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管理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k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我国财政部2009年发布的其他综合收益相关会计准则为研究背景,将2015至2016年度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主体,运用实证研究的分析方法,采用价格模型对每股其他综合收益、每股收益与股价的价值相关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沪市A股制造业每股其他综合收益不具有价值相关性,但每股收益对股价的解释能力很强。财务报告使用者可通过这一检验,对企业未来潜在利得与损失及时做出反应,进一步预测与决策,从而提升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质量。
  [关键词]其他综合收益;每股收益;价值相关性;价格模型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2.008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2-00-03
  0 引 言
  为保证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2009年我国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增设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在利润表中,其他综合收益位列净利润之后,与企业当期经常性损益无关,直接计入企业所有者权益,属于扣除所得税影响尚未实现的利得与损失,且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动形成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企业通过广泛披露会计信息内容,增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与透明性,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更好地衡量企业未来的经营业绩,进一步深化投资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2015至2016年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以探究每股其他综合收益及每股收益对股价的解释水平,进而为投资者准确把握上市公司的价值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 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
  以马克思的价值规律为依据,有的研究者发现企业价值决定股票价值,而股票价值又作用于股票价格,因此通常采用股价来检验企业价值。企业价值创造理论认为,影响企业价值的主要因素包括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形成的盈利能力、需要应对的各种风险与未来的增长能力。企业价值是指未来的价值,而成长性恰好反映企业未来的增长能力。企业价值以可持续性为根本前提,企业价值与短期获利、长期发展密不可分,同所有者的权益息息相关,还需考虑企业的持续稳定的增长能力,这些是创造企业价值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资本市场中,有些学者提出了相对充分列报与披露会计信息价值,对提高资源有效配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而反映出与企业价值有关的重大影响。而其他综合收益从全面收益观的角度,恰当地结合了已确认但尚未实现的收益项目,其披露可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会计信息,且这些信息将影响投资者对企业未来会计盈余的决策与预测,进而影响企业价值。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假设
  我国的会计计量属性强调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并适度谨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且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扩大了公允价值适用范围,从而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而2009年利润表增设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并要求在附注中详细披露,旨在提高会计信息含量。那么,这一举动是否可补充会计收益信息,进一步解释其他综合收益与股价的关联呢?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每股其他综合收益具有价值相关性。
  其他综合收益和净利润都属于企業价值活动的成果,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会涉及其他综合收益,而净利润作为传统核心会计信息,却是每家上市公司所拥有的数据。故国内外会计信息使用者在进行投资与决策时,还是更看重净利润指标。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每股收益具有价值相关性。
  2.2 变量说明与模型设定
  2.2.1 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为保证财务信息的可比性,本文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被要求在次年4月30日之前披露财务报告,故选取次年4月30日的股票收盘价。若该日未发生股票交易,则顺推至前一日,直至股票交易日为止,最后本文分别采用2017年4月29日与2016年4月28日的股价作为被解释变量。
  (2)解释变量。鉴于本文研究的是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为消除不同企业规模所带来的影响因素,故选择每股其他综合收益、每股收益与每股净资产作为解释变量。
  (3)控制变量。基于对企业价值影响因素的理解,本文选取每股净资产、销售收入增长率两个财务指标作为控制变量,来准确反映每股其他綜合收益及每股收益对股价的解释程度。
  本文涉及的变量见表1。
  2.2.2 模型设定
  本文依旧选择多数学者选择的价格模型作为研究的基本模型,以多重回归分析方法来剖析变量间的线性关系,且针对提出的不同假设分别构建不同的回归模型来进行实证检验。
  模型1:Pit=δ0 δ1OCIPS δ2EPS δ3SGR εit
  模型2:Pit=ψ0 ψ1BVPS ψ2EPS ψ3SGR εit
  2.3 样本选取
  截至2017年7月21日,我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共1 002家,其中上交所有751家,深交所有251家。本文选取2015-2016年度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主体,面板数据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Wind数据库和手工搜集,并剔除24家B股公司、29家ST、*ST公司、147家2015年12月31日以后上市的公司以及239家连续2年未列报与披露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司。经筛选,最终获得624个有效观测数据,即代表312家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
  本文分别使用Excel 2016与SPSS 22.0对样本数据进行筛选整理、统计分析。
  3 实证研究
  3.1 描述性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7年4月28日与2016年4月29日收盘价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413.48元/股、2.63元/股,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00多倍,标准差为21.21元/股。其主要是由于贵州茅台一股独大导致的波动水平极大,且与不同企业的规模大小、发展是否均衡都存在联系。每股收益与每股其他综合收益的标准差都非常小,且后者小于前者,说明企业的每股其他综合收益的稳定性要优于每股收益。但实际上,与净利润相比,制造业各上市公司对其他综合收益关注度较低,且其属于非经常性损益,该项目金额与占比均相对于净利润少之又少。此外,每股其他综合收益的均值为-0.004 7元,说明其他综合收益在所有者权益部分中属于损失,与公司盈利水平呈负相关性。除每股其他综合收益均值为负数外,其他指标均值均为正值,反映出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与成长能力的发展态势较为乐观。   3.2 相关性分析
  从表3可知,模型1与模型2各变量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均未超过0.8,由此可以基本认定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此外,每股其他综合收益与股价、销售收入增长率均为较弱的负相关,且其相关性并不具有显著性,由此可以初步判断假设1不成立。而在模型2相关性分析中,除股价与销售收入增长率外,其他各变量在1%的水平下呈强正相关性,反映出净利润与净资产是影响股价的主要因素,二者也是投资者判断企业业绩的重要依据。而股价与销售收入增长率也存在正相关关系,只是程度相对较弱。此时,初步证明了假设1的猜测。
  3.3 回归分析
  本文采用的是强行进入回归法,排除可能导致多元回归方程错误的因子,从而增强回归分析模型的稳定性与精确性。由于篇幅原因,笔者未截取总体参数表与方差分析表,但结果显示模型1与模型2调整后的判定系数(Adj R2)分别为0.615、0.725,均呈现出较好的拟合程度,并且二者的F值在1%的水平上具有显著性,进一步说明两个回归模型整体擬合效果较高,且回归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表4观察可得,模型1与模型2各变量容忍度(Tolerance)均大于0.1,方差膨胀因子(VIF)均远小于10,说明两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同时也验证了在相关性分析时得出的初步结论。但在模型1中,每股其他综合收益与销售收入增长率的p值(Sig.)均大于0.05,说明每股其他综合收益解释股价的能力较弱,也印证了假设1不成立的分析结果,即每股其他综合收益不具有价值相关性。而在模型2中,除销售收入增长率外,每股收益与每股净资产的p值(Sig.)均为0.000,说明二者对股价的解释能力较强,也印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2,即每股收益具有价值相關性。
