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打印的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实践研究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xw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利用3D打印技术提供创客空间服务是增强图书馆用户实践能力,畅通学科交流渠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上海图书馆基于3D打印的创客空间服务,在服务理念与服务内容等方面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一方面,依托创客空间中的3D打印设备来快速响应用户创意实践需求,提供有助于用户创新成果转化的服务内容;另一方面,打造泛在参与、开放共享的创客空间服务模式,构建了全周期、系统性的基于3D打印的创客空间服务保障方案,该做法对提升我国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效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  键  词】上海图书馆;3D打印;创客空间;服务实践
  【作者单位】蒋明,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01.017
  创客空间是一个进行创新实践、经验分享与技能学习的实体物理空间,公共图书馆通过提供创客空间服务,能促进用户个体、群体创意实践分享与交流,并支持不同学科领域的创新实践[1]。基于3D打印技术的创客空间服务是当前图情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一方面,利用3D打印独有的可将虚拟图像转化为真实场景的技术优势,可为用户提供可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创新资源辅助服务,为用户创新实践提供强大的资源助力;另一方面,依托3D打印设备组建3D打印创意设计展示区、数字媒体空间、用户发明室、小组讨论室等创客空间,可更好地促进用户空间思维、设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长效发展,极大地激发用户的想象力与创造力[2]。
  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意识到3D打印之于创客空间服务的重要性,不仅成立了专门的3D打印服务部门或开设相关服务项目,还利用3D打印技术对创客空间进行服务升级。如上海图书馆虽不是我国最先将3D打印引入创客空间服务的机构,但其服务模式、服务内容与服务保障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基于“激活创意,知识交流”的理念打造3D打印创客空间,提供多元化的设计类资源支持用户深度交互与科研协作。上海图书馆基于3D打印的创客空间服务,真正实现了从创意生成到创意落地的全流程资源辅助,极大提升了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的效能。鉴于此,本文拟对上海图书馆基于3D打印的创客空间服务进行全景分析,总结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启示。
  一、上海图书馆基于3D打印的创客空间服务概况
  上海图书馆始建于1952年,是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研究型公共图书馆。2014年5月,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若干上海3D打印创客教育机构联合创建了3D打印创客空间[3],核心业务是为创客、极客及读者提供3D打印服务。在足够的硬件支持下,上海图书馆的创客空间服务在制度、模式、内容等方面逐渐成熟与定型,并成功举办了“创学营”“友创意” “阅创空间·小小创客”等多个品牌活动。
  上海图书馆创客空间不仅提供功能领先的硬件设备,而且建立了系统全面的创客空间管理制度,保障用户的创客服务体验。馆方秉承“平等、开放、共享”理念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各类3D打印设备、多媒体编辑软件的使用权,并实施分区域开放管理制度、会员资格考试制度来确保创客空间设备的正确、高效使用。
  上海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的核心内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建模、扫描与打印等方面,而是依托3D打印创客教育机构,构建能够增进用户科研交流与创意共享的学习空间。该空间的实质是一类资源自由流动的知识社区,服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对一”的现场教学,培养用户3D打印设备操作与软件使用技能;第二,通过慕课、自媒体等形式开展创意培训服务,如3D打印设备操作指南、3D打印技术小视频等,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推送创客知识;第三,在精准识别不同用户群体创新需求的基础上,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项目。
