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毛囊间充质干细胞(HF-MSCs)的增殖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从大鼠触须中获取HF-MSCs,用流式细胞术对其进行了表面标记的鉴定,采用多向诱导分化实验鉴定其多潜能性.用不同浓度的IGF-1以及p38抑制剂(SB203580)、ERK1/2抑制剂(U0126)、JNK抑制剂(SP600125)处理细胞,MTT实验检测HF-MSCs增殖的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F-MSCs中p38、ERK1/2和JNK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结果 分离的HF-MSCs表面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的标记物CD44、CD73、CD90、CD105,不表达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HF-MSCs具有向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MTT实验结果显示,干预24 h时,25 nM IGF-1组和50 nM IGF-1组细胞OD值较对照组增加(t分别=5.96、8.46,P均<0.05);干预48 h、72 h和96 h时,10 nM IGF-1组、25 nM IGF-1组和50 nM IGF-1组细胞OD值较对照组增加(t分别=5.69、9.23、11.10、7.88、11.50、14.00、11.10、13.60、16.90,P均<0.05),且呈剂量依赖性(F分别=5.43、6.03、7.94,P均<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10 nM IGF-1组p-p38磷酸化水平增加;25 nM IGF-1组和50 nM IGF-1组的p38和ERK1/2磷酸化水平提高,而JNK磷酸化水平无改变.进一步MTT实验结果显示,干预48 h、72 h和96 h时,与IGF-1组比较,IGF-1+SB203580和IGF-1+U0126组的细胞OD值下降(t分别=5.28、6.17、7.91、9.04、6.85、7.22,P均0.05).结论 IGF-1可能通过磷酸化IGF-1R,进一步激活p38和ERK1/2通路促进HF-MSCs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