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业破局,路在何方

来源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585497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低价竞争的国产彩电,在2009年下半年为什么突然集体涨价?在集体酝酿涨价的身后,又有着怎样的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
  2009年7月以来,“涨价”迅速成为国内彩电市场的流行词。这是平板电视自2005年进入跌价滑道以来的首次上涨。如今在国美、苏宁等家电大卖场,已经很难见到2000多元的国产32英寸液晶电视,国产32英寸液晶电视的最低售价普遍涨至3000元左右。而40寸以上的大尺寸液晶电视的价格涨幅则更明显。
  一直以低价为竞争利器的国产彩电品牌,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常之举呢?在国产彩电品牌集体酝酿涨价的身后,又有着怎样的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
  
  当前危与机相伴而行
  
  金融危机之下,出口市场萎靡不振,内销因此成为国产厂商的主要出路。另外,一向以欧美为主要市场的日、韩品牌,在这次危机中遭受重创,短时间内无暇顾及中国市场,国产厂商正好可以借机抢占地盘、提升内功。
  但内销这个主战场,也并不让国产彩电巨头们省心:液晶面板价格疯狂上涨、CRT电视快速衰退、行业“空心化”局面短期难以改变、外资厂商蓄机发难,这些都大大制约了国产厂商主动发挥的空间。
  
  出口短期难以复苏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欧美等彩电主要出口市场的居民收入水平下降,减少了消费型家电的更新换代。从2008年11月开始,中国彩电出口连续3个季度负增长。统计显示,2009年前4个月,我国累计出口彩电1175万台,同比减少16.4%。创维财报显示,2009年5月,创维集团在海外的电视销售量仅为6.4万台,与2008年同期的33.3万台相比,锐减81%。
  从目前全球经济形势来看,经济何时复苏仍是一个未知数。所以,中国彩电整体出口短期内不容乐观。
  
  面板持续涨价
  研究机构DisplaySearch数据显示,2月初32寸液晶面板价格约130美元,但7月初同尺寸面板价格已涨至220美元,涨幅高达70%。与此同时,其他尺寸的液晶面板也从2009年3月开始水涨船高。其中,42寸面板的出货价格从4月的320美元上升到7月的350美元,37寸面板价格从4月的250美元上升到265美元。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9年上半年台湾液晶面板企业开工不足;而同时中国平板市场强劲增长,需求量达到755万台,较2008年同期上升52%。各大彩电企业拼命争抢有限的面板,从而导致面板价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目前全球面板89.2%的生产集中在三星、LGD、友达、奇美和夏普5家巨头手中,这些巨头在价格上达成了一定的同盟,故意囤货居奇以抬高价码。
  面板飞涨,价格居高不下,正是国产彩电被迫涨价的直接原因,也让国产彩电巨头纷纷陷入了“增量不增收”的困境中。资料显示,虽然创维液晶电视2009上半年的国内销售突破了200万台,实现了同比2倍以上的增长,但是液晶面板价格的连续上涨却让其经营利润有所下降。比如,32英寸液晶电视的主流价格从5999元下降到现在2599元,但是液晶面板的价格却相差无几,所以2009年利润率大大下降。利润的损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彩电厂家还要面临缺货的尴尬。40英寸及以下的液晶电视,各大品牌缺货都很严重。
  
