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本土文化融入中职综合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教学路径的探究

来源 :学习与科普(知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84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计算机广告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参与的综合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教学为例探索融入教学路径以玉林本土文化融入第二课堂平面设计教学为例,介绍了教学设计原则及方法、总结实践经验,培养技能与本土文化双管齐下的本土平面设计人才。
  关键词: 本土文化;;平面设计;第二课堂
  一、引言
  玉林,具有独特文化。玉林原名为鬰林,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玉林在经济、文化、民俗习惯、饮食文化都有丰富的资源。基于本文作者参与我校教学改革项目《本土文化融入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路径的实践探索——以玉林为例》过程中,充分了解本土独特的自然特征、人文风景、自身文化,综合当地中职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具体要求,借鉴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确定教学内容的方向。
  二、探究的意义及价值
  平面设计教学的核心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设计能力,因此实践的布置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进行提高。不过,我们往往存在一个误区,即平面设计的教学和实践常常是脱离的局面,脱离生活,盲目地模仿国内外等平面设计的创作方式,简单地追随“拿来主义”,反而让最后的作品失去了立场与创新性,毫无创作特色可言。不难发现,在平面设计第二课堂教学中进行本土化资源的教学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项目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玉林本土化资源带有明显的地域化特征,是在综合活动实践第二课堂(平面设计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可以借鉴和运用的便捷资源。许多学校以当地本土资源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犹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但在平面设计第二课堂实践方面,地方性资源的运用存在明显的不足,已然成为一个薄弱地带。而为了对这一现状进行改善,促进中职院校学生技能与热爱家乡的情怀,我们必须思考本土化资源的开发以及合理运用的问题。我们需要将本土的一些特色性资源运用到第二课堂教学领域,从而文化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深化,实现文化认同,不仅培养一批“热爱家乡”中职生,还培养一批本土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本土文化人”。
  三、融入教学路径的原则
  (一)本土化原则
  每个地域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充分运用学校地理位置,结合玉林本土丰富文化资源,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第二课堂教学,积极寻找玉林本土现有的设计资源进行整合,尤其是突显本土与职业元素相结合的玉林本土文化企业,如玉林老芳食品有限公司是基于玉林非遗文化小吃—玉林牛腩粉传统技艺基础上构建的,其在创业初期,需要大量的设计,比如视觉设计、礼品盒设计、海报设计。
  (二)发展性原则
  在第二课堂中以电子商务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的学生大多选择了平面设计类的第二课堂作为教学内容,因此以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学生发展应优先运用决定意义的资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师生间的互相协作,可得到比自身更大的教育价值。
  (三)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是将本土化资源应用于平面设计第二课堂教学中,检验其实用价值是否具有重要的标准。需要充分考虑空间、时 间、经费等因素的合理、科学性,确保教学任务按照原定计划进行实施。
  (四)市场化原则
  作为设计类教学的教师要时刻关注设计应用类产品的市场情况,在本土化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关注市场变化,亲身经历和感受设计应用学习中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四、融入教学路径的总结
  (一)注重经历与体验,提高学生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的悟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所以,综合实践活动中平面设计第二课堂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立足于学生的社会原初体验,以此为基本点设置的课程要与生活紧密相连,要体现其活动性,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活动的乐趣自我效能的实现感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感,以活动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本位的价值理念的体现,是学生在活动中彰显独立人格、提升能动性、创造性的有效平台。
  (二)注重传承与发展,强化理论与实践技能相连接
  杜威认为:传统课程最明显的弊病就是与儿童的个人生活与经验相分离,若要建立儿童在学习知识上的兴趣,必须消除他们的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在他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中,历史教育就是从社区、乡土历史开始的因为很多地方行政部门对于其文化遗产关注度不够,存在有意无意的破坏问题因此同样需要做好传承与发展文化的工作。不过我们在教学中观察到,一些学生对于家乡的人文、文化、地理特色、 风俗习惯等把握不多,也没有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而传承好本土文化就需要将校园课堂开辟为重要战场, 以其为载体,强化学生对于家乡文化的认知,在熟悉和了解的基础上,自觉成为家乡文化的传承者。
  ( 三) 丰富教学内容,形成具有特色并具有借鉴意义的实施路径
  地方差异性和丰富性的文化资源,是第二课堂教学在进行活动过程中所需要重点关注到的内容,这也是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关键所在。玉林文化是桂东南文化的重要传播基地,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充满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特产特色类企业文化,这都为综合实践活动第二课堂平面设计教学活动获取更多的地方性资源创造了便利条件。
  本文以玉林本土文化融入第二課堂平面设计教学为例,介绍了教学设计原则及方法。本土文化,尤其是非遗文化具有历史沉淀,也是平面设计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源泉,对于现代设计的发展具备十分关键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关颖. 基于地方特色资源的离中美术社团活动研究———以江苏省连云港市海滨中学雕塑社团为例[D].2017.
