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学习条件下中职英语教学的探索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zilovenv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移动通讯技术和云计算技术不断融合并迅速普及全球,为移动学习的开展提供了理想的技术基础和物质准备。在移动互联网时,教师的教学思路必须跟上瞬息万变的时代节奏,教学方法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青年学生的喜好,把最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教学改革中势在必行。本文围绕探索移动学习条件下的中职英语教学作出阐述。
  【关键词】移动学习 中职英语教学 变革
  随着移动互联网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中的普及,不容回避的问题是,英语课堂教学受到了各类手持式移动电子设备的干扰和影响。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关注点和兴趣点集中在教学上而不是手机上,是很多教师思考的问题。为了制止学生利用移动通信工具在课堂上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有的学校甚至明令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教室,制定没收手机、进教室前先上交手机等校规班规,但这些都需要在学校强制以及家长充分配合的情况下才能顺利执行,很难在每个学校每个班级中广泛推广,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措施在“互联网 ”的时代背景下更显得逆时代趋势而为之。
  随着英语课堂教学和考试制度改革的深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在有些中职学校已开始逐步调整,这对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无法满足未来英语语言技能在学生就业后的基本要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教师的教学思路必须跟上瞬息万变的时代节奏,教学方法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青年学生的喜好,把最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教学改革中势在必行。移动课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中职人才培养需求及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1.中职毕业生英语能力要求。根据一项广东省企业对中职学生英语能力需求的调查,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的英语能力要求大致是:毕业生要具有良好的读写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能力。随着清远经济的不断发展,外经贸合作机会不断增加,在制造、服务、旅游等行业需要的外语人才也比以往增多了不少。这项调查说明,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不掌握英语,几乎是不可能真正掌握新技术,也不可能学会操作新设备。比如,我校的电子专业、汽修专业的学生,他们在工作当中就必须会接触到一些英文单词或专业设备的英文资料,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英语水平。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培养既有操作技术,又掌握英语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已是当务之急。
  2.中职英语教学现状。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笔者针对所在专业部的班级进行调查问卷后发现: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关于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有以下几点:
  (1)英语教学主流依然为传统教学模式目前,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但中职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却依然为“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大纲上的任务,学生听与不听,学与不学,教师都得讲。教师还得从头开始,接着自己的“一言堂”。形成了的“教师灌输,学生厌学”的英语教学的恶性循环。调查问卷中,60%的学生承认,自己上课很少能集中精神认真听课,班级上课后作业也是班里某个同学完成一份,其他同学照抄,交差了事。学生面对课堂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没有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极少在教学中引入移动互联网技术,学校的支持力度也不高,学生自觉性不高,影响其教学效果。目前,中职英语教师使用的教育技手段仅限于PPT,或用平台电脑播放一部英文电影、英文听力练习,而90后、00后的中职学生从小生活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中。根据中职生的学习习惯,他们对手机的认识仅限于娱乐方面,利用手机学习仍未形成习惯。师生在移动终端使用方面存在如此巨大的差距,令很多学生觉得与老师没有共同语言,更谈不上与教师在英语教学上的同步互动了。教师在新的教育技术方面的利用远远赶不上新的技术与教育手段的更新速度,导致中职英语课堂效果并不十分乐观。
  二、移动学习的特点及优势
  1.移动学习是未来英语课堂的必然趋势。近几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终端已成为当今乃至未来社会最流行的通信设备,手机上网已经日渐普及,而青年学生作为追求时尚跟进潮流最快一族,自然成为移动终端最主要且最活跃的用户群,移动终端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但不是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背境下,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自然应运而生,即移动学习(M-Learning )。尽管目前对于移动学习的理解与认识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表述,但是,移动学习所具有的可提供近乎无限的共享信息资源的特性,使其进入英语课堂成为可能。不管人们是否喜欢,随着各种不同形式移动终端的开发,移动学习一定会进入传统学习方式中,或辅助或替代之,而成为未来学习各种知识尤其是英语知识的新模式。
  2.移动学习的优势。德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如果现在采取的一些教法不能继续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那就说明这些方法已经OUT不能迎合现在青年学生的口味了,那就得在课堂这盘菜上调上学生喜爱的“佐料”。
  移动学习具有移动性、互动性、丰富性和便捷性等特点。如果你拥有一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或一台笔记本电脑,无论你身处何方,只要打开机器,调出学习资源,你都可以以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者之间还可以进行交流与互动,即可以使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方式进行多方的交流,还可以就某些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还可以多人参与加入共同讨论。互联网上具有海量的信息资源,其丰富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只要有移动终端,只要能上网,就能拥有那些资源。移动学习设备的小巧反应快速,也使得移动学习在交流互动上显现出它的灵敏、快速及方便的优势,使學习者之间的远程交流与互动十分迅速。
  三、移动学习条件下中职英语教学的变革与探索
  英语学习的整体感知发展是结合“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展开的,英语教学应充分结合课外学习活动、家庭自主学习等各种移动学习方式进行。教师应将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有效引导为知识管理工具。中职学生可以分为毕业后就业与升入大学继续深造两种类型,无论是哪种,英语学习时间更为灵活,课外移动学习是课堂教学有效的补充,教师可以布置课外作业,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享受移动电子设备带来的学习乐趣,这个过程可以产生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想法、思考一系列良性学习循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解答学生在移动学习时产生的各种问题,实现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的“答疑”“解惑”。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个英语单词的解释理解不够,可以在课后在网络搜索加以确认 ;对某篇阅读理解课文的知识背景了解不透,也可以进行搜索作为参考,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加以确认。
其他文献
【摘要】词源学作为词汇学的一部分,有助于帮助学生洞察英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夯实其词汇学习的基础。同时有助学生了解词汇背后的文化背景,有助于调动其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较强、较系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逐次提高其阅读能力和对语言的感受力。  【关键词】词源 词汇学习 文化意识  一、引言  词源学(etymology,希腊语ετυμολογ?α)是研究字词来源的一门学科。英语的“etymology”一词本身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地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与控制,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加强公立医院的固定资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的表述都反映着某种文化;同样的道理,文化的进步也影响这人们使用语言的方式.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与此同时,也使得大学
【Abstract】Reading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English teaching, and how to promote the English teaching performance has been an essential subject confronting English teachers. Scaffolding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 existing in English online course: The text message, rather than the learning activity, is the focus of the course design
【摘要】在互联网 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公共英语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互联网 ”教育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既强调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老师作为主导者,以学生为主体,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个性化教学。  【关键词】“互联网 ”背景 混合式教学模式
经济开发区作为政府主导的公共产业平台,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建立起来的,是改革开放的一项重大创举。经济开发区艰苦创业、白手起家,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
Shawn Loewen教授著作《教学下的二语习得导论》从认知互动视角全面介绍了教学下的二语习得理论、实证研究和教学实践.该书内容深入浅出,适合学者、一线教师和二语习得专业学
女性作为全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有关女性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各国政府、学者、媒体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和蒙古国的经济都有了快速的发展和提升,因此,作为相邻的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