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应用X射线检查 优化辐射剂量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ei_0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射线的影像学检查是现代化精准医疗中的重要环节,在诊治疾病和判断疾病转归及手术方案制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数字X射线和CT检查的广泛应用,重复的和过度的X射线检查时有发生,使受检者接受了过多的或额外辐射剂量,引起辐射损伤。如何优化辐射剂量,达到既满足疾病的诊断,又能降低受检者的辐射损伤,是研究者和设备研发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以致X射线的辐射损伤引起了政府、社会、受检者和X射线检查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本文探讨了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评述其进展。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小儿床边X射线摄影时,不同附加滤过与管电压、管电流组合条件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利用日本岛津无线平板移动数字化X射线摄影(DR)机和荷兰Artinis公司CDRAD 2.0体模,采用小儿床边日常工作的50 kV管电压、1.40 mAs管电流曝光,得到图像质量因子反数值(IQFInv)。再于移动DR机束光器开口处附加1 mm铝、2 mm铝、1+2 mm铝和0.3 mm铜4种滤过组合
目的探讨正常体质量指数(BMI) (18 kg/m2≤BMI≤25 kg/m2)的患者在低管电压(80 kVp)条件下行冠状动脉和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一站式"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临床已完成冠状动脉和头颈部CTA"一站式"扫描的正常体质量指数患者,按不同的扫描方法分为A、B两组,每组连续抽取40例。A组扫描参数:管电压80 kV、冠状动脉CTA管电流550 mA、头颈部C
目的探讨宽体探测器CT在使用不同扫描模式、不同探测器宽度时在z轴方向上散射线的分布特点。方法使用美国GE Revolution 16 cm宽体探测器CT,在机架扫描孔洞中心轴(z轴)上,以一定间隔布放热释光剂量计(TLD),分别在逐层扫描模式下使用4、8、16 cm和螺旋扫描模式下4、8 cm探测器宽度,对CT标准剂量模体进行扫描,扫描条件:管电压为120 kV,有效管电流为200 mAs,扫描长
目的通过调查全国15个省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使用数字和屏片设备开展X射线摄影时受检者的入射体表剂量(ESD),为制定适合我国国民体质特征的X射线摄影诊断参考水平提供数据。方法按照《医用辐射危害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选择年龄在20~70岁的受检者,男性体重在55~80 kg,女性体重在50~70 kg;采用热释光探测器(TLD)测量不同X射线摄影程序中成人受检者ESD,每台设备同一体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