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以受众为中心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j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指出:“强调讲政治,并不意味着简单地重复一些政治口号,搞一些空洞的东西。”报刊、广播、电视“都要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勇于创新。努力形成各自的风格和特色”。长期以来,县级电视台在办台指导思想上都普遍存在着“简单讲政治”的传播理念,往往“以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受众为中心”,导致电视节目内容单调、形式陈旧,形成低水平重复,很难受到观众的好评。这样,电视新闻宣传创新成为县级电视台当前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我们提倡、鼓励新闻创新,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坚持无产阶级新闻的党性原则,更好地发挥正确舆论的引导作用。
  定位准确是新闻创新的基础
  新闻创新,说到底是受众的需要。作为县级电视台,在栏目节目改版的过程中,必须针对不同的受众进行定位,围绕受众需求进行创新。我们可以把受众定为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广大农民。以及众多商家、有消费能力的群体。为前三种受众服务,是由电视台的“喉舌”性质决定的,为后两种受众服务,是电视台的市场决定的。其中后两种受众是电视经济效益的有效体现者,他们对节目质量。特别是对市场效应要求更高,服务好这部分受众,才会产生极大的广告效应,才能拓展创收的空间。通俗一点讲,就是节目办好了有人看。受众越多效益越好,效益越好,节目才能办得更好,形成这样一个良性循环。
  新闻创新是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关键
  新闻创新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我们的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只有每时每刻都十分注意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才能将正确的舆论导向与受众的利益、需求和兴趣结合起来,让党和人民都满意。作为县级主流媒体要提高收视率,就要想方设法在改革报道形式、加大新闻内容信息量上下工夫。
  将会议报道新闻化。要力戒“倒胃口”会议条框式报道。对一些行业的年会、座谈会、部门的工作会等会议报道要突出重点,挖掘亮点,开门见山。如“记者日前从×××会议上获悉……”一目了然,让受众在较短时间内就获取了更多信息量。
  工作式报道新闻化。这就是我们提出的“抓两头,堵中间”。所谓“两头”,一是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大政方针,特别是要紧跟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战略思维;二是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全面實现“三贴近”。所谓“堵中间”,就是要减少甚至杜绝一般工作性报道,增加社会性新闻报道,反映受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将典型报道新闻化。改变过去面面俱到的写法,引导记者多写人物消息、人物特写,增加其信息含量,将传统的“扁形新闻”报道变为符合发展需要的“圆形新闻”报道。用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来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在深入挖掘思想内涵上下工夫,在生动刻厕人物形象上下工夫。把握时代脉搏,弘扬时代精神,唱响时代的正气歌。
  在“三贴近”中追求和实现创新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守的根本原则,但是只讲舆论导向,不讲引导艺术,不研究创新手段,就很难真正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目的。创新既要服务受众。更要引导受众。新闻创新就是把新闻的思想性、指导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使新闻宣传内容与时代的发展更加适应。与改革的深化更加符合,与人民的要求更加贴近。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根本途径。我们提倡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人群众,不仅是日常报道的需要,也是新闻创新的唯一源泉。受众对我们的新闻“产品”满意不满意,最终也体现在是否坚持了“三贴近”。“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见蛟龙”。对县级电视台来说,要把新闻的思想性、指导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必须做到“三贴近”,努力在“三贴近”中实现创新。
  我们要求编辑记者一定要静下心来,多琢磨些问题,尤其是具有前瞻性和方向性的问题,多花些时间,吃点苦头,下些工夫,力争把新闻做深、做透、做出权威,体现县级主流媒体的风范。
  我们要求在采编工作的各个环节,每个人都要培养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真正做到“守土有责”。
  新闻要想不断创新,新闻记者必须深入采访、深人生活、深入基层,与新闻事件的主角进行全身心的交流,这样才能把握新闻的精髓。我们要求新闻记者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报道有鲜活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要深人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把镜头对准基层,把话筒留给群众,讲求时效性。增加信息量,关注热点问题,反映群众呼声,实行正确的舆论监督,推动实际工作,引导社会舆论。
  我们要求编辑制作人员多在新闻内容的信息化、语言的形象化、形式的多样化、编排的艺术化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创新,通过视觉创新、题材创新、手法创新来实现新闻创新。说到底,实现了“三贴近”,就能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结合起来,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完美统一,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更好地实现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一个事关新闻宣传效果的大问题,县级电视台相对于中央、省、市级电视台来说,是个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如何变弱势为强势,出路只有一条——改革创新。
