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支架”作用,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lcc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发挥支架作用,利用合作、对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最终获得数学学习的能力。其实这些教学思想就是“支架”式教学思想的体现。支架式教学思想来源于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在老师帮助下可以消除一些个体差异,他认为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因此,教师就是课堂教学中的“脚手架”,也就是要发挥“支架”的作用。
  笔者认为发挥好“支架”作用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发挥“支架”作用,搭建好“脚手架”
  围绕课堂的学习目标,建立学习目标的概念框架,也就是明确待解问题。比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上课开始后我出示了问题:有一些饮料,一箱24瓶,这样的饮料18箱,共有多少瓶?让学生估算一下,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估算的,请学生把自己估算的数字写在作业纸上,并猜想,自己估算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比较如何,是正确还是错误,是接近还是相差很大?我说:大家如果会算的话就知道自己估算的结果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那么怎么计算呢?要求每位同学自己想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掉。下面请每位同学自己想办法计算出24×18的结果。我这样教学就是为了创设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氛围,让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进行估算,问题比较简单,学生愿意参加,参与度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估算时,我不仅要看学生猜测的答案是多少,还要重点注意学生有没有主动“估算”,就是起到“支架“的作用,培养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也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能力,目标明确,是真正的“脚手架”。
  二、发挥“支架”作用,创设兴趣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保障。创设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当中老师也要发挥好“支架”作用。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它需要经历“猜想—质疑—释疑”的过程,只有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才有更大的动力。
  例如,教学“圆周长”这一课,我首先问学生:孩子们,你们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学生肯定都会说知道。我们都知道是小白兔输了比赛,因为它太骄傲。今天小白兔想和小马比赛,你們估计一下谁会得第一呢?学生肯定猜小马得第一。这时我播放课件:小马沿着一个长方形路线跑,小白兔沿着圆形的路线跑,结果小白兔得了第一名。同学们纷纷说这不可能,比赛肯定有问题。其实小白兔和小马跑的路线不是一样长,小马跑的是长方形周长,而小兔跑的是圆形周长。我们还没学过圆形的周长,要算它们路线是否一样长,我们就要学习求圆形的周长。学生被问题刺激,被问题吸引,学习积极性很高,老师的“支架”作用明显,会让他们深深地沉浸在问题中。
  三、发挥“支架”作用,让学生独立探索
  探索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一些演示的或者一些概念性的东西由老师做介绍或者指导,起到“支架”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和研究,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适时提示,沿着概念的框架去研究和分析,尽量少插手,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指导帮助逐步减少,渐渐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直至不需要老师引导,自己组织探索、发现、研究,直至得出结论。
  四、发挥“支架”作用,组织合作学习
  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探索需要适当的情境,合作学习是学生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但能获取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对培养学生团结精神和增强班级凝聚力都有重要作用。当然,老师在这方面就要起到支架作用,协调好小组活动,组织有序的小组合作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五、发挥“支架”作用,做好效果评价
  一节课中一个课题的学习最终要通过小组的活动、教师的引导得出结论。这个过程结束,意味着要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学生可以自我评价,也可通过小组对个人进行评价。这时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支架作用,设计一些评价练习。当然,这些内容教师要精心设计,要能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做出科学的评价,这样才能起到作用。
  六、发挥“支架”作用,深化课程学习内容
  学生对学习内容是否吸收和理解,可以通过学生学习后的评价来检验,教师要做一些补充与练习,以加深、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验证能力。老师要发挥支架作用,对学生的知识缺陷要了如指掌,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这些自我探索的学习方式,在老师的支架作用下,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发挥了学生学习认知主体的作用,而且在这个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将会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能力。
  参考文献:
  张晓勤.运用“支架”理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山东电大学报,2008(1).
  编辑 赵飞飞
其他文献
音乐,在幼儿园几乎贯穿每个活动,并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天性喜爱音乐,他们在唱唱跳跳中愉悦心情,在敲敲打打中发展个性,在拍拍奏奏中提高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可见,音乐的核心是“感受”和“表现”,旨在引导我们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着重关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加大了教育力度,高职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为了使高职院校更好的发展,并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技能型人才,必须加强校企合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使教育方针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高职教育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所以本文针对高职教育如何深化校企改革合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强校企合作的措施,从而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
摘 要:本文通过对学校体育本身功能的阐述和青少年自身现状的分析,结合学校体育的功能,采用文献法和归纳总结法得出学校体育对青少年学生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具有各种促进作用。结果显示学校体育对青少年学生现阶段有着积极的作用,也从双方面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发展和青少年学生身体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学校体育;青少年学生;促进发展  1 研究目的:本文就学校体育对青少年学生现状段的各种积极作用进行了一些观点
摘 要:泵站在水利设施和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泵站的整个运行系统中,泵站机电设备对于泵站的正常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于影响泵站机电设备维修质量的原因做了探讨,并且从用工方面,从业人员的培训方面,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采用进行解决,从而促进整个泵站运行系统的正常运转。  关键词:泵站机电设备;维修质量;原因;对策  随着国家对于水利事业重视程度的提高,建国以来,国家兴修了一大批水利工程,比如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当今的英语教学中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成为普遍现象,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巨大的辅助作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使之有效提升教学
在高校教育活动中,高等数学是基本课程之一,以初等数学为基础,经过一系列数学方法、原理与概念的演变,成为一门逻辑严密、高度抽象、应用广泛、内容丰富的学科,注重知识的理
摘 要:纪晓岚无文体论著,但在评注《文心雕龙》中体现出他的文体论思想。其中,从文风的动态发展中把握文体的特征,这一点很能体现出他的文体发展观。所论文体之正变,反映了从宗古把握流变的思想;在声诗关系上主张“声诗本判”,并以此作为诗歌流变的评判视角;以声律学说作为“近体”形成的标志,进而判别古今文风的差异与变化。他以文章所涉的事类、功用作为划分文体类别的基本标准,又深入到文体所用的笔法中探析文体的变
摘 要:对于爱单车旅行、爱玩山地车越野的人一定很关注如何保养自己的爱车,要想自己的爱车能陪伴更久,因此,他们就会好好的去保养自己的爱车。自行车的保养主要在于擦车,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自行车链条的清洗了。因为链条上容易沾染尘土,不及时的清洗会磨损飞轮和变速器。但是,自行车链条的清理却是一件比较费时费力的工作,这就需要有简单易操作的机构来完成这项工作,因此,新型链条清洗器应运而生。  关键词:新型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