  CRT时代“谢幕”
  2009年以来,出人意料之外的是,除了液晶面板飞涨,还有CRT电视突然而至的快速衰退。CRT电视一直是国产品牌的主要利润源,但平板化浪潮的到来把这一切化为泡影。
  根据《2009年二季度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调研报告》,2009上半年中国平板电视销售增长强劲,需求量达到755万台(其中液晶电视需求量达690万台,等离子电视65万台),较2008年同期增长52%。统计显示,2009年一季度国内CRT彩电产量为613万台,同比减少43%,全年的衰退速度将超过25%。TCL公司1~5月份CRT电视累计销量196万台,同比下降57.9%,拖累彩电累计销量同比下滑26.3%。上游CRT厂家也不得不面对这种江河日下的宿命,除北京松下、咸阳彩虹等少数几家维持生产外,其余厂家的生产线要么停产,要么转型。
  2009年以来,传统CRT电视市场突然出现了70%以上的大规模萎缩,让2009年国内彩电巨头的日子很不好过,提高平板电视的售价似乎成为唯一的选择。所谓此长彼消,传统的CRT电视正如潮水般衰退,平板电视在2009年全面超过CRT电视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打造产业链,厂商纷纷力争上游
  在CRT时代,国产品牌胜利的关键是因为具备了完整的产业链,而平板时代的到来,彩电业的竞争格局被完全打破。在上游面板及配套的技术标准体系等方面,国产品牌因为认识不足、反应迟缓而丢掉了“话语权”,以致处处被动,2009年平板被迫涨价就是一例。
  为打破发展瓶颈,在过去一年中,以TCL、长虹为代表的国产平板厂商都迈出了进军上游核心部件生产的步伐,2009年将陆续投产。这将使国产平板巨头对平板电视产业链的控制率从原来的20%提高到50%~60%。
  TCL、创维、康佳等厂商纷纷进入液晶模组领域,打造液晶模组生产线(预计可降低10%~15%的整机成本)。而独自“押宝”等离子的长虹,2009年3月其自主生产的等离子屏开始量产,采用自己生产的等离子屏的欧宝丽电视在4月下旬已经上市。由于目前等离子良品率只有60%,所以,长虹尽管加紧生产,但不敢任意加大开工率,以免造成太大的损耗。据悉,长虹第一期等离子扩产项目实施后产能将超过216万片,而第二期等离子屏的生产项目已经上马,投资完成后产能将突破600万片。
  平板产业链的发展同样引起了政府的关注。2009年2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三年重点扶持计划”通知,将连续3年组织实施彩电产业战略转型产业化专项,对部分项目予以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推动企业向上游模组延伸,推动屏生产线的建设,并明确提出扶持终端厂商“32英寸以上平板电视模组与整机的融合设计及产业化、整机节能环保设计与产业化”。2009年专项的重点是彩电征集、平板显示面板模组、平板显示关键配套件及材料、平板显示专用制造和测试设备等4个方面。
  
  新机遇
  “家电下乡”与“以旧换新”是中国政府为拉动内需而先后推行的政策,二者形成互补关系,对国产彩电厂商近年来“双线并举”市场拓展战略的实施十分有利。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家电下乡带动彩电产品需求100万台,其中平板电视10万台,占到 全部彩电产品的10%。国产品牌凭借渠道和价格优势,斩获颇丰。以TCL为例,企业专门针对农村市场启动了“产品设计、营销推广、渠道服务”三大创新,通过在全国建立了169个直属服务点,特约服务商超过2万家,对县级区域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了100%。截至5月底,TCL家电下乡中标彩电销量呈现逐步放大态势,总销量超过50万台,其中液晶电视销量超过10万台。
  在2009年第三轮招标结果中,平板电视的比例有大幅增加,预计下半年依靠家电下乡带动将实现200万台的彩电销售,其中平板电视需求有望达到40%的占有率,即拉动80万台左右的平板电视销售。
  作为第二轮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之一,6月份政府针对城市市场出台了“以旧换新”扶持计划。“以旧换新”政策实施细则由于采取的是直补方式,见效将比家电下乡更为迅速。在城市家电普及率已经比较高的情况下。这有利于刺激顾客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积极需求。长虹在全国800多个城市同步展开“以旧换新”活动,由此形成一轮旺销热潮。数据统计,自开展活动以来,长虹彩电销售同比增长53,8%。其中,通过以旧换新创造的销售占50%以上。
  
  打一场持久的价值战
  
  如何从根本上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又如何重塑CRT时代的辉煌?这是摆在国产彩电品牌面前的两大命题。尽管国产彩电品牌暂时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但“含金量”并不高,绝大部分利润都被外商赚走了。因此,中国彩电厂商必须与时俱进,从战略布局、核心技术、品牌塑造等方面人手打一场持久的价值战。
  
