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0月20日天祝、古浪6.2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来源 :西北地震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j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甘肃省地震台网测定,1990年10月20日16点09分在甘肃省天祝、古浪交界处发生了一次6.2级(M_(?))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7°07′,东经103°38′,震源深度15公里。地震发生后我们共收集了甘肃、宁夏、陕西、青海等省地震台网和全国部分基准台所记录到的80个P波初动符号。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我们求得了该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表1、图1)。
其他文献
“三维信息提取与三维图像重建”是航空基金资助项目,于今年10月18日通过了航空航天研究院主持的技术鉴定。由汪德宗、王金香等组成的课题组,研究了应用航测法提取的三维信息的理论,成功地求得了模型轮廓三面图,此项研究对机器人视觉和根据照片绘制飞机三面图有重要意义。课
期刊
线性模式以欧姆定律为基础,以电势差拟水势差,以电流强度拟水流通量密度,定义水势差与通量密度之比为不变的水流阻力。该模式自Van den Honert(1948)首次应用以来,使用得非常普遍。然而,该模式的缺陷是明显的。一是它不能从现象上解释水流阻力随通量
期刊
由中国兵器科学院等10个单位的20位专家,于1991年4月12~13日参加了“光学模式识别系统”原理研究阶段鉴定会。 该课题由华东工学院陶纯堪教授为首的课题组研究的。
期刊
在PPFD2000μmol·m~(-2)·g~(-1)、30℃的高光强逆境下,水稻分蘖盛期的功能叶出现明显的光抑光合现象,光强变化幅度大则光抑光合程度加剧。RuBP羧化酶活性下降与光抑光合相对应,至于RuBP加氧酶活性则稳中有升,表明此时RuBP羧化酶/加氧酶动力学发生变化,光合碳同化流偏向光呼吸氧化环,以消耗过剩的同化力,建立暂时的适应性平衡。在高光强影响下,丙二醛(MDA)增加与SOD活性提高
期刊
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硝酸盐可经硝酸还原菌的作用,在动物体内外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失去与氧结合的能力,使细胞陷入缺氧状态而中毒,严重者可以致死。另外,亚硝酸可与人和动物摄取的其它食品、医药品、残留农药成分中的次级胺反应,在胃腔中形成强力致癌物质——亚硝胺,从而诱发人和动物消化道系统癌变。尽管上述二者单独存在时并不致癌。但亚
期刊
论述V-CACAS——一种可以高效率生成综合媒体中文课件的写作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总体结构。采用自校正寻址和绝对/相对寻址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录音录象与CRT图文显示的随机定位、准确同步。
期刊
本文提出了研究平原地区断裂活动性的步骤和方法,并用这一方法研究了胜利油田及邻近地区断裂活动情况。结果表明,无棣—益都断裂、广饶—齐河断裂和埕子口断裂为第四纪活动断裂。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无棣—益都断裂的活动特征和第四纪活动断裂的标志等问题。
期刊
根据地震波走时资料反演得出南北地震带北段地壳和上地幔速度结构,发现在该区上地壳存在三个近东西向的低速条带,其空间展布与该区内现今活动构速基本一致;上地幔速度分布显示在该区似有平行的北东和北西向低速条带相互穿插,总体呈现网状;海原—古浪断裂带在上下地壳及上地幔的速度结构中均表现出相应的低速带,表明它是切穿地壳的深大断裂。通过反演还发现青藏块体的东北部边界大致在天祝—兰州—静宁—千阳—略阳—江油一带。
期刊
本文对我国1969年以来所发生11次大震的各种前兆临震突变异常和趋势性背景异常做了统计分析,并对大震前突发性异常的总体特征、临震突变项次随时间(突变日距发震日的间隔天数)分布规律、临震异常综合判断方法等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深入探讨了大震的临震预报综合指标和有效性时间预报。
期刊
地气耦合是未来灾害学中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下面列举某些问题的讨论。1.冷空气活动朔、望和弦时冷空气活动较多。前人用月球对大气的引力来解释其相关性。我们从地气耦合的观点认为应补充以下的相关机制。月亮的引潮力在中低纬度较大,据观测,在朔望时地下气体易于逸出,故朔望时在中低纬度地区可能有地下热气逸出使中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