  [2]钟业区.浅谈平面设计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培养构建[J].创新教育,2018.
  [3]刘云风. 社团课程实施的瓶颈与对策[J]. 内蒙古教育,2018.
  [4]李雪峰.基于海洋文化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海头中学为例[D].2016.
  基金项目:2020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本土文化融入中职<语文>综实践活动课程路径的实践探索——以玉林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XZZJG2020B052)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低年级数学课堂的主要任务,也是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的重要环节。新课标倡导将计算训练与日常生活实践有机融合,以此构建知识体系、驱动发散思维,促进小学生提升数学综合能力。那么低年级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本文结合低年级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从训练计算方法、提升计算能力、增强计算速度、规范计算过程、积累计算经验五个方面切入,提出有效计算教学策略,以期夯实小学生数学计算基础,为实现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现当今社会对人们信息技术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从基础重视学生的信息技术文化素养。由于之前人们更重视应试考试所包含的内容,从而导致对高中信息技术培养的忽视;教师教学方式古板,教学内容生硬,导致现金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素养不高、没有学习信息技术课的自主性和兴趣。作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水平,这对于高年级学
期刊
摘要: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的不断完善,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能力是当今教育教学中首要目标。学生应在教师的及时正确的引导下能够自主的将自己的学习技能运用到生活中。这样既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目的,还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因此,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考虑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在任课时营造一种自主的课堂学习氛围。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行,近年来,我们的教学方式正在逐渐地发生着改变,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其中自主探究式学习正式贯彻了这一方式,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的严谨的一门学科,这样学好这门学科就要求我们运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自主探究式学习可以有效地将学生与知识相连接,促进我们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关键词:小学
期刊
摘要:德育教育一直是小学阶段学生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小学教师也一直在探索不同的办法来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通过在德育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高效地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该文章主要探讨如何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小学;德育管理;渗透;传统文化  一、引言  对于如何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探讨,不管对于小学教师来说,还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一,
期刊
摘要:初中教育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初中生开展社会生活活动有重要的影响。本论文将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为出发点,分析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给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通过对初中政治课本的案例分析,论述生活化教学的措施,帮助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开展有效的、针对性的实践教学。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思想道德发展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将课本
期刊
摘要:学生往往比较倾向于趣味性的事物,会受趣味性事物的影响,产生学习兴趣,积极且主动地学习和了解知识。活动性游戏具备十足的趣味性,值得学生好好关注和了解。小学体育教师在展开知识教育的时候,自然需要深入分析活动性游戏,基于学生比较具体化的特点,更好地在课堂教育中,实施活动性游戏,以使得自身的教育更为生动且有趣。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活动性游戏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供
期刊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微课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论述微课在应用过程中所產生的问题以及相关解决策略,进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为文章提供一定理论基础。通过文章分析得知,微课是一种新兴的、高效率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时的学习效率。通过对微课应用模式的探析,可以充分发挥先进教学设备的优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推进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加强班级管理切实做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构建一个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这也是每一位小学班主任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核心素养的意义及其内涵,然后论述了目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从班级管理的角度为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思路。  关
期刊
摘要: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之下,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来打造小学数学的智慧课堂,所谓智慧课堂,“是由信息技术发展而衍生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通过智慧课堂,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在信息技术的引入之下,创新数学的学习,方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保证课堂效率能够得到充分提升,从而推动数学教学实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智慧课堂  一、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