  战略布局是长远竞争的基石
  对于国产彩电品牌来说,当前最欠缺的并不是核心技术和上游资源,而是整体性的战略布局。
  不可否认,国产彩电品牌在规模生产、渠道开拓、全球化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而且2008年以来纷纷向上游产业进军也初见成效,但这些都不过是点状式的努力,在最高层次的战略布局上,中国彩电业几乎一片空白。
  而早早进行产业战略布局的外资品牌,像三星、索尼、LG、夏普、松下等跨国公司则是上下游“通吃”,通过调控上游面板和终端平板电视之间的价格,来赚取高额利润,也为其普及型产品大打“价格战”提供了便利。可以说,从平板时代开始到来的那一刻起,我们已经输在这轮市场竞赛的起跑线上。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对称竞争的局面,中国彩电业必须围绕技术、产品、上游资源、营销模式等因素,进行整体性的战略布局,最终走出一条“由点到面,从关键环节到产业链全局,从产品制造商、内容服务商到整体方案提供商”的彩电业发展新路。在这一过程中,既需要企业对于技术和市场走势的敏锐把握和控制,也有赖于国家在政策层面进行规划和引导。
  
  必须跨越核心技术门槛
  2006年,日本颇有影响力的《选择》杂志刊发了一篇让中国企业“汗颜”的文章——《中国国家昌盛而民族工业走向衰亡》。文章对中国企业的“拿来主义”进行了深刻批判。该文作者认为,中国企业没有技术优势,因此潜力不大。中国企业可以把世界上成熟的技术拿来模仿、使用,而不是自己研发。中国企业的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率平均只占日本同行业的1/10~1/5。中国企业只能进行价格战这样没有胜利者的战争,而非打价值战。话虽有些难听,却十分在理。
  平板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外资企业手里。国产平板上游产业自主创新严重不足。从已经投产的京东方、上广电、龙腾光电三家液晶面板企业的技术来源来看,上广电走的基本是全盘引进技术的路线,其技术和专利全部从日本引进,自己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而外资厂商转移的往往是淘汰的生产线,国产厂商正在筹建的6~8代生产线2011年投产时,日韩厂商规划的10代、11代生产线早已实现量产,中国面板厂商陷入“引进即落后”的困局。这让中国彩电业严重受制于上游供应链的供需关系,并不得不接受微薄利润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彩电业的唯一发展之路就是在政府的支持下获取关键技术,并且让企业持续地拥有技术创新能力。
  
