学的学生声音的音色、音准、节奏、艺术表现力、技能技巧的表现运用要好于传统声乐教学的学生。数字化技术与中职声乐教学适当整合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有效而快捷的学习途径,也充分体现出了声乐教育的规范化 、现代化、 多样化的教学理念。
  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明确学生对数字化技术运用于声乐教学的认可程度。根据对本校声乐学生问卷调查研究分析。34%的学生对数字化技术有所了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提及并简单使用过;80%的学生期待声乐教学歌唱中运用数字化教学形式;60%以上的学生认为每节课采用数字化技术的次数要适当;90%以上的学生认为课上进行录音、录视频对自身专业的提高很大。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证明,中职声乐课堂采用数字化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数字化技术声乐教学大纲的制定为声乐教学提供了纲领性指导。选用适当的练声曲、中外声乐作品集、作品讲解等辅助学生的实际演唱。首先,通过挂图向学生讲解各个歌唱器官的位置及其作用,让学生感受到实际歌唱中参与歌唱器官的联动性;其次,通过初期的录像和录音来确定学生歌唱的正确状态;再次,对学生的实际演唱进行检测,通过声波的震动情况检测出学生的音准、高低、强弱、音色等达到的标准化程度,帮助学生解决实际演唱问题。
  四、综述与展望
  中职声乐教学是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的基础,为了能更好地夯实中等职业学校声乐教学基础,并有效地提升其教学理念与教学质量,数字化技术全面运用于声乐教学势在必行。传统声乐教学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和滞后性,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极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声乐教学的不足。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有关数字化技术与声乐教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来支撑和强化二者有机结合的最佳契机点。数字化技术运用于中职声乐教学并与之整和定能共同推动中职声乐教学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辉.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教与学[J].中州大学学报, 2010(5).
  [2]孙瑶.谈互联网与网络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5.
  [3]李志刚.数字化媒介背景下音乐发展的新思考[J].人民音乐,2012.
  作者簡介:石磊(1978—),男,辽宁北票人,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其他文献
从目前世界上最盛行的两大健身项目,同属于都是东方文化的中国太极拳和印度瑜伽来看,健身效果最主要就是来源于它们的共同特征“松”与“静”。  “松”是太极拳习练者最先知道和追求的,虽然真正懂得如何是松和怎么能够松下来的人不多,但大家都知道太极拳要求“松”。放松是为了求柔。放松就是追求自然。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我们追求松就是求柔,也是为求“驰骋天下之至坚”,松了才是最佳的和谐,才会使
我们是黑龙江省绥化市龙威武术健身俱乐部的武术教练,自1988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传授武术二十余年,从租借室外场地到租房,1994年有了自己近二百平米的室内场地,2003年我们建起了一千余平米的武术健身俱乐部,有了标准的武术场地,铺设了专用武术地毯。从单一的武术发展成拥有武术、跆拳道、健身健美、街舞、肚皮舞和拉丁舞等十几个项目的综合健身场所,武术学生从几十名到一百五十余名,至今为止我们所教过的武术学生
自2000年以来,河南省已经步入老龄化阶段,而且高龄化趋势显著。再加上河南省劳动力资源外流、人口基数大等原因,养老问题已经日渐凸显。完善河南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已经刻不
[摘要]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国家产业创新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提出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要完善法律法规,要注重技术开发,要建立交流平台,要加强师资建设,并着重介绍了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在校企合作实践过程中搭建校企技术交流平台,形成“政、企、校”三方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互利多赢  [作者简介]杨卫国(1975- ),男,
【摘要】在录音技术使用过程中,展示出很强的复杂性特点,对音乐作品效果也容易产生影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此提升重视程度。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音乐作品录音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从麦克风的选择、利用录音设备和调音技术来完善音效、使用延时混响器制作特殊音效、音频激励器的使用、均衡器的使用五方面,论述了运用录音技术完善音乐作品效果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录音技术;音乐作品;音频激励器  【中图分类
在高收体育教育中,学生不但能够了解体育运动的锻炼常识,提高体育运动水平,减少体育运动损伤,还能养成良好的体育远动习惯。扣果可以将良好的体育迢动习惯一直建续下去,对学生一生
【摘要】在当今的教学方式当中,对城市教师来说触控一体机已经不再陌生,在很多学校的课堂当中已经出现了,它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使得音乐、视频以及灯光等都能够在此展现。在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方面触控一体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触控一体机介入小学音乐课堂以来,我们看到它使音乐课堂教学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触控一体机的运用课堂教学更具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触控一体机的运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
[摘要]高校辅导员由于工作性质和人员构成等多方面原因,最容易且较早进入职业高原期。职业高原现象不仅会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健康、长远、可持续发展,对于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为此,文章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高原现象成因,并提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高原现象的化解路径,即正确面对、潜心学习、创新管理、规范职责、强化绩效。  [关键词]高等院校 辅导员 职业高原 职业发展  [中图分
[摘要]研究性教学的开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文章试图通过打造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顶层设计,建立跨学科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构建集教学、实践、科研于一体的全方位的研究性教学体系,打造科教融合的教学生态环境,创新学生考核评价方式等途径突破研究性教学发展的瓶颈,实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 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 内涵式发展  [作者简介]齐宁(1980- ),男,
[摘要]要实现精准扶贫的战略目标,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是一项重要措施。文章以四川大小凉山地区的教育现状为例,分析了当前贫困地区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紧迫性,进而论述了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途径,即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鼓励和引导行业企业加强与贫困地区职业院校的合作,完善劳动力转移培养体系,促进招生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强对贫困地区师生的资助,支持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