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桢与孔融有许多相似之处。孔融是圣人孔丘的后裔,刘桢则是大汉王室的子孙。他们的家庭出身在那个时代都属最高贵的,虽然从谱系上来说刘桢与皇室的关系相当遥远,他的父亲刘梁就已经沦落,“少孤贫,卖书于市以自资”(《三国志·魏志·王粲传》注引《文士传》)。刘梁是个很能个人奋斗的人,也很想大有作为,桓帝时他举孝廉,除北新城长,到任以后立即“大作讲舍,延聚生徒数百人,朝夕自往劝戒,身执经卷,试策殿最,儒化大行”(《后汉书·文苑传下》)。他走的完全是通经致用的汉儒老路子,而且看来有绝大的抱负。这种家庭出身对刘桢影响很大,刘桢高自期许的作风酷肖乃父,他著有《毛诗义问》十卷,算是经学的专著,从现存的片断看去,很着重名物的训诂,颇合于汉儒治经的家法,刘桢与曹氏政权总有些格格不入,跟他的家庭思想文化背景显然大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