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在“尽力”唤醒自己

来源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zh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李建成的“尽力”观
  李建成,认识他的时间很长了。记得第一次与他见面,是他作为洪泽县教科室主任,介绍他的“自问自探”教学改革。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李建成有改革的激情,有研究的执着,还有理论追求的愿望和较好的基础。后来,又见过他很多很多次,聊过好多好多回。每见一次,每聊一回,都觉得他又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是悄然的,但是可以捕捉的,可以感受到的。他,在成长。因此,李建成形成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提出“成长教育”,我是不奇怪的,因为这是水到渠成的事。
  最近读李建成《唤醒成长》,他多次使用“尽力”两个字,让我的阅读目光多次停留在那儿。他这么说:“只是父母那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尽力’,让我生发一种成长的力量。”于是,他读师范时,尽力读书、习字、练琴、绘画……当了教师后,他尽力探寻教学改革的新路径;做了校长后,还根据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尽力提出让学生自主学习;再后来,当副局长了,关于教育的诠释与表达,还一直在尽力。“尽力”成了他所钟爱的一个词,这是他心底里发出的声音。
  尽力,很平常,好像没有什么新意,也谈不上什么深义。但是,依我看,尽力不仅是他的一种真实想法,而且是他精神、情感、品质的折射,是低调中的积极,是态度的真诚,是留有余地的自信。在李建成,“尽力”的真正含义是:尽自己所有力量,把自己全部力量都拿出来;与其对未来有高调的承诺,还不如把一切都尽力而为地献给现在。这就是李建成的“尽力”观。正是这样的“尽力”观,让他马不停蹄,一个驿站一个驿站地向前;又如儿童生长,拔节向上,朝气蓬勃,一个个“尽力”,一次次“尽力”,他的核心主张——“成长教育”呼之而出。
  “尽力”观还有另一层意蕴:成长是急不得的,那是尽力而为的事。任何一个人,尤其是学生,有发展的需求,有时还会有不少的冲动,这些都是成长的根据。把控这些根据,成长就会有节律感,教育就会自觉地走在规律上。尽力,一定不是违背规律;尽力,一定是慢慢地、一点点地生成。由此,我以为,“尽力”是李建成建构起来的属于自己的“积极心理学”,是他认定和追求的人生态度,是他的行动风格。一切都源自他的内心,因此,我将“尽力”认作是李建成的核心价值观。试想,一个人尽力了,一所学校尽力了,还担忧教学质量不能提高吗?还为教学改革难以推动,难以深入而纠结吗?教育成长不就在其中了吗?
  二、李建成是个优秀的定义者
  李建成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这么说:“我提出的教育即成长这一哲学命题,便是以‘成长’定义教育。”接着他又作了重要补充:“用‘成长’定义教育给教师定义带来变化,教师定义的变化又给教育本身带来变革。”
  教育、教学、课程是需要定义的,教师、学生、家长是需要定义的,学习、发展、成长也是需要定义的。所谓定义,倒不是下定义,而是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理解某一事物、某一概念,继而解释它,用精练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因此,我以为,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定义其实是倾自己之所知和所能,重在意义的阐释和表达。
  李建成是一个优秀的定义者。他成为“定义者”来定义教育有个过程。他曾经是个学生,后来是个小学教师,后来成了小学校长,后来又做了县中的校长,现在还兼任教育局的副局长,当然,他永远是个教师。多种角色,不同的经历,丰富的体验,让他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教育、发现教育。所有的一切,都聚焦于教学,而教学总是教育的一种形态,因此,所有这一切又都自然地聚焦教育。我们一般这么提问:教育是什么?还可以这么提问:教育像什么?而李建成是将两种提问方式整合起来。整合的核心是什么呢?李建成的回答是:“我感受最深的是‘自问自探’不只是教学法,更应是人的学习方式。”“人”的学习方式,意思非常清楚,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技术等等,其背后或深处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人,是核心。离开人,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因为人是人的最高价值。而人是需要生长的,只有在成长中才显现他作为人的最高价值。所以,李建成坚定地认为,“教学既应关注学科素养的培养,更应关注人的发展——人在教育过程中生命得到更好的成长。”于是,他便从学科教学方法研究走向教育本质研究,“根据教育的本质是基于人,又要依靠人,最终是为了人这一基本思想,提出自己的教育哲学‘成长教育——关注人的生命成长’”。
  这是一种逻辑,是李建成的个人逻辑,不过,这一个人逻辑具有重要的普遍意义,因而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认同,而且产生了很大的共鸣。李建成对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其感性与理性相互融入的程度越来越高。
