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皮肤恶性黑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黑素细胞肿瘤,其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皮肤肿瘤研究的热点.自噬是真核细胞在受到有害刺激的情况下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生化过程.很早以前就有学者通过电镜观察到黑素细胞疾病中有吞噬细胞的结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黑素细胞肿瘤中关于自噬的研究结果大不相同,甚至相反.其原因可能与黑素细胞肿瘤的内在异质性以及使用不同的自噬检测技术有关,不同角度的研究均支持自噬与恶性黑
【机 构】
:
210042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210042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肤恶性黑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黑素细胞肿瘤,其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皮肤肿瘤研究的热点.自噬是真核细胞在受到有害刺激的情况下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生化过程.很早以前就有学者通过电镜观察到黑素细胞疾病中有吞噬细胞的结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黑素细胞肿瘤中关于自噬的研究结果大不相同,甚至相反.其原因可能与黑素细胞肿瘤的内在异质性以及使用不同的自噬检测技术有关,不同角度的研究均支持自噬与恶性黑素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自噬在药物靶向治疗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其他文献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组以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渐进性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及运动功能障碍.线粒体功能障碍与氧化应激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艾地苯醌作为一种抗氧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 H2S)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大鼠海马组织H2S浓度和胱硫醚β-合酶(cystathionine β-synthase, CB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四血管法制作大鼠VaD模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和大剂量NaHS组,再按照模型制作后时间进一步分为1 d、7 d和30 d亚组
目的 探讨新疆经典型Kaposi肉瘤的发病与MIP-1α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收集Kaposi 肉瘤患者血清16份,带状疱疹患者血清20份,健康对照组血清20份.结果 血清中MIP-1α表达水平在Kaposi肉瘤组为(23.20±0.95) pg/ml,带状疱疹组为(47.21±2.83)pg/ml,健康对照组为(49.14±12.37)pg/ml,MIP-1α在Kaposi肉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明
目的 探讨体态语对痔瘘患者术中疼痛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痔瘘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及护理,观察组除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及
患者,男,58岁,左侧乳头发现粟粒大赘生物渐增大2个月。患者2个月前在洗澡时发现左侧乳头正中有一粟粒大赘生物,淡红色,质软,不痒不痛,因近日见增大而前来我科就诊。患者无婚外性生活史,患
醒后卒中(wake-up stroke, WUS)患者是指睡前无卒中症状,觉醒后存在卒中症状的患者。WUS在临床上很常见,每5例新发缺血性卒中就有1例是WUS。由于不知道确切发病时间,这部分患者通常被排除在静脉溶栓治疗以外。最新的研究表明,对于通过多模式影像学选择的适合的WUS患者,再灌注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文章就影像学指导WUS的再灌注治疗进行了综述。
恶性黑素瘤是一种起源于黑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很高,但对于发病率相对较低的黄种人及其他有色人种,黑素瘤的常见病理类型和相应的遗传学改变和分子机制有很大的不同.白种人常见的病理类型是非慢性阳光损伤型恶性黑素瘤,遗传学上以BRAF和NRAS基因突变多见,亚洲人及其他有色人种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肢端型及黏膜型恶性黑素瘤,以kit变异和CCND1扩增多见.通过对不同病理类型的恶性黑素瘤的遗传
目的 探讨由缺血缺氧性脑病导致的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意识康复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康复一科住院的46例由缺血
目的 探讨肺结核强化治疗期类赫氏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对36例类赫氏反应患者给予严密规范的病情观察、心理护理、消毒隔离、症状护理、用药护理.结果 患者均于反应发生后3个月内治愈,情绪稳定,继续规范抗痨治疗.结论 类赫氏反应于强化治疗早期1~3个月多见,恰当的护理可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此反应期,保证了规律全程用药,防止耐药菌株产生,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