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成长,让阳光洒进心田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x1988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竞争日益激烈,我们的少年儿童普遍呈现身心发展呈早熟,同时表现出自我意识强、厌说教、抗压力差等心理特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了重视。国家教委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爱
  蔡元培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少年强则中国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面对激烈的竞争,不但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驾驭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和环境。但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发现学生越来越难教育,现在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14岁少年跳楼轻生”“16岁少年殴打母亲”“初中生暴打小学生”“少女狂扇他人耳光”“13岁女孩怀孕”……这一桩桩学生“伤人伤己”的报道令人触目惊心。大量研究调查显示,我国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少年儿童数量越来越多,这些儿童都普遍存在着任性、嫉妒、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甚至早恋、自杀、校园暴力等现象也日愈加重。所以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家庭和学校联手是最完美的社会教育。”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地成长,在长期的一线教育工作中,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之,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1.平等相待,跨越“心距”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时刻警醒自已要以一颗仁爱之心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也应转变心态,改变权威态度,缩短师生间的距离。笔者也要求自己做到不以家庭出身高低、智力好坏定亲疏、不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尊重学生的人格,让他们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老师取得孩子们的信任以后,就容易及时把握學生的思想动态,找准谈话时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真诚相待,理解为基石
  一个教育家曾经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我们成年人渴望理解,孩子更渴望理解。犹记得班上的“事精”小邱,几乎每天都被同学投诉,经常欺负其他的同学,拉女生头发、抢同学本子、在同学书包里塞废纸……之类的事故不胜枚举。少不了挨老师批评,最终班上的同学对他越来越疏远,而他也愈发变本加厉。笔者通过多次与家长沟通和家访得知,他家庭困难,祖母长期卧床,哥哥是个自闭症患者,母亲的精力都放在照顾祖母与哥哥上,全靠父亲一个人打散工维持生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他特别渴望“被爱”与“被关注”。之后,笔者多次找他谈心,在课堂上对他多次提问,故意对他进行“找茬”,并且有意放大他的优点,抓住每一个契机对他进行表扬。慢慢地,他由开始的抗拒、疑惑、迟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待遇渐渐地不再跟老师和同学对着干,到最后他愿意跟笔者分享他的日常,主动帮助同学搞卫生,让自己真正地成为班级的一份子。这活生生的案例更加说明:没有理解就没有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办法,深入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欢乐和幸福。
  二、思想为主,各科渗透
  在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十分重要且非常有效的途径。教师应以思想品德课、主题班会课作为主体,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在语文、英语、数学等其它学科的常规教学中,充分挖掘各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例如,笔者除了上好每周一节的思品课和班会课,常常还会在语文课上,利用课文的中心思想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的教育。例如,在教学《彩票》一课时,笔者告诉学生诚信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一个人若失去了别人对你的信任,你将永难挽回。在教学《顶碗少年》时,让学生明白我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退却、不消沉,要做生活的强者,敢于拼搏,这样成功一定会属于你。这样,让孩子们在文本的熏陶下,产生思想的碰撞,产生情感的共鸣。
  三、家校合作,互补互促
  学校教育是有意识、有计划的,而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的重要场所,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相当重要。小文是个留守儿童,跟目不识丁的祖母一起生活。隔代教育存在着很大的代沟,小文对祖母的管教根本就不接受。渐渐地,小文越来越不爱学习,放学后经常与社会青年厮混。发现情况后,笔者与家长联系,祖母的责骂反而让孩子彻夜不归。最后只能与其父母沟通,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的母亲最后放弃工作,回家亲自教育孩子。由于长时间母爱的缺失,小文母亲对他的教育并没有取到很好的效果,他依然我行我素,让他母亲极为挫败,甚至打算放弃对他的教育。在回访中,笔者不断地劝她对孩子多点耐心,改变教育方式,多与孩子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做出及时的动作。更应该让孩子融入家庭,理解父母之所以不能陪伴他成长是为了给他提供更好的环境,最后还得让他为家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及时肯定,让其有一种成就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文终于不再吊儿郎当,不再跟家长、老师对着干,还会拿出自己的零花钱给祖母买热水袋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让我们共同努力,以爱为基点,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包容,多一点沟通,多一点思量,打开他们封闭的心灵,扬起奋进的风帆,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人格品质与人生态度,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