  4 结 语
  本文以价格模型为基础,分析2015至2016年度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年报面板数据,结果表明:每股其他综合收益不具有价值相关性。这主要与行业性质密不可分,企业尚未实现的利得与损失相对于传统的净利润金额很少,涉及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业务更少,而二者又是构成其他综合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我国引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时间较短,并对其根本内涵理解、关注程度相对较少,且其他综合收益潜在的平滑性和不可持续性使业绩指标未能得到最大利用,从而影响其决策的准确性。不仅如此,每股收益具有价值相关性,这一结论与国内外多数学者的研究相一致,每股收益与股价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是使用传统的“收入费用观”来确认收益,而上市公司偏好使用净利润财务指标评价企业财务业绩,在广大投资者与财务报告使用者心中仍处于核心且不可替换的位置,所以每股收益与股价的相关性较高。
  由于其他综合收益包含未实现性与不可持续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收益信息的有用性,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仍旧把净利润作为评价公司经营业绩与价值的重要指标。据此,会计信息使用者应深化对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认识与理解,将综合收益观落到实处,尽可能详尽地在附注中披露企业尚未实现的收益项目,这样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还能促使财务报告使用者全面系统地衡量企业价值,进而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判断。
  主要参考文献
  [1]时文婷.论企业价值与成长性的关系[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2]熊艳.基于会计信息的企业价值反映充分度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6.
  [3]李长山.我国上市公司综合收益及其构成项目的价值相关性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财务管理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多企业通过将企业管理会计融入企业的日常工作之中,实现了企业管理与资金的双向结合,并且通过资金分析,帮助企业领导者作出正确决策。本文在分析管理会计在石家庄谭华信息管理有限公司中应用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管理会计在企业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管理会计;企业管理;案例库  do
[摘 要]村镇银行作为金融业的新兴力量,逐步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强化金融服务的重要力量,但村镇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却严重滞后,信息安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村镇银行信息系统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信息安全;对策建议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2.098  [中图分类号]F830.49;TP309 [
[摘 要]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使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公共管理学界逐步得到认可并付诸实践。以公共管理类本科生课程公共危机管理实践教学为例,结合案例教学的流程,探讨在此课程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优势因素,为更有效地在公共管理类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提供经验参考,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 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实践探索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摘 要] 管理学与技术经济分析是工程类专业的管理类通识课程,是引导学生将管理学理论与方法运用到工程实践中的重要课程。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现代管理科学和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解决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基于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作者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学习成果评价方式等方面对管理学与技术经济分析的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以期有利于推动学校教学改革进程,促进课程体系
[摘 要]本文首先建立基于H-O理论的扩展模型,阐述地区贸易要素非同质引起中心外围理论,造成中心到外围涟漪扩散现象的论断,然后通过对我国31省市2001-2014年间的资本与劳动要素价格变动进行探讨,在实证层面验证H-O理论对中心外围理论的解释及启示。结果表明,二元经济结构下,要素准入门槛变化会倒逼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变化。资金准入门槛下降的地区会成为地区贸易中心,且初级品工业占比降低,服务业比重大幅
[摘 要] 图书馆总分馆制是受全世界欢迎的比较科学的图书馆发展模式。不仅仅是因为这种模式可以将图书馆的经费统一管理、合理安排各种管理业务,还因为它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图书馆的系统作用,合理配置资源。当然,不同的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模式不同,也会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也会影响到整个图书馆的资源整合以及服务水平。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国内外的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实践和研究,我国各大地区
[摘 要] 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型专业是以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如何提升项目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已成为制约其成功的关键。本文以中原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会计专业为例,从专业培养目标入手,提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并从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保障措施进行探索与改革,以期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就业力。  [关键词] 中外合作;应用
[摘要]本文针对颁发经济学学位的金融数学专业,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金融数学专业计量经济学在教学中数学推导的设置问题。并且进一步给出了针对性的改革对策及建议,在保持计量经济学严密数学逻辑的同时,让学生更容易掌握计量经济学的知识。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金融数学  1前言  金融数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发展很快,是目前十分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可以理解为现代数学
[摘 要]为了促进学生就业,许多学校会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就业平台,同时企业也能进行人才的招揽。当前我国机械行业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在进行逐步发展,而该发展使机械专业方面的人才就业形势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对机械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逐渐提高,对此,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发生变化。本文主要分析当前校企合作基础上学校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
[摘 要]泰安市在基层干部选人用人上树立了正确的导向,建设了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廉洁高效、群众满意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对基层政府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基层干部;选人用人;机制;山东泰安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6.133  [中图分类号]D630.3;F22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