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低年级段轮滑初学者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gb567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对轮滑初学者的技术教学方法进行研究,认为在教学中采用心理障碍排除法、阶梯、陆地模仿和游戏竞赛等教学方法,有助于初学轮滑者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正确的掌握轮滑基本技术,高质量的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轮滑运动 初学者 教学方法
  近年来,新课标的实施,“健康第一”的思想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拥有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轮滑运动作为一项新兴的融健身、竞技、娱乐、技巧、休闲、惊险于一体的全身运动项目,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现已列入课堂教学内容。轮滑运动是不断建立平衡与破坏平衡的对立统一的过程,因器材的特殊性,技术复杂,初学者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快速有效地掌握轮滑基本技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本文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心理障碍排除法
  (一)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低年级段的孩子好奇心强,热情好动,大部分孩子对轮滑都有着极大的兴趣,想要尝试一番,但也有部分孩子因为胆小,始终羞于尝试……轮滑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学生要穿着轮滑鞋,靠与地面接触很窄的轮子作为支撑点,在保持平衡的基础上,完成滑跑动作及复杂技术。对于从没接触过轮滑的初学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上鞋后站不稳,无法控制重心,不敢移动,这时就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尤其在几次摔倒后,神经便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肢体僵硬,不敢做动作害怕受伤,畏惧滑行,最终导致自信心水平降低,从而丧失学习动力的心理障碍。
  (二)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
  本文针对这种情况,经常长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得出一方面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之在练习过程中主动放松自己;另一方面,需要改进对其技术动作的教学辅导方法,根据其实际存在的问题,设计有效的轮滑基本技术教学步骤。
  1.准备活动要充足
  初学者在滑行前要先适应轮滑鞋,最好不要马上在水泥地面上滑行,应让学生先在松软的地面上、草坪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滑前基本技术、技能的练习,如:各种安全的站立姿势、摔倒时的技巧与保护,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逐步提高动作难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定向,当学生能熟练地掌握,摔倒时的技巧与保护,并能在草坪上自如站立,行步,做一些基本动作时,学生的胆怯心理就会大大降低。
  2.具体练习内容与方法
  正确的摔倒方法能够把受伤的危险降到最低限度,模仿摔倒时的样子,练习相应的动作,摔倒时,尽可能降低重心,并充分发挥护具的作用。如前摔,腹部和背部放松,膝盖和肘部弯曲,手掌张开,手指上翘,以膝、肘、手上的护具着地,缓冲摔倒时的力量;后摔,尽量屈膝下蹲,降低重心,尽量让臀部先坐下,并注意保护尾骨,同时低头团身,避免头部后仰磕到地上,摔倒时要避免直臂单手撑地,这样很容易受伤;侧摔,侧摔同样要降低重心,避免直臂单手撑地,尽量以护具先着地。
  二、阶梯练习法
  轮滑运动因器材特点,滑行者着轮滑鞋时,总是处于不稳定的平衡中,所以学生在刚上鞋的开始阶段,还不能够马上进行完整技术动作的练习,此时不要急于让学生滑行,可通过阶梯练习法,将技术动作合理的进行分解再组合,采用降低教学难度的教法和手段,进行辅助和诱导练习,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且步步相连,既不破坏动作完整性,又可使学生较快的掌握所学的完整技术动作,系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练习内容与方法
  1.站立姿势
  初学者穿着轮滑鞋时站立会难以维持平衡,因此先要教学生正确的站立方法。
  1)丁字站立:将左脚跟紧靠在右脚的内侧(或右脚跟靠左脚内侧)双脚成丁字形,双膝微屈,重心平均分配在两脚上,上体自然放松,抬头平视。
  2)V字站立:站立时两眼平视前方,两腿膝盖微蹲重心下降,脚跟靠拢,脚尖向外张约30度呈V字状,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或屈臂放在体前。
  2.踏步及走滑练习、
  1)V字踏步:使学生熟悉身体重心转移的感觉,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平衡感稍差的学生可以先扶栏杆练习。方法:以V字姿势站立,先一条腿抬离地面,这时身体重心压在独立支撑的另一条腿上,稍控制一下,然后抬起的腿向下踏(四个轮子要同时落于地面)左右腿交替着重复以上动作。
  2)V字走步:强调身体重心与脚同步的重要性。方法:以V字姿势站好,先抬起一条腿,重心与腿同步往前方踏出,落地时脚要与原来的方向一致,待踏稳后再将身体重心与另一腿往前踏出,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
  3)平行滑步:让学生体会和适应轮子滑动的感觉。方法:先两脚平行站立,上体保持正直,然后顺着轮子的滑动方向,两腿前后拉开,呈弓步状,(两脚始终保持平行状)稍控制一下,再慢慢将两脚拉回至平行。
  4)初步滑行:在熟练了向前V字走后,就可以进行初步的滑行练习,首先上体前倾,降低重心,缩小蹲屈角度,用轮子的内沿做小步V字前走,连续走几步就会自然的产生向前滑的慣性,使学生在不摔跤的情况下找到了滑的感觉,走中带滑,滑中带走,保证了在滑行时重心移动的稳定性,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怕到喜欢,愉快且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完成教学内容。
  三、陆地模仿教学法
  (一)陆地模仿在轮滑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在陆地反复进行轮滑动作的模仿练习,能够增强腿部专项肌群的力量,发展轮滑所需的专项素质。便于轮上基本动作技能的正确掌握。可以使初学者完成由于轮滑鞋的障碍不能完成的动作,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减少在轮上练习时摔倒的次数,缓解学生对新动作技术的胆怯紧张心理。
  (二)练习内容与方法
  1)基本滑行姿势:两脚与肩同宽,平行站立,两腿蹲屈100~110度,上体前倾,肩略高于臀,身体重心通过两脚中部,两手互握于背后,头稍抬起,目视前方。   2)单脚后位平衡:由基本滑行姿势开始,一腿支撑身体,另一腿向后伸出成后位平衡姿势,然后收浮腿还原成基本姿势,两腿交替进行。
  3)单脚侧蹬平衡:由基本滑行姿势开始,一腿支撑,身体重心放于支撑腿上,保持鼻、膝、脚成一线,另一腿向侧倾擦地面蹬出,成单腿平衡姿势,然后收回还原成基本蹲屈姿势,两腿交替进行。
  4)诱导联合动作由基本滑行姿势开始,一腿向侧蹬出,经后位成单支撑平衡,然后浮腿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收回成基本姿势,两腿交替进行。
  四、游戏竞赛法
  (一)游戏竞赛在轮滑教学中的作用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适当的安排一些轮滑游戏和竞赛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起到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的作用。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支撑平衡能力,和滑行的协调性,在游戏和比赛中,学生会暴露出技术动作的不足和错误,教师可及时进行纠正,达到巩固和提高技术动作的目的。
  (二)游戏内容与方法
  1.喊数抱团
  目的:适应鞋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反应和对轮子的掌控能力。
  方法:学生在轮滑场上正常走滑,当老师喊“两人一组抱团”时(或三人、四人),学生迅速找伴,两人一组抱团,不能分离或摔倒,没找到伴的,或抱团人数多出,和少于所喊数的为失败。
  2.推车比快
  目的:提高双腿支撑平衡能力,巩固基本蹲屈姿势;体会蹬动动作。
  方法:学生分成四队,成四路纵队站在起点线后,每队两人一小组,一人成基本蹲屈姿勢状,当车,另一人则在后推滑,进行推车往返接力赛,当滑到对面设定位置后两人互换,先滑完组为胜。
  五、结论与建议