  从上海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的运行效果来看,实现了受众指数级增长,这得益于该馆所采取的“招募学生助理”策略——从上海地区高等院校各个院系与重点实验室中招募志愿者,为到馆用户提供兼具靶向性与时效性的全方位技术支持,志愿者在兼职服务中亦增强了未来职业发展的竞争力。同时,创客空间服务的深度与广度均得到增强,学科的覆盖范围从商业、工程等领域拓展到理学、人文社科等其他领域,并实现了参与用户后期数据测试与实证研究成果转化环节。可见,上海图书馆基于3D打印的创客空间服务已经实现“知识创造”转向,形成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新生态。
  二、上海图书馆基于3D打印的创客空间服务实践特色
  1.激发创意成果转化的服务内容
  上海图书馆开辟创客空间提供3D打印服务的初心是培养用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持续提高用户创意孵化能力与创新成果转化成功率。为此,该馆提供与用户学科背景相适配、增强用户创新素养的服务内容。
  (1)集成化、智能化的创客空间服务导航。为用户提供可触达、一站式的创客空间服务资源导航,是满足用户创新需求的首要前提。为此,上海图书馆在其官方网站及自媒体、公众平台上专设“3D打印资源导航”与“研究指南”超链接。用户通过“3D打印资源导航”超链接可便捷精准地获取有关3D打印的专业资源与专业知识。“研究指南”超链接内容包括3D打印服务标准作业流程、用户参与方式以及國内公共图书馆3D打印服务黄页,并内置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公众号超链接,以利用其及时收集、解答用户3D打印服务的常见问题[4]。
  (2)以学科馆员为支撑,创意输出服务。一是学科馆员辅助用户根据设计的原型或数学方程式打印出实物,并对模型进行测试、研究与探索。二是学科馆员与用户协同开展创新实践。例如,学科馆员会定期将开放存取的3D模型资源上传至Thingiverse数据库,并向用户有针对性地推荐与其专业背景、打印需求相适配的3D原型。当用户获得3D打印输出的样本模型后,学科馆员还会对用户进行现场采访,并提出跟进式的实际问题,以根据用户的反馈意见来完善创客空间服务。   2.泛在参与、开放共享的服务模式
  上海图书馆凭借泛在参与、开放共享的服务模式大大提高了用户黏性,不仅将校外企业的技术专家作为3D打印服务的核心工作人员,而且广泛与社会机构合作,成立创客空间或提供实验室服务,充分彰显了创客空间服务的DIY精神。
  (1)与企业、各领域专家合作,提供3D打印指导及其他创客空间服务。一方面,与上海数家知名的3D打印企业缔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用户免费提供涉及原型设计、模型测试与设备操作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另一方面,专门组建一支由企业工程师、高校科研人员组成的兼职馆员队伍,为用户提供从创意激发到成果孵化的保姆式服务。
  (2)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创客空间服务。上海图书馆不仅注重培养用户的创新意识,注重创意商业转化。一是以创业支持为导向的服务。馆方与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上海市创业投资行业协会、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创业孵化项目,确保拥有3D打印成果发明专利权的用户享有普惠化的创业资助。二是以技术扩散为导向的服务,如分别与国内外知名3D打印技术供应商展开合作,协同研发具有商业推广潜力的3D打印产品,显著提高了3D打印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3.深度交互、全面融入的服务保障
  为了帮助和支持用户获得更好的3D打印体验效果,上海图书馆不仅提供全周期的3D打印资源索引服务,还综合运用虚拟社区、自媒体平台宣传推广创客空间服务标准与流程。
  (1)提供一揽子的3D打印资源导航服务。为满足用户差异化的3D打印及其他创客服务需求,上海图书馆专门组建数据存取服务库,分别面向3D打印入门、3D打印模型设计、3D打印过程管理、创客空间工作流程等方面提供针对性的资源推荐服务[5]。此外,上海图书馆还将资源导航服务深度融入用户3D打印的全流程中,即在3D打印的准备、进行、输出与反饋等阶段提供有关设备使用、成果产业化等方面服务内容。馆方高度重视用户创新成果的产权保护,主动与国际权威的3D打印模型资源数据库签订购买使用协议,代表性项目包括Senvol3D打印数据库和馆藏3D模型资源库等。
  (2)综合运用各类自媒体平台来宣传推广以3D打印为代表的创客空间服务。为提升创客空间服务的影响力,上海图书馆创建了立体化的推广渠道,如与国内知名的创客BBS展开合作,通过在虚拟社区开辟3D打印服务宣传栏目,向用户推介创客空间服务特色与服务优势;在图书馆官方网站及自媒体公众平台上内置3D打印资源的友情链接,便于用户集约化获取3D打印前沿信息;发挥慕课的普适化教育优势,为新用户提供文件设计、设备调试及3D打印流程等基础知识。另外,考虑到图书馆有限的硬件供给难以满足使用高峰期的用户需求,馆方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预约系统,利用自媒体平台即时交互的技术特性,在微信、微博等图书馆公众平台上外挂预约服务模块,提供预约申请、设备使用频率监控、使用效果评估反馈等服务。
