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旋转下降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梯度旋转下降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梯度旋转下降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手术设计时点X位于∠123的角平分线上,术中采用梯度旋转下降法和口轮匝肌的脱套式解剖,并同时行一期鼻畸形整复术.结果 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于临床应用68例,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15个月,1年内随访的42例中有3例双侧唇高不对称,6例双侧唇宽不对称;1年后随访的26例双侧唇高均基本对称,有2例双侧唇宽不对称.结论 梯度旋转下降法是一种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的好方法,该方法强调应将恢复组织移位作为整复治疗中最先考虑和实施的工作。

其他文献
1998年以来,我们应用顺行与逆行两种类型的跖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软组织缺损17例,取得满意效果。
期刊
目的 探讨带皮穿支血管上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根据臂内侧深部知名血管的皮肤穿支血管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来源及其与上臂筋膜皮肤血供的相互联系,在上臂内侧设计皮穿支血管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肩、臂、肘关节等部位皮肤缺损5例.结果 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6~12个月随访,皮瓣外形与肩、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带皮穿支血管的上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位置恒定、
期刊
患者女,42岁,左颈、肩、胸部肿物逐渐长大30余年,近20年生长增快.患者2岁时左胸前发现无痛性肿块,初始约鸡蛋大小,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大,并累及左颈肩部.患者20岁结婚生子后肿物生长速度加快并突出松弛下垂,全身其他部位亦出现大小不等的类似肿块,大者约拳头大小,小者约花生米大小,逐渐生长至今形成巨大瘤体,近1个月生长加快,约向下生长4 cm.患者形体较瘦,身体较弱.生活行动受到严重影响,需托负巨大瘤
期刊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20岁,左膝前血管瘤手术后复发伴疼痛19年于2007年5月入院.检查:左大腿下段前内侧至小腿中段前内侧肿胀,面积20 cm×12 cm,皮肤粗糙呈暗红色,并可见突出皮肤表面的扩张血管,质软、可压缩、无搏动,有压痛.下肢低垂时瘤体胀大,抬高时瘤体回缩.行左下肢动、静脉造影为软组织肿块,大小20.67 cm×10.00 cm×2.85 cm,彩色B超拟诊为血管瘤.病理诊断:海绵
期刊
我们于2000年至2008年收治了9例新生儿时期的Kasabach-Merrit(K-M)综合征患者,经采用药物、成分输血、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
期刊
患者男,40岁,于2005年8月因重物砸伤致右<足母>趾末节背侧损伤3h急诊入院.检查:右<足母>趾末节背侧软组织、趾甲与甲床缺损,创面大小1.8cm x 2.0 cm.末节趾骨骨折并外露,局部组织损伤较重(图1)。
期刊
阴道缺如是女性最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畸形之一,其发病率在1/80 000~1/4 000.先天性无阴道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系各种原因影响到苗勒氏管或尿生殖窦的正常发育造成.2005年3月至2007年6月,我们采用全厚网状皮片移植结合多孔硅胶模具的方法进行阴道成形术12例,取得良好的效果。
期刊
眼睑松软综合征(I]oppy eyelid syndrome,FES)于1981年由Culbertson和Ostler等[1]首次提出,他们在11例超重的中年男性中发现了象皮样松软的上睑以及乳头状结膜炎,其中8例患者在睡眠中上睑自行外翻,为强调它的主要临床特征,将其定名为眼睑松软综合征,借以区别其他类型的乳头状结膜炎.经临床统计发现FES发病的眼睑与患者睡眠时习惯侧卧的一侧相一致,如无侧卧习惯或喜
期刊
跨越手指和手掌、多指以及1指多处的手部软组织缺损伴肌腱、骨或关节外露时,常需要皮瓣覆盖.由于创面相互分割,临床上很难用单一完整皮瓣一期修复.我们应用游离前臂背侧双叶串联皮瓣修复2例手部皮肤缺损,效果良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