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设计课程》课堂教学的探索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w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据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分析了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现状,提出艺术设计教学的具体内容与方法,注重体验性教学强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市场培养实用型设计人才。
  关键词:艺术设计;基础课程 ;实践教学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学科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创造意识培养具有启发性效应。对艺术设计人才专业素质培养与专业潜能训练具有独特作用,受到艺术设计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这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
  设计基础课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主要通过具体的训练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语言、造型能力、设计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它是学生完成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等课程后连接到艺术设计专业课的重要纽带,是联系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桥梁。设计基础课程是整个设计教学系统中的基础部分,课程设置的连贯性很重要,这些课程为对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设计基础课程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训练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课题训练使学生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对设计规律进行探索研究。而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把设计专业的学生从感性的认知引导到理性的设计中,通过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掌握设计的一些基本原理规律,提高学生对设计的敏感观察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为接下来的专业设计课程打下系统的基础。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重点目标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艺术设计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它是灵感、创新思维、想象、感知和情感的综合反映,作为设计教育,在教学中既要按照普遍性学科的教育模式和规律,与其他学科又要区别,更注重创造性思维。
  二、当前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设计这一学科也迅速地成长壮大起来,但在国内,多数院校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或者照搬美术教育的体系与模式,或借用国外一些零散的教育体系与模式。这些体系和模式不适应于我国普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因此,我国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模式和体系的构建,要面向设计教育的实际,走出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和体系;从社会需求出发,走向设计产业市场;立足传统文化根基,放眼西方设计艺术视野,建立一个有地域特色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体系,从而形成一个研究与发展的主线,推动设计教育的发展各类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或多或少地将绘画技能、电脑技术等作为教学的主体而放松创新思维的训练,忽视知识的应用及实践动手的综合素质训练。
  三、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1.在“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的体验过程中,强调艺术审美素养的训练。审美的觉悟需要通过感官对环境和客体的体验、思维对视觉的想象,最终由手准确地在载体上表达出来。根据所授基础课程的自身特点突破传统设计基础教学的单一思路,强调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艺术与设计双重性,建立合理的教学目的、课程内容,以及与后续设计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最终实现学生艺术视觉洞察力与艺术思维创造力以及艺术语言表现力的和谐进化。
  2.从目标式教学转型为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力、领悟力及艺术个性和创造力。周至禹教授在中央美院设计系实验教学丛书《过渡——从自然形态到抽象形态》中写道:“重要的仍然是过渡过程中的思维训练,用脑画画,启发心智,用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探索造型要素的各种可能性,其意义甚过了局部作业的完整性。”而“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看重教学中的过程,对学生艺术审美素质和表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启发视觉洞察力、开拓视觉思维想象力、体悟艺术表现语言这些阶段过程性课题实现的。
  四、注重体验性教学强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全球关注的新兴产业,配合市场的需求,各高校的课程设置都在进一步改革。所以整个设计基础课的设置及教学方法的制订,都应从培养有创造力的专业设计人才出发,调整改变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的方法。对于教师来说,作业的布置也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作业体裁的复杂性、作业题材的资源性都具有开放性,即使在完成后,也让其感觉如同在捉迷藏中捕捉的对象,作业更具有延展,具有不断的探索性。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会主动思考、主动感悟,而非被动地接受。我们的设计教育在发展,以往陈旧的教学内容,轻理论重技能,理性工业社会产物的教学体系,仍以不变应万变,愈来愈千篇一律,这不能和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相适应的。专业与基础脱节已经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
  高等学校的设计教育培养目标是设计师,应该具有灵活的头脑,创造性的思维,而非把别人的思想视觉化、想象化,进行重复性劳动的技工。最终,这些专门知识和方法会对他们在今后面临的实际问题中进行考察研究、寻求可行的方案大有利益。因此,对设计学科的教育必须深入了解设计专业的社会性和应用性。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既要采取感性主义的创新性启发教育,又要兼顾理性科学主义实践发展教育精神,两种力量相互交替共用。只有这样,艺术设计教育才能更好地满足高层次精神的资源开发和以精神消费需求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市场对精英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袁熙肠.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冯锦.高职教育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整合浅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1).
  [3](英)弗兰克.惠特福德.林鹤译.包豪斯大师和学生[M].北京:北京现代与艺术杂志社出版,2004.
  [4]周至禹.过渡—从自然形态到抽象形态[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
其他文献
当前,我们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
期刊
“复习课没意思,也不知道老师是怎么想的?好像我们什么都不懂似的。”“复习就是闷着头做题,没完没了太没劲!”从学生的交谈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对复习课的期望。  确实,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如何才能上好复习课,使学生在复习课中乐此不疲,提高复习效果呢?我在上复习课时,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学生在独立复习、集体练习、相互讨论交流中,共同进行探索、分析、综合、比较、抽象
期刊
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音乐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现如今,选择钢琴专业的大学生变得越来越多,这使得高校钢琴教学的规模逐渐扩大、教学质量也在不断地提
本文重点阐述了协同办公系统构建的意义以及系统的具体架构和功能特点,详细介绍了具体的功能模块,简要讨论了协同办公系统在促进政府企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高考是我国选拔培养人才的必经之路,每年近千万学子投身于此.因高考志愿填报不合理,掉档、高分低就的现象屡有发生.本文从位次法为主填报志愿、导向决定志愿选择、低分高就的
郭大昌(1742~1818年),字禹修,世居江苏洪泽.郭大昌秉性刚正不阿,一生“讷于言而拙于文”,却在长期治理水患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为黄淮地区的水利建设作出了重要贡
期刊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到南京“一二·一三”大屠杀,是中国近代史特别是在抗战史中特殊的历史阶段。这期间的六年,是日本对华侵略和扩张步步紧逼,最终形成军国主义的六年,
“九·一八”事变后,辽宁人民揭竿而起,在强敌面前进行了殊死的抵抗和抵制,在军事上在外交上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以生命和尊严回击了“东北人民是亡国奴”的谬论。但是,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