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顽强拼搏苦干实干

来源 :实践(党的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us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系统回顾了我们党100年来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科学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深刻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为我们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的高质量发展正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在谋划布局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知行合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当前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玉泉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其他文献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2019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考察时强调:“我们绝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绝不能忘记老区人民,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期刊
目的:研究骨科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精细化护理对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治的80例骨科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施行精细化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通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rn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五个着力”“五个聚焦”为导向,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自治区党委带头走基层、解难题,各地各基层党组织创载体、搭平台,广大党员干部亮身份、领任务,全区上下凝心聚力,以实际行动写下了“学史力行”的生动注脚.
期刊
乡村,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是很多人记忆中最美的故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系着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承载着乡亲们对更鼓的钱包、更幸福的生活的向往.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达茂旗在老区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以产业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以人才回归带动乡村振兴,以乡村善治助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展现新亮点、呈现新面貌,驶入了乡村振兴快车道.
期刊
扎兰屯市立足当地实际,把挖掘、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富民强市奔小康的努力方向,开创绿色崛起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老区旧貌换新颜,人民拥抱好日子.rn培育临空产业新动能rn在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的跑道上,一架架训练机整齐划一,蓄势待发.几分钟后,随着飞行学员们熟练的操作,机群直上云霄,在机场上空画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期刊
我国拥有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目前,我国已认定15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5批11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人民日报》发文指出,各地要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在种质资源、文化传承、景观旅游等方面的多种功能、多元价值,让越来越多的农业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乌兰浩特市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通过创新“菜单式”扶贫方式满足贫困群众个性化发展需求,发挥党员干部头雁作用,打了一个漂亮的脱贫翻身仗,成为兴安盟第一个脱贫出列的贫困旗县.
期刊
长期以来,因为土地贫瘠、干旱少雨,清水河县经济发展步伐缓慢,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清水河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带富能力,以打好“生态牌”“文旅牌”“绿色牌”和“高质量发展牌”为着力点,引领各村合力推进富民产业发展,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接好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一幅幅催人振奋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期刊
走进鄂托克前旗,村落静美人和谐,产业兴旺奏欢歌.放眼望去,一条条乡村道路向四方延展,一片片生机盎然的土地写满了丰收的故事……rn集体经济启动发展引擎rn家住城川镇麻黄套村的张智仁,正在村里的万亩马铃薯基地里劳作,分类、装袋、上车……忙得不亦乐乎.
期刊
位于内蒙古中部的乌兰察布市,“地上无草、地下无宝”,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最为人熟知的地区标签只有马铃薯.土地贫瘠、天冷风大和穷困落后,是这里留给人们的印象.如何改变这些印象,是乌兰察布人长久以来的愿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