  三、上海图书馆的实践启示
  1.提供契合用户需求的实践性内容
  上海图书馆基于3D打印的创客空间服务,不仅提供对接专业学科需求的服务内容,还面向基础理论学科与工程实践学科提供定制化的3D打印资源导航服务,构建全开放的创意学习空间来满足用户实践创新需求,使创客空间服务成为连通用户创意孵化与创新实践的桥梁。我国公共图书馆可复制推广这一做法,提供契合用户需求的实践性内容。
  (1)优化创客空间资源导航服务。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创客空间服务职能边界过窄,且服务范围仅局限于3D打印基础知识及设备操作等方面,较少根据用户的差异性需求提供具象化实践性内容。我国公共图书馆应结合用户的学科背景、能力素养等对现行的资源导航服务进行创新升级,如为用户提供兼具层次化与柔性化的资源导航服务,向新用户推荐涉及3D打印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模型资源检索指南等基础性资源,向创意成熟且3D打印技术素养较高的用户提供商业转化的实践机会,确保其创意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提供凸显亲近性的智力支持。上海图书馆通过学科馆员全程参与用户创客空间服务的各个环节,智能化回复用户咨询事项,提升了用户满意度。我国公共图书馆可借鉴这一做法,进一步发挥学科馆员的助教作用:一方面,依托兼职馆员为用户提供创意激发、专业培训、成果孵化等技术咨询服务,使用户获得及时有效的智力支持;另一方面,确保全职馆员能够借助知识共享系统来满足用户创意实践需求,如利用自媒体构建馆员与用户间的协作交流平台,使用户在深度交互的环境下获得定制化知识服务。
  2.完善多主体协同参与的服务模式
  我国公共图书馆可从以下两方面来构建多主体协同参与的创客空间服务模式,以持续提升创客空间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1)统筹协调馆内外学科专家资源。上海图书馆基于3D打印的创客空间服务实践表明,建立以各领域技术专家为兼职馆员的专业顾问团队,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用户创新素养,也能增强用户与业界翘楚间的学术联系。因此,我国公共图书馆应秉承“开门办馆”的服务理念,积极吸纳不同行业领军人物与专家学者组成创客空间服务智囊团队,为用户提供从创意生成到成果推广的保姆式服务。
  (2)组建产学研联盟,协同推进创新成果转化。上海图书馆凭借类似“PPP”的服务模式,与各类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创客机构和3D打印企业缔结共生合作关系,确保优秀3D打印成果得到普惠化创业资助,显著提升了馆方的社会声誉。我国公共图书馆可通过组建产学研联盟来提高创客空间服务品质,如尝试联合规模3D打印企业成立创客实践基地,促进3D打印成果实现小规模量产;会同政府机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成立创业孵化基金,主动对接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全流程的3D打印创业辅助。
  3.构建全周期、系统性的服务保障
  上海图书馆通过多元化的资源导航手段,发挥自媒体平台的交互性技术优势,打造了嵌入用户使用全周期的创客空间服务闭环,显著提高了用户3D打印的成功率。我国公共图书馆可借鉴这一做法,从服务机制与辅助方案两个维度来增强创客空间服务保障。
  (1)构建全周期的创客空间服务机制。从我国已提供3D打印创客空间服务的公共图书馆运行机制来看,不同服务节点间存在一定的“信息孤岛”现象,即图书馆创客空间管理系统的兼容性与扩展性不强。因此,可借鉴上海图书馆的做法,建立既契合用户需求又能与用户深度交互的全周期一体化服务机制,并充分发挥自媒体、智能客户端的平台化沟通效能,以提升创客空间服务的集成性与系统性。
  (2)构建系统性的创客空间服务辅助方案。我国公共图书馆可依托现有的智能辅助技术,为用户提供系统完备的创客空间辅助服务,如在图书馆网站主页嵌入开源性资源存取服务链接,便于用户在产权保护的框架下获取必要的创新资源;或通过各类自媒体平台为用户创新实践提供在线业务支持,推送创客空间服务标准以及关键注意事项,以保障创客空间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董红丽,黄丽霞. 公共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服务研究[J]. 图书馆,2019(9).
  [2]赖永忠. 高校图书馆3D打印自助服务的实践及启示[J]. 图书馆建设,2017(1).
  [3]想尝鲜3D打印,就去上海图书馆[EB/OL]. (2014-
  05-24)[2019-05-08]. http://english.dist.edu.cn/ktsg/info.asp?id=334.
  [4]熊定越. “图书馆+3D打印”打造新服务模式——上海图书馆实践案例[J]. 图书情报导刊,2016(7).