  [2]岳晓东,祝新华.中小学心理辅导实用理论与技巧[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美)艾·弗洛姆,李建鸣(译).爱的艺术[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去探索、讨论、交流、汇报,老师只做有效的“领”“导”角色。避免一课堂的时间被教师讲完了,学生只是在听,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正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多“导”;多“放”;多“让”;多“面”  新时代的学生个性很强,不再“唯命是从”,学习上更是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他们不再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已不容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
期刊
【摘要】有效的交流具体是指在数学课堂上,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逐步掌握表达、倾听、接受等交流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交流方式,指导学生进行交流的技巧,还要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及他人的交流内容作出评价,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课堂交流能力,从而增强课堂交流的有效性,提高有效交流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交流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精心
期刊
【摘要】理解词语在阅读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学生能准确地理解关键词语,对于句子、文段的理解,文章内容、主旨等的理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解的方法有:联系生活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换词理解,借助偏旁、字形理解词语,表演助理解利用插图理解。其实,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还有很多,关键是要切合实际,怎样的方法才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这就要老师多一个心眼,多一份心思,做个教学的有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应当进一步强化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机器人相关内容既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也是广大初中学生十分感兴趣的部分,更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不过受限于资金,部分农村学校只能建设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代替传统机器人教育。本文将简单介绍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并就该校本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虚拟机
期刊
【摘要】根据教学经验,我发现很多小学生都不喜欢作文课,通过观察与沟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学生缺乏书面表达的习惯与技巧,也不知如何展开写作。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便是要让学生有内容可以写,并且完成从“被要求写”向“我主动要写”转变。近年来,结合写作要求以及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做了一些作文教学方面的尝试。  【关键词】小学作文;语文教学;作文探究  一、激发
期刊
【摘要】趣味游戏充满着团队建设的趣味性和学生素质发展的锻炼性,学生对趣味游戏充满兴趣,兴趣的浓厚代表着学生对趣味游戏的趋向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趣味游戏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同时更有利于情感熏陶和社会适应性的培养,体育课程标准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动脑,在模仿、讨论和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不同的趣味游戏,将
期刊
语文,是学习其它科目的基础学科。因而,语文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中显得较为重要。在此,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教学体会。  一、要重视学生双基训练  只有扎实的基础,语文成绩才有实效的体现。虽然面对的是高年级学生,但基本技能仍旧不能忽视。在这一年教学工作中,我很注意抓学生的书写,从写字姿势、笔画、笔顺等做起,要求学生做到写字认真、工整、美观,同时指导学生答题要规范,不能随意的书写,任意的作答。这些看似简
期刊
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中学数学四大思想方法之一。在教学中构筑数形结合的平面结构,使教学活动在具体与抽象中相结合,有助于加深有关概念、性质的理解,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把抽象的数学概念、性质与直观的图形有机结合起来,“难学”的数学知识便变得形象有趣,学生易
期刊
【摘要】为改变农村学生学习方法呆板、历史思维能力薄弱、成绩下降、厌学等现象,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改变传统的教法,注重教学问题的创新,以设计情境型、假设型、综合型、延伸型等历史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思考、探究等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思维能力;问题教学;兴趣  随着城乡教育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农村学校学生在学习中,思维能力弱化、学习方法死板、
期刊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老师,而老师就像父母一样,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给我们解答疑惑、传授知识、指引我们不断进步。因此,我们心里时刻都装着自己的老师,其中一位是我终生难忘的老师——高一(7)班的语文老师李柳文。  众所周知,从小学到高中,有不少老师在我们心里的典例不计其数,李柳文老师就是其中令我难忘的老师之一。李老师年过半百,慈祥的面庞,一双明亮的眼睛,男中音嗓子。在我的第一眼印象中,李老师是个多才多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