  提升品牌,抓住主流人群
  伴随着“新消费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在关心价格的同时,更关心的是附加于价格基础之上的价值——而这往往通过品牌来体现。本土平板品质不错,价格也很有优势,但在一、二线城市,主流消费群体仍然选择购买外资品牌。很显然,这是因为我们的品牌不如国际品牌有号召力。
  麦肯锡2008年10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对大品牌的偏好程度堪称世界之最,很多中国消费者习惯长期使用自己信赖的品牌。虽然在家电卖场里,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会选购价格相对低廉的产品,但前提是该产品的品牌一定相当知名。
  几乎所有的国产彩电企业都在喊打造品牌,可几个有明确而持久的品牌战略呢?更多的时候,大家都在忙着搞价格战,忘记了品牌。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崛起,这部分人是未来平板电视消费的中坚力量,他们花钱大方,同时有着难以释怀的品牌情结。在我们打价格战时,外资们却在用品牌笼络中国的中产阶级打价值战,即使销量下降也能确保丰厚的利润。国产品牌应该冷静下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在品牌建设方面的作为,争取抓住主流人群。
  在CRT时代,国产彩电厂商依靠不懈努力曾经创造了耀眼的辉煌;未来的彩电市场竞争中,我们准备好主宰自己的命运了吗?
其他文献
中国传奇功夫巨星李小龙在谈到对功夫的理解时,曾这样评论道“初学武术时,一拳便是一拳,一脚便是一脚,但经过多年证悟,一拳还是一拳,一脚还是一脚。”他的意思是许多事情正在发生变革,比如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做事的方式,但有些东西仍然是不变的。但是,对于以“变革”为大主题的当代社会,我们必须以“变革”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些本质的、基础的东西。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力量正在重塑我们的社会形态,在广告传播行业,
期刊
图/侯 乐    企业必须用创新的精神去面对和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经营管理问题,所以,企业如何创造性解决管理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和重要。  目前的经济形势对广大中国企业来说,是危机,也是转机,更是推进企业变革的最好时机。而企业必须用创新的精神去面对和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经营管理问题,所以,企业如何创造性解决管理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和重要。    一、界定问题    为了创造
期刊
简单来说,本轮危机的特征是:世界在过坎,中国在爬坡。爬坡虽然不易,但总是在往前走,往上走。话虽如此,中国企业却要在认清营销机遇及方向的同时,更加要辨析其误区。  2008年以来的世界危机,一直被称为宏观上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其实,本轮经济本质上是企业的危机,是世界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的企业的集体危机。企业危机通常属于微观层面,但企业的集体危机则会演变成宏观经济的危机。正因为如此,本轮源自美国的危机
期刊
第三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一)  自从李黛来后,钟蔓也开始磨刀霍霍。钟蔓深知,如果把公司交给李黛,一盘棋肯定很快就走乱,莫玄子一走,李黛肯定混不了多久便会收场,那时,跟她竞争总经理位置的只有夏小红,但夏小红是香港一个富豪的老婆,显然对这个位置不感兴趣,所以,总经理的位置非自己莫属。  钟蔓这么有信心,也在于手中有两张王牌。一是自己是策划师出身,现在管着公司的智囊团——策划部,经常参与公司
期刊
从2008年开始,一则“中国性格,宋河粮液”的广告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广告以吴宇森导演的影片《赤壁》为背景,气势磅礴。看到它,不少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究竟什么是中国性格?它与宋河粮液有着怎样的联系?    中国性格成就中国名酒    什么是中国性格?对此,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2009年在新浪网被炒得如火如荼的话题,正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祖国60华诞、随着一句“中国性格,宋河
期刊
图/侯 乐    由线下零售专家运营的网络商场不一定就会成功,从线下到线上,实在是质的变革。京东网和新蛋网卖起了大家电,可这个由他牵头搞起来的网上商城,死活就是火不起来。  其实这并不是DMO一家的尴尬。国美、苏宁、家乐福、当代商城这些零售巨头的网店也是不温不火的。按说,传统零售企业在实力、品牌、声誉、供应链等很多方面有着专业网上商城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为什么一上线就失灵了呢?    五宗罪    
期刊
企业文化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为人处世的哲学。    “二战”末期,德军围攻莫斯科兵败,节节胜利的苏联红军攻进曾经被德军占领的一座碉堡时,发现一个小时前撤走的德军碉堡内整整齐齐,连碉堡外的花也是刚浇过水。苏联红军惊叹:“有如此高素质国民的德国,五十年内必将再次崛起。”这就是德国文化的显现。文化是一个民族言行的总和,是一
期刊
主持人:彭春雨 李 刚  案例撰写:上海容纳咨询机构  特邀专家:喻 祥 王维龙    挣扎在大企业病的漩涡中    国庆长假是大多数企业的黄金销售时段,但对付江涛来说,却多少有些惆怅。想到五一长假的那次推广活动,他仍心有余悸。从知名空调企业进入江森电动车担任市场部总监,已经快一年了,他没有睡过好觉,工作业绩却远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高度。  前些天,付江涛早早召集部门推广人员、企划人员、设计组和研究
期刊
如今的Converse摆脱了一味向年轻人诉说怎么玩酷的形象,而是承载了这些对流行音乐关怀甚远的责任所表现出的非凡价值。Converse使消费者在音乐的体验中感受百年品牌的核心价值所在。  2008年,对于所有中国人而言是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一年。当然,对于Conve rse(匡威)来说同样意义非凡,因为这一年Converse品牌诞生一百周年。“Welcome to the ConverseCentu
期刊
转型中的中国家电业    对于中国家电行业而言,2009年似乎注定将成为“转型”的一年。先是海尔,随后是美的,这两个产业巨头纷纷表示了对原有赢利模式的“不满”,并表达了企业转型的强烈意愿。    海尔的“服务转型”  2009年初,在海尔集团总结大会上,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首次提出了公司要从“制造”向“服务”转型的战略。这次转型的最大特点是商业模式和运营机制的创新。商业模式即:海尔要把自己的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