  [5]秦珂. 3D打印服务:图书馆版权管理的新领域[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
其他文献
【摘 要】 移动互联时代,读者基于屏幕的移动阅读行为逐渐取代以往在书房等场所单向的、个体的知识获取行为。文章以微信读书APP为例,研究移动阅读与传统阅读的行为表现,发现读者的阅读动机、场域、体验和反馈等都发生了变化,阅读行为正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个体行为转变为社会活动。  【关 键 词】移动互联;移动閱读;个体行为;社会活动  【作者单位】韩旭,保定学院;张祺,河北农业大学。  【基金项目】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对目前开设本科编辑出版专业的院校及其专业设置的数据进行分析,解析目前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基本情况、特点,对专业设置与高校学科发展的匹配度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对我国高校编辑出版专业设置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布局;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
期刊
【摘 要】 为抢占移动互联网的舆论新阵地,湖南第一新闻门户网站红网推出其新闻综合客户端——时刻新闻。时刻新闻积极探索新媒体融合的创新之路,深挖中国传统文化根脉,通过精心策划推出了一档极具特色和创意的文化时政类传播栏目——《汉字寻根》。该栏目以汉字的丰富语义和历史变迁为切入点,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巧妙地将汉字与当前的时政议题紧密结合,将知识传播与新闻报道融为一体,探索出一条全新的新媒体发展路
期刊
【摘 要】 新媒体时代,传统纸质媒体遭遇严峻挑战,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革新内容和形式,与新媒体形成良性互动并借助新媒体实现突破是传统纸质媒体必须面对的课题。《山西日报》一直在探索转型发展之路,最终通过形式上的突破——建设融媒体中心,以及内容上的坚守——坚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提升了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关 键 词】《山西日报》;融媒栏目;新媒体;融合;互动  【作者单位】吴甜,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
期刊
【摘要】智媒时代,出版业转型革新对人才素养技能提出了新的需求,需要重新审视高校编辑出版学教育的培养理念和人才能力定位。高校编辑出版学的人才培养应转变培养目标,强化培养特色,扩容师资力量,注重技能训练,以培养面向智能传播、数字出版、新媒体编辑等领域的技能多元化实用型编辑出版人才。  【关键词】编辑出版;智媒体;技能素养;人才培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
期刊
【摘 要】 全媒体时代,综艺节目的多样态传播不仅满足了受众需求,而且具有引导、参与和互动的功能,成为众多媒介扩大受众群的重要方式。随着《中餐厅》《向往的生活》等注重情感体验、节奏轻松愉悦、强调合作精神的生活类综艺节目火爆荧屏,慢综艺逐步成为近年流行的综艺节目业态。文章基于传播学5W理论,分析《中餐厅》的传播策略,并对快节奏时代慢综艺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 键 词】快节奏;慢综艺;传播策略;
期刊
【摘 要】 基于Web of ScienceTM平台的SSCI和A&HCI数据库所收录的中医药人文领域学术期刊的发文趋势、载文类型、发文国家或地区、发文机构、相关领域期刊的影响力及发文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007—2018年间海外中医药人文领域学术期刊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认为中医药人文领域学术研究在国际学术领域中的影响力仍比较有限,对中医药人文内涵的认知非常不足,相关领域需要进一步提升研究成果的
期刊
【摘要】面对新政策与变幻莫测的阅读市场,校园书店生存困境的破局策略值得深思。文章以新华文轩校园店为例,对大学校园书店的发展现状和突围路径进行总结和梳理,以期为我国校园书店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运营方针提供借鉴。  【关键词】校园书店;生存困境;突围路径;新华文轩校园店  【中图分类号】G239.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02.0
期刊
【摘 要】 2019年国庆前夕上映的电影《攀登者》还原了1960年和1975年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真实历史事件。故事围绕中国登山队员登顶珠穆朗玛峰这一鲜明的主线层层展开,开创了中国登山冒险电影的先河,彰显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体现了中国的人文精神。  【关 键 词】登山冒险电影;家国情怀;人文精神;《攀登者》  【作者单位】张君,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刘超言,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
期刊
【摘 要】 “百花争艳——中华钢琴100年”是2015年1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在“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号召下出版的系列丛书,这套丛书在中国钢琴艺术文化长河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诠释了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艺术的产生及发展。文章从“回顾历史”“把握当下”“展望未来”三个层面对该书的学术价值进行了深入探究,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创当代中国民族艺术新辉煌。  【关 键 词】“百花争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