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激活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ProDe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地深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展现生命的活力,我们的数学课堂才真正活起来。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 激活; 数学教学
  随着课改的不断地深入,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确立到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与课堂学习逐步实现了融合,课堂学习中教与学出现了喜人的景象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思想就开始无拘无束,有了自主思考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灵感、创新思维,使课堂成为了他们快乐学习的乐园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让课堂充满“爱”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 “情感”为教学开道。
  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教师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如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可以说 “你行的,再好好想想!”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不妨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试,轻轻地说给老师听听”“我就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得多好、多响亮呀!”......在老师的温暖的爱意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的学习和发展。
  三、数学要融入生活
  数学课堂不要局限于课本的例题,要寻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从生活中来,服务于生活,有目的地将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结合身边的实例融入到数学课堂中,让教与学跳出校本,走到现实生活中,使数学课堂大起来。超市的价格标签,银行的利率,食堂菜谱统计调查等等都可以成为学习数学的源素材。这样的学习无疑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动力,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为此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比如在探究完《增长率》例题后,教师问“现实生活中,只有例题这一种情况吗?或者说请用这个方程的模式结合生活环境再编一道应用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然后在小组中择优展示。这样才把知识融入生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只有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既对数学内容进行了拓宽,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达到数学课堂的最终目的。
  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专栏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
  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會学数学的乐趣。
  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应试教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 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 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张扬个性,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 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 精彩纷呈,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孟照彬教授的EEPO
  [2]孙晓天、张丹《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改革》
  [3]郭东岐《新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凤山县林峒初级中学 547600)
其他文献
本刊开设“健康咨询台”以来,得到了读者朋友的积极关注,许多热心读者来电来信提出了自己所关心的各种健康问题,还给予了不少建议,编辑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本期继续刊发一组
期刊
期刊
这期主要说说浮雕,虽然看起来浮雕用不了几刀,但它更需要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文化内涵。图1是块浑然天成的料,我只在章身上刻了一刀,起到了“点睛”的作用。这一刀把土坡的
多层砌体房屋的合理抗震结构体系,对于提高其整体抗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文章主要从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地震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增强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四色猜想的提出来自英国。1852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的弗南西斯·格思里来到一家科研单位搞地图着色工作时,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看来,每幅地图都可
期刊
6 十七世纪巴洛克风格天才艺术家鲁宾斯的一幅未见经传的油画《对无辜者的屠杀》,在伦敦的苏富比拍卖行以4950万英镑售出。7 保罗·塞尚的《静物》,在1999年以6050万美元售出
期刊
Ahotpro-gam erin China,a six yearsveteran(老手)in e-sports’field,agam er w ho com es through m anyfrustration(挫折)and hardships,aguy,only20yearsold.他是中国电
期刊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修筑了很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沥青混凝土路面以表面平整无接缝、柔性好的特点较好地满足了行车要求。随着早期建成的水泥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