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法教学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za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总结笔者多年对英语教学的实际经验,指出当前英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原因,就结合交际法教学与英语语法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交际法 语法教学策略 语法教学的现状
  
  一、引言
  
  语法同发音、词汇一样,属于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曾经在英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受到功能语法学派的批判。功能语法学派指出传统的语法教学法耗时低效,培养出大量的哑巴英语[1]。为解决所谓的“哑吧英语”这一现象,也为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的大环境,1993年中国开始大范围地推行“交际法”这一教学模式。交际教学法强调意义的交流,忽略语法的形式,所以许多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而摒弃语法教学,从而将交际教学法带入了另一个极端,学习开得了口,但常常是错误百出;比较简单的交流问题不大,但无法进入深层次的交流[2]。所以,新的问题又摆在了我们面前:如何有效利用交际法优势的同时,适当结合必要的语法教学。这意味着需要我们对单纯的“交际法”教学进行改进。
  
  二、当前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语法是词的形态变化和用词造句规则的总和。连词成句、连句成篇,都离不开语法。语法基础扎实有助于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当前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为学校不开专门的语法课程,碰到语法知识点,教师只是点一下,不作详细的讲解。学生作业常错误百出,时态混乱、句子结构不清、不知所云。造成这种原因可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存在教师的观念问题。对语法教学和交际法教学认识不完全,使一些教师把语法教学与交际法教学对立起来。他们认为交际法就是要强调听说,少讲或不讲语法,主观上排斥了语法教学。其次,存在教学方法的问题。由于语法课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及讲练结合的方法进行讲解。采用前一种方法讲解理论知识,容易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容易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到的知识不易消化,学习积极性不高,思维处于休眠状态;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欠佳。采用后一种方法易使授课方式格式化,学生知识方面的错误不易暴露出来,学到的知识虽然在练习中有所运用,但在实际交流时,仍存在问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思维能力与创造性受到压抑;学习语法不是为了真正地掌握语言,只是流于形式,运用语言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再次,教科书的制约因素。目前,语法教材普遍注重语言的形式及含义的分析,而忽视了语用性,相当于工具书。教师课堂上如果照本宣科,逐个项目讲解,势必导致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兴趣受到压抑,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得不到较好的培养。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我们针对性地改进交际法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三、提高英语语法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英语语法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重点掌握英语语法的核心项目,提高学生在上下文中恰当运用英语语法的能力和运用英语的准确性,使学生对英语语法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并能借助英语语法知识解决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为达到这一要求,针对目前语法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交际法基础上的语法教学应该采取一些新的策略及教学方法。
  1.教师必须改变观念,适当增加必要的语法教学。
  语法有自身的特性。即,语法除有种种规则外,还具有交际功能,它沟通了词和意思。所以语法教学不是纯粹的语法规则教学,语法教学要教学生如何用语法手段来达到理解。因而语法教学和交际法教学虽属两个不同范畴却并不完全对立,交际法并不一定排斥语法。但重视语法并不是要回到语法翻译法的老路上去。教师不仅要注意这个问题,也要帮助学生纠正死抠语法的极端现象。教师要帮助他们认识到,现在的语法学习不是目的,而是过程,学语法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语言、应用语言。
  2.进行教材改革,用活教学内容。
  把语法教学与课文的交际式教学最有效地结合起来。可用有趣的小故事、生动的情节把所需原本枯燥无味的语法点串起来,一个小故事重点介绍一个语法点,使学习者在情景、意义、趣味中体会言语的用法。以下面课文为例,介绍动词的-ing形式的一些用法:
  I crossed the street to avoid meeting him,but he saw me and came running towards me.It was no use pretending that I had not seen him.I never enjoyed meeting Nigel Dykes.He never has anything to do.No matter how busy you are,he always insists on coming with you.I had to think of a way of preventing him from following me around all morning.
  “Hello,Nigel”,I said.“Fancy meeting you here.”
  “Hi,Elizabeth,”Nigel answered.“I was just wondering how to spend the morning-until I saw you.You are not busy doing anything,are you?”
  “No,not at all.”I answered.“I’m going to...”
  “Would you mind my coming with you?”he asked,before I had finished speaking.
  “Not at all,”I lied,“but I’m going to the dentist.”
  “Then I’ll coming with you,he answered.”There is always plenty to read in the waiting room[3].
  这样一篇短文,借助有趣的故事情节,向学习者介绍了关于动词-ing形式的下述用法:
  (1)avoid,enjoy,insist on,fancy,mind,finish等动词必须用动词的-ing形式充当动词宾语;
  (2)It was no use doing...,come running,busy doing的结构;
  不难比较出具体的结构出现在有意义、有情节的上下文中时无疑会比孤立的语法点给学习者留下更深的印象。
  3.调整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语法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强调实际应用。传统的语法教学主张直接、明确、系统地传授语法知识,而现在的外语教学理论,如交际法的提倡者们,却主张在交际活动中培养学生对语法的敏感性,增强他们的语法意识。因此语法教学中演绎法与归纳法相结合将使教学更灵活。对于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点,可将其具体化。比如,教师在讲授“If+主语+had+过去分词,主语+should(would/could/might)+have+过去分词”这一虚拟结构时,学生对其含义:“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主观设想”可能不太理解,这时教师不妨用这样的句子呈现该语法点:I didn’t know your telephone number.That is why I didn’t call you.If I had known your telephone number,I would have called you.I didn’t feel well,that is why I didn’t go with him.If I had felt well,I would have gone with him.通过两组句子的仔细体会,学生将较容易理解该结构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语法对语言学习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而且可以与交际法结合教。必要的语法学习和训练不但有利于学生考试,而且对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语法学习与语言运用能力不但没有矛盾,而且两者可以在相辅相承、互补互助的模式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交际式教学法应与时俱进,紧密结合中国学生的实际,在教学实战中切实领悟中国学生英语教学的理念,仍需强调必要的语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牛强.对语法教学的反思[J].中国英语教学,2000,(3):32-33.
  [2]刘精忠.有关交际法的若干误解[J].国外外语教学,1996,(4):6-9.
  [3]亚历山大(L.G.A Lexander)著.何其莘编.新概念英语(第三册)[M].北京:朗文外研社,1997.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进行分析,探寻此种方法和母语学习方法的差距,阐述了经典诵读对语言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英语学习中采用诵读方法学习。  关键词: 经典诵读 英语学习 作用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海内外出现了一股学习中文经典的热潮,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经典篇章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家庭作为儿童必须熟读背诵的内容。经典诵读对近一个世纪的人来说是个新鲜的事
摘要: 本文对背诵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两方面的综合回顾,并以此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展开讨论。合理选择背诵的材料,适当讲解文本中的难点,对学生表现给出必要的回应,尽可能让知识活学活用,可以更有效地发挥背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背诵 英语教学 探索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背诵是再熟悉不过的学习方法了。作为传统的学习策略,背诵在各学科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被广大从事
摘要: 文章从建构主义理论基础出发,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完善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网络多媒体技术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优化作用。  关键词: 网络 多媒体辅助教学 建构主义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优化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语言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就能学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过程而获得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主
摘要: 英语口语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如何通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深化思维,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与创造能力,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成为英语口语教学必须完成的中心任务。  关键词: 英语口语 教学效果 提高    一、通过中西文化及语言的差异比较,设计日常口语会话情景,训练日常口语会话 。    学生要熟练掌握日常口语会话,就必须掌握范围广阔的
摘要: 话题是篇章分析中不可避免的概念,篇章中不同的话题标示手段标示了所引入的话题的不同重要性,话题的不同重要性就决定了不同话题在下文被提及的次数,被提及的次数也就是被回指的次数。本文探讨了英语篇章中不同话题标示手段与篇章回指的关系。  关键词: 话题标示 篇章回指 被回指次数    1.引言  在篇章分析中,似乎总是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话题这一概念,然而其本身却“非常难以界定”。Brown &Yul
1.引言  词汇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是人们应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基础。但英语词汇记忆一向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难点,如何使词汇记忆更简单化是教育学者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问题。90年代以来,在我国国内,许多心理学家就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策略分类以及影响策略运用的因素。  方建移等[1]综合前人策略分类观点,参照英语词汇学习本身特点提出同化策略、关键词策略、拼读策略和监控策
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