其他文献
笔者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来,接触和指导了不少大专院校新闻专业的实习生,在与其近距离的交往之中,不仅看到了新闻后来人的希望,也察觉到了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想通过此文对未来将要到新闻单位实习的大学生提些建议,同时也对新闻专业的教育改革提出些看法和意贝。    实习是延伸的课堂    宋朝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
期刊
摘要:《企业形象策划》课程具有理论辐射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坚持实验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展的原则,设计系列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题目,移用情景模拟的方法,通过设定具体可感的企业情景,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对现实商业和企业中复杂的信息流和市场变化进行模拟,做出相应形象定位及形象塑造决策,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收到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企业形象策划 实践
期刊
王云五(1888年-1979年),原名之端,号帕庐,广东香山(令中山市)人氏。王云五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知名的政治人物、学者和出版家,同时也是一位成绩卓著的图书馆事业家。    东方图书馆    东方图书馆的前身是商务印书馆编译所附设的涵芬楼。商务印书馆1896年创业于上海,1901年增设编译所,由张元济主持。1921年,王云五继高梦旦就任第三编译所所长。1924年涵芬楼改名为东方图书馆,聘王云五任
期刊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性别意识逐渐进入翻译研究领域,在其影响下,北美、欧洲和英国的翻译学者相继展开了“挖掘失落的女性作者和女性译者”的研究活动,其成果大大丰富了西方翻译史的研究,并成为西方女性主叉翻译流派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世纪初,西方女性主义翻译流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被陆续介绍到中国,并引发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热情。但值得注意的是,对我国女性翻译史的研究仍是一片空白。本文对我国女性翻译史
期刊
课程是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实现教学目的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课程质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课程,所以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是所有类型高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来,全国各地自上而下开始了建设国家精品课程、省(市)精品课程、学校精品课程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阐释创新人格的含义,分析了创新人格的构成要素,论述了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人格的途径与方法。知识经济的到来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要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勇于探索,积极创新,把自己塑造成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人格 培养连径    在经济一体化、政治多元化、技术数字化的现代社会,大学生
期刊
伴随着三鹿集团原董事长田文华等四高管的落马,“三鹿奶粉事件”算是过去了,据悉民众在指责唾骂“杀人奶粉”、“黑心奶粉”,为患儿生命健康惋惜的同时,对“三鹿奶粉事件”处理是满意的:政府采取了高效、透明的措施,一方面废止实行了9年的食品质量免检制度;另一方面,严格查处事件根源,及时处理相关责任人,一些政府官员纷纷落马。在这起彰显国家力惩腐败的风波中,人们记住了一名叫简光洲的《东方早报》记者的名字,他就是
期刊
节目是电视台的根本,新闻则是电视媒体的最基本特征。按照建设国际一流媒体的发展战略.中央电视台于近期加大改革力度.用国际化的标准推进节目创新以加强三个着力点的建设:一是新闻立台.二是强调频道的专业化.三是打造“品牌栏目”。自2009年7月刮起改版风暴,到8月中旬为止.改版涉及了一套、新闻频道、二套、三套和四套,200多名主持人的’岗位面临调整。为响应央视的“品牌战略”.新闻频道此次改版的目的是强化直
期刊
我国的典型人物报道始于上个世纪40年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其源于苏联时期的“典型宣传”。典型人物报道自产生之日起,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当今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典型人物报道却表现出式微趋势。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认为:典型人物报道的观念是文明程度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它将随着文明的发展而逐渐消亡。但也有学者认为典型人物报道在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促
期刊
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自2004年6月1日开播以来,收视率迅速蹿至郑州地区第一,广告同时保持成倍的高速增长,实现河南电视发展史上新的突破:发展至今,电视剧频道的收视率在激烈的竞争下开始下滑,面对竞争空前激烈的现状,怎样持续更好地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前,电视剧频道的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非常时期,除电视剧之外,没有更多更新的节目成为电视剧频道新的收视支撑点。电视剧频道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