  轮滑是不断建立平衡与破坏平衡的对立统一的运动过程,技术复杂,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掌握轮滑基本技术动作和轮滑理论知识。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在实践中应不断地探求新的,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集体统一练习实施的困难,因此,教学过程中还应因材施教,按学生技术掌握程度进行分组,不同水平组采用不同的教学练习侧重内容。当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该动作时,再进行合组练习,使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得以改善。就建立动态平衡的过程而言,支点支撑身体重心的稳定能力是关键;不具备平衡能力,学生学习并熟练地掌握复杂的轮滑技术动作是不可能的,因此,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练习也是绝不能忽视的。
  [参考文献]
  [1]王鹏,侯强.少儿速度滑冰基础技术入门教学探讨[J].冰雪世界,2010(1).
  [2]孙竞猛,王丽莉.对发展速度滑冰初学者平衡能力的尝试[J].冰雪世界,2002(4).)
  [3]屈强.高校开设速度轮滑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4]尹明石.对速滑初学者技术教学的探讨[J].冰雪运动,2006(2).
  [5]曲作龙,李艳波.速度滑冰初学者教学研究[J].冰雪世界,2010(2).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陈溪乡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识字教学中,综合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逐步引导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去个人独立学习主动探究,去展现独到的思维和新颖的见解。力求把自主、合作、探究变成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需要和终生的习惯。  [关键字]学习兴趣 识字方法 识字空间  新课标指出识字要结合儿童熟悉的生活材料、生活经验,充分利用识字资源,力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意培养学生的探
期刊
常言说:“从小看大,3岁到老”,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强,自控能力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习惯,便会错失良机,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因此,良好习惯的培养应该从幼儿抓起。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来看,年龄越小,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越为重要。一方面学习习惯已经
期刊
[摘要]探究如何营造和保持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力  [关键词]和谐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力  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是教师上课梦寐以求的效果。但达到这个效果,绝不是单方面努力就可以达到的。也绝不是一时、一课努力就能达到的。它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努力。需要多方面的调节与配合。以下是我从事教育工作中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语文
期刊
我们曙光中心校地处城市的郊区,学生们常年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因此,让学生写观察作文是有着非常多的素材可以选择的。重要的是老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观察,把自己看到的正确如实的表达出来。我认为观察就是善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并组织好语言表达出来。  一、打破观察的误区  作文难,观察作文不会写,主要是同学们熟视无堵,没留心观察,不善于观察。我曾对学生做过调查,问他们什么是观察,多数同学回答说:“观察就是看,认真
期刊
[摘要]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一谈及阅读,人们联想的往往是语文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讀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他们看不懂某些产品使用说明书,看不懂股市走势图,等等。此即表明,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语文阅读能力,而是一种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阅
期刊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对我国教育方针的贯彻,一个具有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必须具有健强的体魄,而农村学校的体育课教学,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师生认识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原因,往往只流于形式,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的。针对缺少场地器材的现实情况,在现有条件下,该如何上好农村的体育课呢?就当前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的效果?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自
期刊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大胆创新,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借助先进的教学媒体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识字氛围,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以理解认识的汉字变成孩子们的一种学习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觉的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规律,减轻学生识字的负担,创造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期刊
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如何创造性地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适时调控“动态生成”,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关键所在。平时我在课堂教学中作以下探索:  一、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情境中去探寻规律,感悟“我要学”的问题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课改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把数学教学和他们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利用他们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素材中蕴含的大量的数学信息去唤
期刊
[摘要]数学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简洁的和准确无误的交流信息的手段,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面向全体并关注个别学生的同时,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态、准备有效的材料,创设交流的氛围,扩大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重视问题的预设与引导,及时进行交流的评价激励,加强教师的调控,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  [关键词]条件 数学交流 师生  数学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简洁的和准确无误的交流信息的手段。这个报告
期刊
[摘要]根据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手來做的这种精神。"课堂是老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  [关键词]自主 探究 小学生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