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儿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并观察苯那普利对心衰患儿的疗效。
方法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儿中坚持药物疗程的为35例,分为苯那普利组(20例)和常规组(15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和AngⅡ,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测定循环内皮细胞(CEC),比色法测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常规组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苯那普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疗程8周,观察二组疗效。
结果正常对照组20例和CHF组40例血浆ET、CEC、AngⅡ和ACE水平分别为(80± 19) ng/L对(130±51)ng/L;(2.6± 1.3)个细胞/0.9 μl对(6.6±2.7)个细胞/0.9 μl;(96± 36)ng/L对(230 ±95) ng/L;(327±38)IU/L对(414±77)IU/L,CHF组各项指标显著增高(P值均<0.001)。苯那普利组治疗后ET、CEC、AngⅡ及ACE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t分别为3.82、5.64、3.92、8.45,P值均<0.01;而常规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P值均>0.05。
结论CHF患儿血浆ET、CEC、AngⅡ及ACE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苯那普利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