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id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的课堂,提倡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出于本能都争着说,即使有些胆小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不敢主动表达,但在小组内无所顾忌,能争先恐后地发言,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孩子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这正是新课程的理念,但在活跃的语文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学习技能,就学习本身来讲,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应算是一条捷径,有效的倾听能帮助我们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触类旁通,萌发灵感;还能使我们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对于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完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明确目标,引导倾听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望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认为别人说别人的吧,与自己无关,教师这时应该告诉学生:上课认真听,这是对老师的尊重,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上课认真听”,除了听老师讲课,还要学会听同学发言。其他同学发言的时候,要一边听,一边想,从同学的发言中,可以获得新知识,受到启发,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二、细化要求,学会倾听
  “上课要认真听讲”,这是我们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提醒学生时说的话,这句话细细想来,似乎有点模糊,学生听起来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做到认真听。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要五心”。1、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2、要耐心:不随便插嘴和别人强话,要听完别人的话,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对别人尊重。3、要细心:当别人发言有错时,能够指出,并发表自己的新见解。4、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5、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三、融于学生,自发倾听
  与老师沟通,是埋在学生心理的渴望:让学生与自己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谈笑,是一种莫大的奢望与幸福。所以拥有“童心”的老师一定会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欢迎。学生往往也会因为喜欢哪位老师,也就喜欢他教的那一科,也就会做到认真倾听他的讲课。所以我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地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距离。几乎每次下课,都和学生在一起,不是和他们谈心,就是和他们一起跳皮筋游戏,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听老师讲课呢?
  四、设计环节,督促倾听
  “倾听”能博采众长,弥补自身不足;也能萌发灵感,触类旁通;还能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古人就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说,可见倾听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无论实践知识,还是理论知识,最便捷的还是听人讲解而获得的,因此“听”还是求知过程中提高效率的好办法。在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过程中,我非常注意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些教学环节,如:提字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要注意听,自己只对所提的字读两遍;学生回答完问题,让其它的同学“鹦鹉学舌”重复刚才那位同学的话;识字过程中,我喜欢让学生"开火车"进行。这样一来,学生自然会警惕性提高,做到上课认真倾听。
  五、鼓励学生,主动倾听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从此可见“激励”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平时在我的课堂上,我从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和赞美。如:“这位同学多么注意倾听啊,人家的大脑一定会变成电脑”“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可真帮了他的大忙”一句句赞扬,一个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直入学生的心田,激励着他们不断进步。时间长了,学生自然会在你的表扬声中逐渐学会倾听。
  六、丰富知识,吸引倾听
  教师渊博的知识会征服学生。“学生可以容忍教师的苛刻,但不能原谅教师的无知”。作为教师应该是“杂家”,不仅懂得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解古今中外,把握时代脉搏,从而把抽象的理论课讲的具体、生动、形象。这时,学生就会被你横溢的才华、渊博的知识所征服,从而从心理上、情绪上乐意接受你,课堂上的倾听会变成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听越爱听。如:为了开好一节课,我喜欢利用每堂课的前几分钟给学生讲故事,学生还封我为“故事大王”,可见,我在学生中的影响是绝对有的,同时,我也观察到在我的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学生因为认真倾听,他们“能感悟多少,就说多少,发现什么就交流什么”,倾听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就象“春风润物细无声”滋润学生的心田。
  七、参与教学,乐于倾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之一。教学中,可借助表演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课堂上笑声不断,充满了欢乐气氛,同学们在表演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认识,体会了文章的思想内涵。
  曾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成的,只有我们教师在每一堂课,每一个活动中持之以恒,时刻去提醒,去引导学生学倾听,学生才能拥有倾听的能力,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倾听这把金钥匙。有了这把金钥匙,就能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交流空间。锤炼学生倾听能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在听中生疑、听中解惑、听中积累、听中成长。听出聪明的头脑,听出精彩的人生。
其他文献
回顾我们的作文教学历程,审视当下学生的写作状况,应该说是喜忧参半,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主要表现在:  1、作文范围的宽裕。以往,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作文要求十分的明细,以命题或者半命题作文为主,学生写作时自主选择题材的空间很小。而现在使用的苏教版教材最大的亮点,就是学生确定写作题材的自主自由度比较大。一般的习作要求,总要有表较长的一段导语。导语涵盖面广,只作方向性提示,利于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生活
期刊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一种手段,阅读过程涉及到读者的语言能力、理解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阅读速度。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下面我就实际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对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很重要。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阅读材料中的一些文章中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这类文章往往能提高阅读的兴趣
期刊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将课堂还给学生,将探索的空间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呢?下面谈谈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利用学生身边事例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熟知的事例,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学生实践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练,通过一系列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技能,提高其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方法、设计问题    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小学语文要“重视语言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方式仍然是教师为主,课本为主,课堂为主的封闭式教学,把课堂教学绝对化,唯一化,视课外阅读为可有可无的点缀,甚至予以冷落和排斥,认为是在占用学习时间。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就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只有“厚积”才能达到“薄发”。要积累,就要加强课内课外的指导,开拓
期刊
新课程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并已深入人心,那么在实践中我们又怎样去适应新课程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呢?为了适应这一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客观上要求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改变教师的角色。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面就谈一下近几年来我对英语教学的几点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
期刊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准确率低。纵观历年的考试,学生在计算方面失分十分严重。很多家长,甚至一些老师都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归为“粗心”。只要下次考试的时候认真点、细心点,这种错误就可以避免。但在实际情况中,这些学生下次考试照样会出现类似的错误。这时又有家长和一些老师站出来说这些学生就是粗心惯了,一下子改不了。我不这么认为。为什么成绩好的学生这方面出错的
期刊
实施了三年的高中新课程,给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带来了挑战,教学改革效果好不好直接体现在课堂上,而教学准备与教案编写则直接影响老师的教学。因而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教案的备写质量,如何使教案备写与高考对接,这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目前待解决的问题。我现在就教学中的体会和对有关专家的理论学习谈一点教案备写的看法。  一、新课程实施中教案备写存在的普遍问题  1、注重形式多,强调落实少。  2、平铺直叙多,情
期刊
一、什么英语是学习习惯  一个比较简单的定义就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英语:学习习惯一定是英语学习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用心理学的话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坏习惯是一种藏不住的缺点,别人都看得见,他自己却看不见,因为习惯就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潜意识表现的行为,并不一定是他自己希望的行为。我们每个学生身上一定有很多好的学习习惯,也一定有些不好的学习习惯。 
期刊
关键词:七环节“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关键词、考试、总结”    进入高三是许多学子实现人生目标的关键时期,那么好的学习方法是达到成功的便捷之路。思想政治课是高考的必考科目,它既有其他学科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独特之处,要想学好这门学科,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是必备的。合理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合理的学习方法是针对个人具体情况而言的,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是要遵循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