  定义是个创造的过程。创造的过程有不少的依循。李建成的路径是:从传统文化中寻根,从未来需要中找路,从自身特长中立本。而且,定义不只是个人的事,李建成和大家一起来定义,让大家也成为定义者,这就形成了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共同体,必然推动教师的共同发展,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三、李建成是儿童发现者
  如前所述,教育的核心是人,是儿童,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是基于儿童的,教育也是要依靠儿童的。“成长教育”是儿童成长的教育,是儿童成长规律的探寻和把握,离开儿童,教育免谈。“众里寻她千百度”。用了两个十五年的时间,李建成终于在儿童发现上有了重要进展。
  他有这么一个经历:实践初期,更多以“儿童为中心”,完全按儿童的兴趣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后来,他从“知识结构”和“儿童中心”两个维度去寻找契合点,提出“满足成长需要”。从满足兴趣到满足需要,固然没有非常明显的界限,却是有区别的,可以说,这是对极端的兴趣主义、极端的“儿童中心主义”的调整和改进。后来,李建成又从“满足成长需要”走向“儿童主动参與”,显然这是一个极大进步。满足成长需要,儿童还只是个接受者、被施教者,而儿童主动参与,儿童已成为教育的参与者、创造者,一下子从被动地位走到主动地位。走到这样的地位,也并不否认和排斥“满足成长需要”,恰恰相反,此时的“满足成长需要”还具有了主动的、积极的意义。
  儿童在教学中地位的转换,让李建成有了新的感悟:“我对‘教学’概念进行重新界定:教学即让儿童参与课程建构。追求的境界是:让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围绕生命成长需要和课程学习需要,运用个体知识经验积极、有效地与参与策划和实施课程建构,在课程建构中参与教学,在参与教学中建构课程,将课程建构与教学融为一体,实现儿童与教学一起成长。”这段表述是精彩、深刻的,他发现了儿童。
  发现儿童,关键是教师需要发现自己,亦即定义教师。何为教师?教师何为?教师最为根本的专业究竟是什么?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有一首诗:“真正的老师对他自己下功夫,像磨一面镜一样,他把自己最终做成了镜子。但他是一面没有目的的镜子,它并不去有意寻找谁的脸来照。它只是在那儿,但来到他面前的人看到了他自己。真正的老师反射你的光,如果你借着他看到了光明,那也只不过是你自己的光照到了你自己的黑暗。他是一座桥,借着他,你只是来到了你自己。”无须多作解释,诗不是借隐喻在定义教师吗?教师是一面镜子,让学生看到自己,让你的光使学生成为一种光,用自己的光去照亮自己的黑暗。
  不知道李建成有没有读到过这首诗,不过,他心中一定有这首诗,因为他是儿童发现者。
  最后,李建成又用四个“尽力”来结束他的文章。尽力,似乎成了李建成的代名词,于是李建成终于“建成”了,生长了,发展了。
  (作者系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督学)
其他文献
心理课是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也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和缓解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探讨中小学心理课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心理课堂的课堂效率,促进学校
介绍了由两套logix5550控制器、一套SLC控制器、CNET网、DH+网联成的控制系统,采用工控机人机接口进行监控和操作,实现了整个焦化厂备煤系统的自动控制.
期刊
立足于灭火系统的技术现状,首先分析了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机理与应用范围,其次对七氟丙烷在灭火系统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讲解,并在最后对灭火系统的构成模式、注意事项进行了
<正>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一所职业院校的兴衰往往系于专业设置与建设的成败。近年来,重点专业、骨干专业、精品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如火如茶,特别是江苏无锡、浙江宁波、安徽马
期刊
我国首套甲苯甲醇甲基化工业装置在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成功完成工业运行试验。运行结果表明,甲苯甲醇甲基化技术方案可行,工程设计满足要求,装置满负荷运行平稳,各项技
国产碳化钨组合轧辊在小型棒材精轧机上的应用,实现了K1~K8孔型寿命的匹配,大大减少了换辊换孔次数,消除了人工在线修孔,减少停工时间465.2h,机时产量提高1%,负偏差率平均提高
要保证战略的实现,在不同的时期必须要制定相适应的不同战术那种战略制定以后,就可以按部就班毫无变通地进行战术分解的想法显然是一厢情愿的
运用电能价值当量理论,把发电厂的管理信息系统(MIS)与电力市场结合起来,对发电厂的发电成本与供电量、负荷、煤耗等多种因素进行动态成本分析,寻找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决策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交通建设不断加快,汽车制造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上越来越多汽车制造商开始重视起物流管理,不少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拓宽利润,试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