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期高温胁迫对耐热性不同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原因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9880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两个耐热性不同的籼稻品种为材料,在减数分裂期进行高温(白天温度〉35℃)处理,以同期自然温度(白天温度〈33℃)为对照,研究减数分裂期高温对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温处理显著降低了热敏感品种双桂1号的花药开裂率及花粉育性,对耐热品种黄华占影响较小;明显降低了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使产量显著下降,其中耐热品种下降幅度小于热敏感品种;热敏感品种粒宽显著缩短,长宽比显著增大,而对耐热型品种影响不大;明显降低了水稻的根系活力和幼穗的核糖核酸(RNA)含量,显著增加了叶片丙二醛(
其他文献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多种疾病以凝血障碍为特征的中间病理过程,发病急骤,居母婴死亡率首位.因此,早期诊断DIC,把握正确治疗时机,尤其是肝素的合理应用是抢救成功的关
为了解水、旱栽培条件下水稻粒形和粒重的表型及QTL变化,以陆稻品种IRAT109和水稻品种越富构建的双单倍体群体为材料,系统分析了稻谷粒长、粒宽、粒重及长宽比在水、旱栽培条件
以粳稻农垦57和武运粳8号杂交衍生的DH群体为试材,分析了各株系产量和蒸煮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DH群体中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着粒密度、单株产量与PKV、HPV、BDV、CPV
为探明籼稻品种IR24是否携有新的抗条纹叶枯病基因,利用衍生于Asominori/IR24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和以Asominori为遗传背景IR24插入片段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群体,进行抗条纹
用覆盖抗褐飞虱基因Bph15的两个BAC克隆,即20M14(27kb)和6409(36kb)作为探针,对非洲栽培稻、药用野生稻和宽叶野生稻体细胞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两个BAC克隆均被定位于非洲
春化基因VRN-B3是小麦开花素基因TAFT,为探索该基因在品种间的保守性及其与小麦开花早晚的关系,根据TaFT基因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DQ890162)设计特异PCR引物,扩增了13个品种
选用鲁花14与花育23花生品种,通过农杆菌介导开展了轮状病毒抗原蛋白VP4基因遗传转化研究,从转化植株中随机选取26株表现Kan抗性植株进行nptII基因的PCR检测,结果有22株能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